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 政
发布日期:2012-01-04 16:11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
【概况】 2010年,全市民政部门以“改善民生、服务社会、建设现代民政”为宗旨,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全面完成“十一五”期间和2010年工作目标。各县(市、区)婚姻登记机关均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称号,市民政局被授予“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十一五’贡献突出单位”称号;绍兴市自1997年以来连续三届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已连续五届获“省双拥模范城”称号,另有多个单项工作获上级表彰。(汪乐乐)
【开办农村藉退伍军人SYB创业培训班】 年内,为引导退伍军人转变择业观念,提高创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市民政局、市农办和市劳动保障局联合举办“创办你的企业——农村籍退伍军人SYB创业培训班”,为市区75名农村藉退伍军人提供为期10天的集中培训。培训方围绕市场需求,从创业构思、市场营销、资金运作、企业管理、政策法规等方面进行系统讲授,为学员以后创业打好基础。
【市军休所迁入新址】 年内,市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市军队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迁入市区环山路9号和27号,新址地处府山北麓,绍兴饭店南面,占地面积1.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所内设置了教育服务管理区、花园和门球场区、文体活动区。(陈海英)
【整治“三沿五区”坟墓4124穴】 根据“三沿五区”五年整治计划安排,全年全市共整治违法违规坟墓4124穴,完成年度计划的100%。累计已完成5年计划的71.60%。
【婚姻登记】 全年,全市办理结婚登记32509对(其中涉外、涉港澳台、涉华侨58对),结婚数比2009年上升21%;离婚登记6685对(其中涉外、涉港澳台、涉华侨6对),离婚数与2009年基本持平;出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32318份。
【办理收养登记615人】 全年,全市民政部门共办理收养登记615人,其中男孩141人、女孩474人;非社会福利机构抚养171人,社会福利机构抚养444人;国内公民夫妻共同收养561人,无配偶收养52人;跨省收养3人,涉港收养2人。同时,解除收养关系6件。(过锦芳)
【水库移民扶持人口】 年内,经年度移民人口复核,全市共有大中型水库农村后期扶持移民89942人,比2009年增加1648人。其中,核定登记到人的69817人、不核定登记到人的20125人。分布情况:市直1407人,其中核定登记到人1369人、不核定登记到人38人;越城区546人,其中核定登记到人539人、不核定登记到人7人;诸暨市32484人,其中核定登记到人26737人、不核定登记到人5747人;上虞市11755人,其中核定登记到人10179人、不核定登记到人1576人;嵊州市11398人,其中核定登记到人11153人、不核定登记到人245人;绍兴县9682人,其中核定登记到人9484人、不核定登记到人198人;新昌县22670人,其中核定登记到人10356人、不核定登记到人12314人。
【发放农村移民直接补助金4189.02万元】 按照《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对核定登记到人的农村移民采取每人每年600元资金、分季度发给移民个人的直接补助扶持方式。全年全市共发放农村移民直接补助金4189.02万元,其中市直82.14万元、越城区32.34万元、诸暨市1604.22万元、上虞市610.74万元、嵊州市669.18万元、绍兴县569.04万元、新昌县621.36万元。
【发放滩坑水电站移民调整概算资金1655.31万元】 在丽水滩坑水电站移民安置实施阶段,由于国家和地方的政策调整、设计变化等原因,对移民的农副产品加工设施、房屋及附属建筑物、零星果木等3项进行补偿调整。根据《浙江省滩坑水电站移民安置调整概算资金管理办法》,全市共发放滩坑移民调整概算资金16553136.54元,其中绍兴县5357431.97元、上虞市4134549.31元、嵊州市2236189.79元、诸暨市4824965.47元。
【实施农村移民扶持项目139个】 全年,全市共组织实施农村移民扶持项目139个(包括后期扶持项目54个、结余资金项目71个、应急资金项目14个),总投入资金3826.25万元(包括用于后期扶持项目573万元、用于结余资金项目836万元、用于应急资金项目150万元、项目建设地筹措其他资金2267.25万元)。其中,市直实施项目3个,投入资金57.64万元;越城区实施项目3个,投入资金31万元;诸暨市实施项目38个,投入资金1519.40万元;上虞市实施项目11个,投入资金230.80万元;嵊州市实施项目23个,投入资金366万元;绍兴县实施项目5个,投入资金166.11万元;新昌县实施项目56个,投入资金1627.50万元。
【水库移民安置】 年内,诸暨市石壁水库二期搬迁安置农村移民2117人,其中核定登记到人移民1060人、不核定登记到人移民1057人。新昌县钦寸水库工程移民安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杨张先)
【福利彩票销售额5.64亿元】 全年,全市销售各类福利彩票5.64亿元,比2009年增长44%,市场占有率63%,筹集公益金1.70亿元。开展“走进社区、走进彩民、走进困难群众”活动,全年资助困难群众570户,资助金额达31万元;“2010福彩百万助学”活动资助了15名家庭贫困的2010级大学新生每人5000元。(汪乐乐)
【儿童福利院接受社会捐赠价值29万元】 全年,市儿童福利院共接待各界爱心人士167批次,接收捐赠物资价值29万多元,接收现金捐款46585.50元,其中最大一笔捐款为1.30万元,最大一笔捐赠物资为价值9万多元的奶粉、米粉。
【36名孤残儿童得到康复救治】 年内,市儿童福利院将抢救性康复工作和手术康复“明天计划”结合,为31名孤残儿童提供智障、脑瘫、孤独症、语言康复等抢救性康复训练,超额完成了省民政厅下达的指标。同时,市本级“明天计划”为5名孤残儿童实施康复手术。(顾春燕)
【市救助管理站接待求助人员1266人】 市救助管理站根据“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临时性救助服务,全年接待、救助各类人员1266人。其中:提供食宿1266人;联系家属,由家属汇款6人;提供返乡车票677人;由救助站牵线求职或自己找到工作72人;投亲靠友、自愿离站209人;救治街头精神病、痴呆傻、危重病人122人;未成年人、精神病、痴呆傻、危重及老年人因家庭困难,由救助站派人护送返乡的73人;因不符合救助条件等原因终止救助16人。
【开展寒冬送暖专项救助行动】 年内,为避免流浪乞讨人员受到冻寒,全市民政部门开展“寒冬送暖”专项救助行动,劝说露宿街头者和沿街乞讨者50人,其中到救助站接受救助的11人,现场接受救助的7人。(李颖)
【为困难家庭和外来务工者减免殡葬费用45.40万元】 全年,全市共火化遗体8943具,其中含外来人员722人,绍兴县户籍4502人。拣炉火化遗体骨灰4262具,骨灰盒销售860只,公墓出售墓穴554穴。对革命烈士、复员军人、“五保”户、“三无”对象实行丧葬费用全免政策,对低保户实行减半收费的政策,对实无支付能力的外来民工实行人道主义救助政策。全年共为274户困难家庭减免费用6.40万元,为42名外来务工者减免费用39万元。(金瑜)
【“新社会组织服务社区”主题实践活动】 1月30日,市民政局和越城区民政局联合在市区罗门、东双桥等10个社区举办“新社会组织服务社区”主题实践活动。市、区两级40多家新社会组织,近200名自愿者为广大市民奉献了文体表演、健康咨询、法律咨询、普法宣传、春联谱写、家电和日常生活用品维修等多种服务。
【支持福利企业发展】 4月,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福利企业发展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鼓励福利企业安置残疾人集中就业。全年,全市217家福利企业共安置残疾职工11904人,残疾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453元,月人均投保额416.05元,福利企业资助社会福利事业资金达3719万元。(汪乐乐)
【承办民政部民办非企业单位工作座谈会】 6月1日至3日,市民政局承办了民政部民办非企业单位直接登记试点工作座谈会暨《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修订论证会。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孙伟林、国务院法制办行政政法司司长李建、省民政厅副厅长梁星心等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教授金国坤、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副教授袁瑞军、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副教授邓国胜等专家学者以及浙江、广东、辽宁等省的民间组织登记管理部门负责人共40余人与会。
【第五次获“省双拥模范城”称号】 7月30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双拥模范城(县)命名表彰电视电话会议,会上绍兴市、绍兴县、上虞市、诸暨市分别被命名为省级双拥模范城(县)。同时,浙江漓铁集团、嵊州市民政局、新昌县民政局被命名为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绍兴军分区政治部、绍兴市消防支队被命名为拥政爱民模范单位;绍兴县民政局副局长毛海美被命名为爱国拥军模范个人;武警绍兴市支队直属中队中队长王先被命名为拥政爱民模范个人。
【完成民间组织年度检查】 8月,全市2010年度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年检工作完成。应检社会团体1091家,实检1057家,参检率96.88%;年检合格1043家,合格率98.68%。应检民办非企业单位669家,实检640家,参检率95.67%;年检合格620家,合格率96.88%。(黄怡平)
信息来源: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