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路运输
发布日期:2011-11-15 10:47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
【概况】 2009年,杭甬运河绍兴段按计划全线贯通,进一步改善了通航条件。水上交通安全稳定,无上报事故发生。全市发生小事故26起,沉船1艘,直接经济损失25.48万元,比2008年分别下降7%、66.66%、36.24%。至年底,全市共有各类船舶1045艘、159206载重吨,运力同比增长4.70%;内河船舶平均吨位达122.80载重吨,同比增长10%以上。全市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434起,挽回经济损失29.48万元。征收港航事业规费1023.50万元, 为年度计划790万元的129.60%;征收浙北干线航道通行费184万元,为年度计划80万元的230%。
【执行水路规费征收新标准】 1月1日起,根据省政府规定,全市实行水路规费征收新标准。一是取消内河航道养护费和水路运输管理费,货物港务费、船舶港务费、浙北干线航道通行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仍按有关规定征收;二是取消《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证书》工本费等6项收费;三是确定了2009年规费征收月份定额,其中2月、3月、6月、9月、11月、12月按月度定额标准50%征收,其余月份按定额标准足额征收;规定了按月度定额标准缴费的本省籍内河船舶,对按月度定额标准缴费的外省籍船舶仅2月的规费按50%征收,其余月份足额征收。
【市水上交通指挥监控系统通过验收】 2月23日,市水上交通指挥中心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项目(一期)通过专家组验收。该系统主要由大屏幕电视墙、视频监控、网络后台设备管理、信息采集与发布、呼叫中心、船舶GPS动态管理等配套软硬件系统组成,综合了管理、指挥、报警、救助等功能,将在重点航区水上交通的信息监控、事故处理和船舶安全保障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市航海学会成立】 2月28日,市航海学会成立,选举产生由12名理事组成的理事会,并召开第一届理事会议,推荐产生会长和制定学会2009年度工作计划。该学会是全市第一家港航专业的学术性、服务性社会组织,由港航科技工作者及相关单位组成,面向水运企业和相关服务企业提供学术研究、科技咨询、专业培训、行业交流、科学普及、编辑出版、专业评估等服务。
【开展水上交通运输秩序专项整治】 5月11日至6月10日,市港航管理局开展水上交通运输秩序专项整治,重点整治运输船舶超载、噪声、排污管理等,共检查船舶211艘次,查处违章船34艘。
【出台环城河航道通航管理规定】 7月1日,《绍兴市环城河航道通航管理规定(试行)》正式实施。市区环城河航道既是重要干线航道,又是主要水上旅游航线,全长12.50千米,共有涉航桥梁26座、叉口航道14处。因客、货运船舶混航及航道承载能力所限,时有交通不畅问题出现,为此市海事部门制定出台了《绍兴市环城河航道通航管理规定(试行)》,对通行于环城河航道上的船舶大小、设施及通行时间等作了明确规定,对环城航道内施工和举办活动提出具体要求。
【曹娥作业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评审】 7月7日,绍兴港上虞港区曹娥作业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评审。该作业区位于道墟镇杭甬运河北岸的济生桥两侧,紧邻杭甬运河,计划新建10个500吨级泊位及相应配套设施。作业区分为东西两部分,西侧为综合性作业区,主要服务于煤炭、矿建材料、钢铁、水泥等大宗物资运输;东侧为粮食专用作业区,设计年吞吐量为176万吨。工程计划2010年初开工。
【出台船舶进出港申报管理规定】 7月15日,由市港航管理局制定的《绍兴港船舶进出港申报管理规定》正式施行。该规定主要针对进入绍兴港进行普通货物装卸的营运船舶、港内各码头和临时作业点及船舶、码头的所有人和经营人。规定由市港航管理局负责船舶进入绍兴港申报管理,各港航管理处(局)负责维护辖区船舶运行秩序和监管港口企业经营活动等。凡进入绍兴港装卸作业的船舶均实行进港、报港、出港签证制。
【全市营运货船实行定时定点年检制】 8月25日,市港航管理局对全市营运货船实行定时定点年度检验及船舶吨位丈量检查与三等船舶建造检验报检,加大现场检验力度与过程控制,对船舶建造的关键环节进行船厂、船东、船检三方现场质量确认,营运船舶检验现场和制造检验关键环节现场检验率均达100%。(贺柏良)
信息来源: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