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绍兴 > 绍兴年鉴 > 2011年绍兴年鉴 > 群众团体

残疾人联合会工作

发布日期:2012-01-05 15:59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概况】 2010年,市残疾人联合会通过完善政策平台,深入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全年,全市共有4743名持证重度困难残疾人纳入保障,享受低保标准的全额经济补助;对1289名残疾人开展白内障复明、助听器验配、助视器验配、假肢安装、聋儿语训、脑瘫儿童训练等免费康复服务;对3063名重度残疾人实施集中托养、居家安养和日间照料服务。承办一系列大型残疾人体育赛事,积极筹备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
  【完善残疾人扶助政策体系】 年内,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市残联进一步完善提升残疾人扶助政策措施。提请市政府出台了《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与相关管理部门联合出台了涉及残疾人教育、就业、创业、康复、养护、安居等方面的具体政策,同时督促县(市、区)出台配套文件。编印了政策汇编宣传手册,下发至村(社区)、户及残疾人工作者。
  【推进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 年内,市残联进一步推进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三项子工程。一、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工程。全市共有4743名持证重度困难残疾人纳入保障,享受低保标准的全额经济补助。二、残疾人康复工程。全年共为1289名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其中,白内障复明697名,免费验配助听器397台,免费验配助视器126台,免费安装假肢等康复服务69例。三、托(安)养工程。对3063名重度残疾人实施托(安)养,其中,集中托养610人,居家安养和日间照料2453人。建成4个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
  【促进残疾人劳动就业】 全年,全市新安置残疾人劳动就业1520名。绍兴县、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提标扩面。组织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81期,受训残疾人4500名,其中400名取得劳动部门技术等级证书。在世博会上,全市有3名残疾人在生命阳光馆展示才艺。在省第三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上,全市选手共摘得4金、5银、2铜,金牌总数为全省第二。探索残疾人灵活就业新模式,共创办残疾人村级合作社10个,扶助20名残疾人网上创业。
  【加快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和布点】 年内,市残联系统筹集资金,加大残疾人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一是加紧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绍兴县和诸暨市基础设施建成并正式启用(绍兴县3700平米、诸暨市9678平米),越城区已购买2600多平方米服务用房,嵊州对1000平米的基础设施差额问题进行了多次研究论证,新昌县基础设施建设已确定方案。二是完善残疾人特殊教育布点。绍兴县投入1000万元建成特殊学校,嵊州特殊学校完成招生,新昌县特殊学校建设方案已明确。
  【创建“爱心城市”】 年内,市残联根据上级要求,进一步推动省“助残扶残爱心城市”创建活动。一是做好全市首批“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创建验收工作,指导诸暨市的工作通过省残工委的抽查。二是做好第二批创建“扶残助残爱心城市”申报签约工作,上虞市申报成功,进入全面创建阶段。三是督促未申报的县(市、区)创造条件,积极争取第三批“助残扶残爱心城市”的申报,并着手启动市本级的爱心城市的创建。
  【完善残疾人服务管理体制】 年内,全市残疾人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一是召开全市残疾人工作会议,制订《市政府残工委成员单位重点工作任务》,配备残工委办公室专职工作人员。二是召开市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二次全体会议,增补副市长徐明光为主席团主席。三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市配备专职干部职工的县(市、区)残联达70%,配备专职理事长的乡镇(街道)残联占73%、配备专职委员的乡镇(街道)残联占91%。诸暨市、上虞市、绍兴县明确规定乡镇残联理事长享受副科级待遇。
  【全社会关爱残疾人氛围浓厚】 年内,社会各界通过不同方式表达对残疾人的关爱,支持残疾人事业。“助残日”期间,各县(市、区)分别举行了广场主题活动、组织残疾人游世博园、残疾人就业创业成果展、“残疾人辅助器具下乡入村到人”等活动。继上虞市电视台之后,年内,诸暨市电视台、绍兴县电视台相继开设双语新闻栏目。同时,上虞市、诸暨市、绍兴县、嵊州市、新昌县广播电台全部开通残疾人专题节目,占全市县级电台的83%。
  【承办三项残疾人体育赛事】 4月8日至15日,绍兴市承办了2010年全国残疾人游泳、羽毛球两个项目的锦标赛,这是全市首次承办全国性残疾人体育赛事。5月7至11日,承办了全省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游泳项目比赛。在浙江省第八届残运会上,绍兴代表团共获41.50枚金牌、31枚银牌、24枚铜牌,团体总分、奖牌总数列全省第三,金牌数列全省第四,为绍兴市参加省残运会以来最好成绩。(李伟成)
   
信息来源: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