【概况】 至2009年底,新昌县县域面积为1213平方千米,下辖8个镇、5个乡、3个街道,有415个行政村、1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为43.60万人。实现生产总值187.06亿元,比2008年增长8.70%。财政总收入23.10亿元,同比增长13.8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64亿元,同比增长13.8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83亿元,同比增长13.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87元,同比增长8.60%;农民人均纯收入9965元,同比增长9.40%。
【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7.07亿元】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7.07亿元,比2008年增长2.80%。实现利税52.38亿元,同比增长17.30%;其中利润37.80亿元,同比增长22.10%。纳税超千万元企业24家,其中超4亿元2家;销售超亿元企业28家,其中超10亿元6家、超50亿元1家。完成自营出口8.68亿美元,下降25%,降幅逐月收缩。利用外资2051万美元,实现境外投资1450万美元。完成工业性投资45.99亿元,同比增长9.60%。建筑业建筑安装产值增长18.40%、纳税增长39.40%,晋升国家一级企业资质4件。绍兴银行入驻新昌,绍兴海关新嵊办事处获批筹建,国际物流中心(海关监管点)破土动工。
【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申报成功】 全县全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36.80%,新产品产值率43.10%。新增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级新产品99项、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名牌产品和出口名牌6个。新昌县被命名为“中国轴承之乡”,新昌轴承被认定为浙江省区域名牌。申报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获得成功。
【被评为茶叶科技创新示范县】 年内,新昌县名优茶产量、产值比2008年分别增长8.60%和15.40%,被评为茶叶科技创新示范县,大佛龙井荣获第二届浙江省十大名茶称号,中国茶市二期建设有序推进。新增高山蔬菜、蓝莓、红豆杉等特色农业基地505.33公顷,新发展经济林353.33公顷,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65家,新增省级示范性合作社2家。
【第三产业增加值达69.13亿元】 年内,天姥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创建成功,“‘长三角’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落户新昌,栖光净院、虎尾峡漂流、天烛湖等旅游项目建成,泰坦国际大酒店四星挂牌,绿城·雷迪森酒店建成试营业。完成工业企业主辅分离26家,新增地方税费836万元。先后举办第十一届中国(新昌)天姥山文化旅游节、大佛龙井购茶节、首届房博会和汽车展销会均获成功。发放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财政补贴800万元。接待国内外游客411.51万人次,比2008年增长17.10%;旅游总收入33.23亿元,同比增长18.6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4.27亿元,同比增长14.30%。
【推进十九项重大项目建设】 年内,以创建省级示范文明县城为抓手,实施“三年建设计划”。新中路北段道路、江滨南路西段主干道顺利贯通,鼓山西路西段拓改工程主干道基本完工,鼓山大桥改造维修及美化亮化工程完成,江北景观照明建设改造、盘龙路建设改造、新蟠线五四大桥至梅渚段改建、澄潭大桥改造等全面完成。电力生产调度中心主体工程、城东客运站主体工程、磐新线新昌段一期工程、小寺岙一期工程基本完工,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建设工程完成招投标,南岩路东段和孝行路工程、西镇路南段拓改工程有序推进。上三高速公路城南互通工程完成设计方案优化选定工作并上报审批,钦寸水库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
【创建成省级生态县】 年内,“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扎实开展,创建省级生态县获验收通过。城北大桥北端两侧裸地绿化和南端转盘绿化建设、新镜线茶市段绿化改造、茶亭新村、城东三村小区绿化改造完工。高新园区污染整治完成,县城环境噪声达标区创建成功,城市污水收集系统建设顺利,兴南小区和金凤山庄污水收集系统改造完工,羽林畈、棣山污水整改基本完成,新昌江水质稳定达标,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全部实现。
【“一会三公司”做法在全省推广】 年内,为解决山区县在新农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不足和资源匮乏等瓶颈制约问题,创新思路,先后组建成立新昌县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促进会、县小康新农村建设有限公司、县新农担保有限公司、县小康物业有限公司,即“一会三公司”。全年县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促进会通过开展“资源互通、信息共享、技术合作、金融互助”等活动,提升全县农业产业化水平。县小康新农村建设有限公司通过土地融资,全年融资到位5000万元,增加村庄整治建设专项资金4倍,完成县乡公路安保工程98千米、通村公路95.50千米,全县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实现“双百”目标;完成村庄道路硬化55万平方米、空心村拆旧改造4万多平方米、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640户、整治河道河沟60.10千米、治理病险水库85座;完成2010~2013年县级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规划编制,实施惠及67个村5.50万群众的农村自来水改造工程,拆除露天粪坑2万个,新建公厕228座,户改厕7808户,新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750立方米、垃圾房667间;通过省“千万工程”考核验收村50个。县新农担保公司为涉农单位和个人提供信贷担保3500余万元;县小康物业有限公司通过联合建设异地物业等方式,逐步增强经济薄弱村实力。
【创建各类市级先进村456个】 全年全县创建市级全面小康示范村3个、环境整治示范村3个、新农村电气化村135个、信息化达标村60个、农民信箱联网村255个。制定加快中心镇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建设意见及中心村建设方案,编制村庄布局规划。8个中心村建设有序进行,创建示范村1个。在澄潭、镜岭、大市聚、小将等乡镇开展村内集居、跨村集聚、自然村整体搬迁等试点,在羽林街道渡皇山村、南明街道班竹村开展村庄整治样板村和休闲特色示范村建设。新发展家庭工业1630家,建成家庭工业集聚区39个;累计发展农家乐经营点182个;培训农村劳动力8612人,转移3306人;落实帮扶资金2518万元,完成集体经济项目20个。
【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70.70%】 全年全县财政支出中民生支出占70.70%,在新增财力中占86.60%。实现就业援助城乡全覆盖,新增就业8107人,实现下岗失业和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206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9.87万人,医疗保险参保11.45万人。实现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3.70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障1.80万人,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和农业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9.20%和65.90%。完成避灾中心规范建设和100家“星光老年之家”建设,城乡老年居民生活补贴受惠25981人,发放补贴750.26万元。发放慈善救助资金630.90万元。建成市级示范型社区5家,完成13个社区换届选举。
【教育文化事业有新发展】 年内,新昌县农村学校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免除低收入农户子女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学费,农村中小学爱心营养餐标准提高到350元。南岩小学和城南乡小学建设主体工程基本完工,“领雁工程”按期完成,高考上线率为90.60%,初中小学入学率和巩固率均为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6.90%,学前三年入园率为95.50%。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冠军。绍兴市第七届运动会场馆设施基本建成。新昌籍运动员先后获4项全国、17项省级比赛冠军。有6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和61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基本建成,广播“村村响”工程全部完成,开通数字电视,并举办了第三届农民文化节。
【创建成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 年内,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0.60%,第五轮新农合补偿金额达3593.72万元,免费为15.90万农民进行健康体检。“六位一体”社区卫生服务广泛开展,新(改)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9家。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新机制初步建立。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情防控工作措施有力。创建成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
【农村“评星晋级”经验在全省推广】 11月,省纪委、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决定在全省推广新昌“评星晋级”做法。新昌县自2008年9月在全县16个乡镇(街道)415个村推行“评星晋级”以来,突出行政村主体地位,建立运转协调工作机制,形成纪检监察机关和相关涉农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至年底,已评定星级村397个,其中五星级村6个。
【“大佛龙井”茶摘得中国名茶最高奖】 4月,在第十六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暨上海国际茶业交易会名茶评比中,新昌县西山碧芽茶叶专业合作社选送的“西山碧芽牌”大佛龙井茶摘得中国名茶评比最高奖——金牛奖,拨云尖生态茶场选送的“拨云尖牌”大佛龙井茶获金奖。
【数控冷辗环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年内,新昌县五洲新春集团成功研制出CRM220型数控冷辗环机,成功填补国内大型数控冷辗环设备的空白,其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精密冷辗扩技术主要用于轴承套圈的加工,与传统车削加工工艺相比,可节省原材料15%~30%;材料利用率可以从42%提高到55%~75%;由于实行冷碾扩后全面改善轴承钢的内在质量而使轴承额定寿命与计算寿命之比达到7~22倍,可靠性达到99.93%,可以节省车、磨削加工量10%~20%。
【天姥山景区入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12月,在国务院发布的第七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中,新昌天姥山风景名胜区榜上有名。该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共21处,天姥山风景名胜区是浙江省入选的唯一景区。新昌把创建天姥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先后出台《关于建设旅游经济强县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确立旅游产业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政策的强劲助推下,新昌旅游产业迅猛发展,并成功打造出“山水文化、唐诗文化、佛教文化、影视文化”等多个旅游品牌。
【家电下乡工作全省领先】 3月起,全县实施家电下乡工作。至年底,备案家电下乡销售网点36家、家电以旧换新销售网点7家、回收网点6家,销售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产品23350件,总销售额8000多万元,争取上级财政补贴资金近700万元,在全省同级县(市、区)领先。
【投入近5亿元打造新农村电气化县】 12月,新昌新农村电气化县通过省级考评验收。此项工作历时三年,累计投入新农村电网建设资金4.99亿元,其中10千伏及以下配网投入2.19亿元,新增和改造配变器454台、配电容量7.51万千伏安,完成135个新农村电气化村建设。(俞杰英)
信息来源: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