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绍兴 > 绍兴年鉴 > 2010年绍兴年鉴 > 交通运输邮政业

交通基础设施

发布日期:2011-11-15 10:45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概况】 2009年,在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指导下,市交通部门按照年初确定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目标,着力推进交通重点工程建设,嘉绍跨江通道、绍诸高速公路、104国道绍兴高桥立交桥等工程有序推进。绍兴港中心作业区进港道路建成,杭甬运河绍兴段基本完成扫尾工作,实现500吨级通航目标。浦阳西江姚公埠至金浦桥航道整治疏浚和浦阳东江炸礁养护工程验收评为优良工程,通航条件进一步改善。12月30日,铁路绍兴东站及货场迁建工程开工。配合推进杭甬客运专线绍兴段工程建设,推进全市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编制完成上三高速公路复线规划方案研究报告。31省道绍大线北延绍兴段工程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省公路局审查。境内国、省道公路重点整治后,有1条省道公路和3条县乡公路创建成文明公路。投入1亿元推进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建设,增设农村公路危险路段钢质波形护栏53.90万米,改造公路病害桥梁53座,有28处省、市级公路事故多发路段得到整治。年内,绍兴市被评为全省农村公路养护先进市
  【出台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暂行办法】 1月20日,市政府出台《绍兴市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责任主体为县级人民政府,县级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农村公路的行业管理工作;按照“县乡自筹、省市补助”原则多渠道筹措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农村公路养护应逐步建立市场化机制。同时,对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有关职责权限进行了明确,以确保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得到有效落实。
  【绍诸高速指挥部成立质量监控机构】 3月12日,绍诸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试验检测处成立,这是绍兴交通工程建设史上第一次由交通工程建设单位独立组建的中心试验室。该试验检测处由市交通检测中心与绍诸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合建,是加强对全路段各监理和施工项目部管理、监督各监理办和项目部工地试验室正常运行、监控施工全过程质量的重要举措。
  【104国道绍兴高桥立交桥工程动工】 3月20日,104国道绍兴高桥立交桥工程动工。工程位于萧甬铁路、104国道、萧绍运河与绍齐公路的十字形平交口,是进入绍兴市区的西部门户。该立交桥为机非分离互通式环形立交,横跨铁路、公路和古运河,主桥两端分别在尹大线和绍齐公路,设A、B、C、D四条匝道联结主桥和104国道,以满足东西向与南北向交通转换需要。工程总投资2.60亿元,占地面积12.80万平方米,计划于2011年3月建成通车。
  【江拔线新昌段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审查】 5月15日,36省道江拔线新昌段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省公路局审查。该工程是钦寸水库重要配套工程之一,按二级公路标准施工,线路总长24千米,估算总投资约7.80亿元。
  【《绍兴市农村联网公路建设规划》通过评审】 5月25日,《绍兴市农村联网公路建设规划》通过省专家组的评审。规划以市域全境为范围,以2007年为基础年,期限为2008~2012年。根据规划,全市农村联网公路建设将投入18.73亿元,新增农村联网公路约1526.20千米。
  【104国道嵊州市清风桥塌方路段抢通】 8月15日上午9时10分左右,104国道嵊州市清风桥地段发生大面积山体塌方,塌方造成泥石堵塞100多米路段,两辆货车和一辆面包车遇险,没有造成人员伤亡,通行中断。嵊州市立即成立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确定抢险方案,先后投入10辆(台)钻孔破碎机和挖掘机、30辆工程自卸车,组织250多名人员日夜抢险。至8月底,塌方清除完毕,恢复通行。
  【绍大线北延绍兴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评审】 9月8日,31省道北延绍兴段建设工程可行性报告通过省专家组评审。该工程是市“三年建设计划”重点工程,线路起点位于西大门公铁立交桥西南约700米处(桩号为K0+000),顺接绍大线,向东北跨霞西路与104国道北得线平,越龙王江后路线转向东北,跨柯海公路后又折向西北,过朝阳河后分左右两幅分别与钱江通道南接线高架桥下中分带两侧道路相接。工程主线全长17.80千米(其中绍兴段长约15.70千米),路基宽度为45.50米,分离式路基宽度为22.75米。需建造大桥9座、中小桥12座、互通立交2处,分离立交桥1座。工程按一级公路标准设计,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80千米/小时,概算总投资约28亿元,工期2年。
  【诸暨市五纹岭隧道建成通车】 9月28日,诸暨市五纹岭隧道正式通车。五纹岭隧道及接线工程起自诸暨市市南公路五纹岭环岛,贯穿白杨山腹地,终至望云西路外环线交叉口,与外环西路、越都路和世纪大道等相连接。隧道全长1650米,双洞六车道,设计时速60千米/小时,总投资3.90亿元,是目前诸暨市最大的隧道和单体投资最大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工程。至此,诸暨市区二环线全线贯通,以分流市区交通流量。
  【全面调整境内5条高速公路限速】 10月1日,市交通部门全面调整市境内5条高速公路限制速度。具体为:G92(杭甬高速)以沽渚互通为界,互通以东保持时速120千米/小时不变,互通以西路段由100千米/小时调整为120千米/小时,最右侧车道标志速度由90千米/小时调整为80千米/小时。G15W(上三高速)0K+000m至68K+300m路段标志速度由100千米/小时调整至110千米/小时,68K+300m至97K+875m路段实行分车辆限速,其中大型车辆车限速从60千米/小时调整为70千米/小时,小型车从80千米/小时调整为90千米/小时。G1512(甬金高速)42K+250m至70K+000m路段标志速度由80千米/小时调整为100千米/小时,70K+000m至115+813m路段标志速度由100千米/小时调整为110千米/小时。G60(杭金衢高速)全线标志速度由110千米/小时调整为120千米/小时。S29(诸永高速)起点至陈宅出口处标志速度由100千米/小时调整为110千米/小时,陈宅出口处至52K+200m路段标志速度保持100千米/小时不变。全市高速公路所有出口和服务区匝道标志速度统一调整为40千米/小时~60千米/小时,隧道路段保持原限制速度不变。
  【嘉绍跨江大桥技术专家组成立】 11月20日至21日,嘉绍大桥技术专家组成立并举行第一次工作会议。专家组由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同组建,成员包括20名国内资深公路、桥梁专家,由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海涛任组长,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郭剑彪、交通运输部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凤懋润任副组长。会后,专家组实地考察了嘉绍大桥建设的部分节点工程情况,交流了有关技术问题。
  【诸暨至安华快速公路通车】 12月18日,诸暨至安华快速公路建成通车。该工程起点位于诸暨市区南环线与艮塔路相交处,经暨阳街道、王家井、牌头、安华等镇乡,终于安华镇蔡家畈村,全长25.29千米,总投资4亿元,按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路基宽26米,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00千米/小时。
  【新昌所有行政村通公路】 年内,新昌县梅渚镇苏秦村、东茗乡石下坑村、镜岭镇洞坑村、新林乡杨树坪村等5个行政村开通公路,建成通村公路91千米,全县行政村等级公路通村率和路面硬化率均达100%。
  【实施路面整治和植树复绿工程】 年内,市交通公路部门以创建文明公路为目标,专项整治全市国、省道干线公路路面,完成国、省道干线公路沥青路面大中修41.86千米、水泥路面改沥青路面5.33千米、砼板修复3.57万平方米、农村公路大中修239千米。在市境内国、省道边坡荒地植树复绿1.56万平方米,298千米国、省道绿化管养到位,绿化率达90%以上。建成省道诸东线和3条县乡公路87.76千米文明公路,优化了公路交通环境。(贺柏良)
信息来源: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