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综述
【概况】 2012年底,包括5条高速公路在内的903千米国、省道高等级外联主干公路网与8684千米村村通公路的县、乡、村道区域公路网一起构成了绍兴市现代公路网络体系。随着铁路网络中杭甬铁路客运专线和水运网络中新浙东运河即将加入,绍兴市现代交通网络正在形成。
全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投入资金72.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1.3%,其中,市本级投资39.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9.2%,超额完成年度投资目标任务的10%,为财税提供税源1.8亿元。计划内项目投资完成比例列全省第三位,项目开工率列全省第一位。至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为9587.19千米,其中,高速公路393.61千米。公路密度为116.12千米/百平方千米;乡镇公路通畅率为100%,行政村公路通畅率为100%。全年新增公路里程107.59千米。全市共有公路桥梁3891座,计187070.07延米。新增桥梁17座,计216.06延米。
年内,交通类重点工程有:嘉绍跨江公路通道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9.7亿元,总体形象进度已达91%;31省道绍大线北延绍兴至萧山段工程(市本级)累计完成投资10.22亿元,完成总投资的55%;嘉绍大桥上虞段工程累计已完成投资约20.2亿元,占总概算投资的85%。绍诸高速公路陶堰互通工程9月底开工;绍兴港现代物流园(一期)投入运营;集亚物流基地完成投资1.6亿元,投入运营。绍诸高速公路上虞互通至九六丘连接线(长海线)路基工程全线完成,桥梁工程完成95%,路面工程完成87%,累计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1%。绍兴港中心作业区D区码头工程和上虞杭州湾作业区卧龙码头工程投入运行;杭甬客运专线及绍兴北站工程基本完工,其中绍兴北站交通枢纽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2.56亿元,工程全面完工;杭长铁路土地征迁基本完成,工程顺利推进;铁路绍兴东站及货场迁建工程总体形象进度达97.6%,累计完成投资约6.52亿元。杭绍台高速公路、杭绍甬高速公路、绍诸高速公路诸暨延伸线工程的前期工作按时完成。市本级获部、省工程建设补助资金约2.23亿元,其中,部补资金2.18亿元,省补资金500万元;诸暨交通投资集团充分发挥政府融资平台作用,争取到中长期贷款26.4亿元。
全年,全市投入4063万元实施216千米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全面启动病危桥梁维修改造工程。
交通运输方面的重大成就有:一是交通物流建设有新进展。成立市物流与供应链协会,引导运输企业拓展业务。建立部级物流示范企业1家,省级物流示范企业2家,市级物流示范企业14家,发展甩挂运输和多式联运。二是开发交通信息化平台。启动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市区、绍兴县1400辆出租汽车的定位监控、综合服务、调度指挥、数据采集、电话叫车服务等纳入电召服务范围。启动绍兴公众出行网手机查询系统一期项目建设。启动绍兴交通信息指挥中心、应急视频监控中心建设,整合现有公路、港航、运管等行业管理部门视频资源。三是取消5个公路收费项目,全市每年将免征普通公路通行费近亿元。四是深入推进公交发展。市区拟定了首条BRT公交线网整合方案;诸暨投入1200万元进行公交车辆更新及线路布局调整;绍兴县实施了校车公交化管理;上虞完成城区公交公营化和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革;新昌开始实施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试点工作。
交通行政管理改革方面,市交通局将21项行政审批管理事项下放给越城区和市直开发区,将2项审批事项下放给各县(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办理。
年内,诸暨市运管所被评为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先进单位。绍兴市公路管理处被评为全省“十一五”时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新昌公路段拔茅公路管理站被评为全国交通行业文明示范窗口及浙江省交通系统“十一五”时期模范公路管理站;高速路政大队杭金衢中队被评为全省“十一五”时期模范公路路政中队;新昌至宁波段成功创建为省级文明客运班线。新昌县拔茅公路管理站站长王正辉、嵊州路政大队路政员王卫军分别被评为全省“十一五”时期模范公路养护工、模范路政管理队员;新昌段路政员章利军被中央文明办评为“见义勇为好人”,入列“中国好人榜”,同时被评为省“十大杰出义工”、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并记一等功。(罗关洲 唐军锋)
交通基础设施
【概况】 2012年全市公路基础设施已完成投资72.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1.3%,其中,市本级完成投资39.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9.2%,超额完成年度投资目标任务的10%,为财税提供税源1.8亿元。计划内项目投资完成比例列全省第三位,项目开工率列全省第一位。
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9587.192千米,其中,高速公路393.611千米。公路密度为116.12千米/百平方千米;乡镇公路通畅率为100%,行政村公路通畅率为100%。全市2012年新增公路里程107.592千米,同比增长1.13%。全市共有公路桥梁3891座,计187070.07延米。新增桥梁17座,计216.06延米。
在公路养护方面,公路的“四边三化”环境整治工作成效明显,承办了全省公路边环境整治现场会。
年底,全市有包括五条高速公路在内的903千米国、省道高等级外联主干公路网与8684千米村村通公路的县、乡、村道区域公路网,它们共同构成了绍兴市现代公路网络体系。
至年底,嘉兴至绍兴跨江通道(G15W)工程(绍兴市负责实施部分)累计完成投资79.7亿元,总体形象进度已达91%。31省道北延绍兴至萧山段绍兴市区段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0.22亿元,完成总投资的55%。(罗关洲)
【大路网建设有序推进】 全年全市投入3.24亿元,进行大路网的公路大中修改造工程。投入3800万元,完成104国道新昌段、212省道绍甘线、103省道杭金线、211省道诸东线诸暨段等路面大中修工程共15.7千米;投入1.59亿元,完成农村公路大中修278.8千米;投入1.27亿元,建成农村联网公路建设项目共67个,计100千米。联网公路建设与安保设施建设、国省道危桥改造一并被列入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工程”。
年内,总投资5.18亿元的36省道江拔线新昌段公路改建一期工程有序推进,完成投资1.25亿元。嘉兴秀洲至台州路桥公路的新昌梅渚至澄潭段改建工程总投资5.85亿元,获得省发改委立项,已完成项目选址、土地预审、水保及环评审批,通过省交通运输厅工程可行性评审。
年内,嵊州市成功融资4.39亿元,顺利推进104国道嵊州第7标段建设;罗柱岙至小砩公路改建工程开工并基本完成路基工程;甬金高速公路嵊州互通及接线工程开工动建;新公交客运中心完成项目选址及工程可行性审查;新建农村联网公路39.1千米,完成农村公路边沟改造109.81千米,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196千米;改造和重建了畈黄线无底井桥、石璜桥、渔溪桥、白竹桥、友谊桥等5座危桥;顺利完成37省道嵊州收费所的撤并工作。上虞市新329国道绍兴孙端至道墟至四环段(329国道北移)前期报批工作进展顺利;上虞城北客运中心12月31日完成立项批复;上虞市水上指挥中心、上虞市治超专用停车场等项目完成建设;上虞赵家大桥运营23年来首次进行大规模加固维修。(丁文龙 石新春 俞建新 唐军锋)
【桥梁安全隐患整治】 年内,全市公路部门开展桥梁安全隐患整治,强化桥梁管理上的科技应用。在西大门公铁立交桥等桥梁维修加固工程中,应用了预应力碳纤维板等多项新产品,提高了桥梁结构承载力。公路部门完成了全市国省道全部242座桥梁“一桥一牌一档”工作,并在市区一些大型立交桥和重点桥梁安装了视频监控,运用信息化手段对桥梁进行全天动态管理。全年投入资金7770万元,完成21座危桥改造,并按计划完成了省交通运输厅挂牌督办的国省道公路桥梁10处重大隐患整治工作。
【查处超限运输车辆2734辆】 年内,全市交通管理部门抓紧治超站(场)建设,308省道绍兴超限运输检测站二期工程完成土地征用的相关政策处理;329国道上虞治超停车场建设已进入施工扫尾阶段。40余辆执法车辆安装、配备了车载视频监控设备和微型摄录仪器,各路政大队配备了72台移动通信对讲设备。组织了6次较大规模的县(市、区)联合治超行动。全年查处超限运输车辆2734辆,卸载货物71975吨,除不可解体物与鲜活农副产品外,卸载率达100%,干线公路平均超限率控制在4.1%以下。
【开展公路边环境整治工作】 年内,为配合全市开展的“四边三化”(即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山边的洁化、绿化和美化)工作,交通管理部门加大了公路边环境整治力度,共拆除违法建筑9945平方米,拆除非公路标牌5859块,清理堆积物35190立方米,整治马路市场681个,公路沿线环境有较大改观。(丁文龙)
【推进农村公路管养】 年内,诸暨市投入4539.65万元实施县道大中修工程69.18千米;投入5000万元,对50条计122.02千米的乡村公路进行修复;全市共投入1.81亿元,实施了农村公路大中修及排水设施整治工程和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绍兴县对41条共计462千米县管公路实施精细化管理,制定《绍兴县县管公路养护标准与考核办法》,建立5个镇(街道)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全年全市共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小修保养、公路大(中)修、水毁、安保维修等;投入1374万元用于公路环境整治。通过“洁净公路”创建活动,104国道城区段等3条道路被评为环境卫生最“洁净”道路。开展“洁净公交”整治,投入79.85万元进行公交“洁净场站”建设。(丁文龙 陈立明)
【落实应急措施保障公路畅通】 年初,全市多次出现冰冻降雪等恶劣天气,全市有31条次公路因受降雪影响交通中断。上半年,诸暨市、绍兴县、上虞市等地降水量破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多条县道发生山体塌方险情。8月,台风“海葵”对全市公路造成了重大破坏,47条次公路交通中断或严重受阻。12月底,降雪造成22条次公路交通中断。交通管理部门及时启动应急方案,迅速实施抢通维护工作,及时排除了交通障碍。
【ETC用户突破一万户】 年内,全市ETC(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服务稳步发展,ETC设备发行点从1个发展到10个,基本涵盖各县(市、区);新办理ETC业务车辆6300辆,新建设收费站不停车收费车道14条,ETC收费站增加到30个,ETC车辆用户达11766户。(丁文龙)
【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监理率达100%】 年内,市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对全市18项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公路工程和4项投资100万元以上的水运工程实施了质量安全监督,监督覆盖率达到100%;对6项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的监理招标进行了监督,监理招投标率达到100%;对4项工程组织了竣(交)工质量鉴定,合格率为100%;抽检钢筋、水泥、黄沙、钢绞线等原材料及常用产品189个批次,合格率达到99.5%,将不合格的原材料及时清退出工地;组织质量安全监督检查112次,下发监督抽查意见书42份、通报4份,督促整改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全市在建受监工程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的质量安全责任事故,实现零死亡。绍兴县和上虞市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先后通过考核验收。12月,诸暨市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被省交通运输厅工程质监局列为全省质监行业第一批“质监先锋”示范单位。
【完成所有交通工程造价审核】 年内,市交通工程造价管理站对全市在建工程合同与造价进行专项检查,签发监督抽查意见书14份,监督覆盖率达100%。对磐新公路新昌双彩互通至植林段等2项工程进行概算审核。对31省道延伸线诸暨金村至金沙段公路改建工程5标段等33个工程项目施工工程量清单预算进行审核,送审总金额94051.16万元,审查后总金额92833.21万元,核减金额1217.95万元,工程预算得到合理控制。工程材料价格信息调查网络覆盖全市,定期开展施工用主要材料价格信息调查、汇总和上报,根据各项目的要求及时提供材料价格信息服务。(周华)
公路运输
【概况】 2012年,公路旅客运输基本稳定,全市拥有营业性载客汽车2932辆(不包括出租汽车和城内公交车)、81158个客位,比2011年底增加29辆,增加3014个客位。
由于高铁的开通对公路客运影响较大,旅客运输量增长趋缓。全市旅客运输量17414万人,客运周转量479693万人千米,同比分别增加0.5%和1%。
全市拥有班线客车2356辆、57847个客位,比2011年底增长19辆、2336个客位。其中大型客车增加了66辆,比重达26.5%,高级客车增加543辆,比重达到了52.1%,与2011年相比均略有上升。全市有旅游车辆537辆,比2011年增加了7辆,增速持续放缓。原因是2010年世合赛在绍兴召开及市场需求旺盛,旅游车辆大幅增长,增幅达43.1%,为历年最高增幅,使得全市旅游市场车辆数趋于饱和。
客运业户稳定。总数为38家,其中班车客运21家,旅游包车21家,和2011年持平。班线班次趋于稳定,全市共有客运班线820条。
货运车辆增幅持续趋旺。营运货车总数41273辆、167049吨,比2011年增加3436辆、26771吨,增幅分别为9.1%和19%。厢式货车8267辆、20453吨,比2011年增加628辆、1960吨,增幅分别为8.2%和10.6%。罐车1132辆、18664吨,比2011年增加了43辆、1601吨,增幅分别为3.9%和9.4%。集装箱车辆88辆、2732吨,比2011年增加4辆,下降11吨,增幅分别为4.8%和-0.4%。危险品车辆852辆、15645吨,比2011年增加了30辆、738吨,增幅分别为3.6%和5%。
车辆结构优化较为明显。营运货车呈大型化和重型化发展趋势。大型车10337辆、117864吨,比2011年分别增加1489辆、18178吨,增幅分别达16.8%和18.2%,维持较高增幅。重型车6335辆、95493吨,比2011年增加1222辆、16597吨,增幅分别达23.9%和21%,大型货车和重型车均保持了较高增幅。但全市货运市场依然是小型车占主导,占比高达70.4%。
货物运输量增长趋缓。全年全市货物运输量8051万吨,货物周转量819204万吨千米,同比分别增加4.6%和4.4%。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行业持续趋旺。年底,全市共有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户63户,增加了12户,增幅为23.5%;教练员4487人,增加了1202人,增幅为36.6%;全年培训人次达141407人,增幅为29.5%。
交通物流建设有新发展。建立部级物流示范企业1家、省级物流示范企业2家、市级物流示范企业14家,发展甩挂运输和多式联运。交通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市区、绍兴县1400辆出租汽车推行电召服务;启动绍兴公众出行网手机查询系统一期项目、绍兴交通信息指挥中心和应急视频监控中心建设。取消5个公路收费项目,全市每年免征普通公路通行费近亿元。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在全市深入展开。(罗关洲)
【春运客运量达1885万人次】 春运为期40天,全市客运量达1885万人次(不含城市公交),比2011年同期上升1.50%。市区城市公交发送旅客978万人次。
春运期间,市汽运集团3个车站共发送旅客44.85万人次,下属两家公交公司共运送乘客500.33万人次,没有发生重大行车事故、违章行为和投诉事件。为提高动力,三个车站增发加班车428个车次,汽运公交公司增发加班车91个车次,旅游客运公司共发包车583个车次,加班146个车次。因恶劣天气及私家车增多影响,节后客流降幅明显,没有出现预期的高峰客流,春运客运量比2011年同期略有增长。(屠丹娜 赵玥 石新春)
【投放80辆天然气公交车】 4月,全市第一个天然气加气站建成。6月14日起,80辆天然气公交车在市区11路、21路、22路、24路、28路、39路、303路等7条线路上投放营运。(马萍萍)
【建设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4月,市交通局通过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工程概算审批,核定工程概算总投资为1226.15万元,并先后召开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商业运营项目说明研讨会、计价器及公交一卡通改造协调会、项目建设利益相关群体座谈会。8月和11月,分别完成该信息系统商业运营项目招投标和应用软件及数据资源中心建设招投标。11月下旬先期试装部分出租汽车,同时指导做好电召中心建设、电召号码申请、电召服务费收取申请等工作。
【绍兴港现代物流园开园】 5月28日,绍兴港现代物流园开园。该园位于杭甬运河越城区东湖镇窑湾江边,是绍兴市大物流“三基地、两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绍兴市融入省海洋经济“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节点,是省、市“十二五”时期重点物流建设项目。绍兴航段是天然深水河段,绍兴港连通绍兴乃至长三角发达的内河水系,拥有优越的内河港条件。园区总体规划面积97公顷,总投资20亿元。其中一期开发面积32公顷,投资6亿元,建有1000吨级泊位17个,内有物流大厦、物流交易配套用房等设施7万平方米,室内加工仓库6万平方米,室外堆场10万平方米,石化物流基地8万平方米和集装箱物流区3万平方米。
【集亚物流基地启用】 12月21日,全市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基地——绍兴市集亚物流基地在袍江开发区举行落成典礼。该基地是省交通运输厅重点扶植的物流龙头企业,也是绍兴市物流龙头企业。基地位于袍江开发区越东路和望海路交叉口,区位优势明显,毗邻沪杭甬高速公路和329国道,紧接曹娥江跨海大桥。另外,基地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20余千米,处于国内最大港口上海港和宁波港之间,辐射绍兴北部地区。基地总体规划用地40公顷,其中一期建设用地18公顷,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投入资金2亿元,是按现代物流标准建设的,集仓储经营、快运(零担)专线经营、信息交易、物流方案设计、甩挂运营、特种运输、商务及配套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物流服务平台。(赵玥)
【完善城乡物流配送网络】 年内,市交通管理部门通过整合相关配送资源,开展城乡物流干线配送网、快运小件配送网、供销超市配送网等节点建设,将城乡物流配送网络继续向乡镇延伸。嵊州市以农村货运网络站为主推出特色乡镇货物配送服务;诸暨市推出商贸一体化的城乡物流配送服务;上虞市开展特色农副产品物流配送服务。10月底,全市完成列入省交通扶持项目的农村货运站建设项目2个、农村货运网络站建设项目16个,共投入资金535万元。
【推进甩挂运输试点工作】 年内,在绍兴市召开的省交通物流发展示范项目审查会上,绍兴市集亚物流基地被列为省级货运资源整合项目,上虞市信诚物流中心、浙江绍广物流有限公司被列为第二批省级甩挂运输示范项目。为做好部级甩挂运输项目试点工作,集亚物流基地于11月底完成站场改造工程。
【推广新能源客运车辆】 年内,为提高适应城市环保和交通发展需要,应对燃料成本居高不下的局面,交通管理部门在全市推广使用新能源客运车辆。市公交集团公司80辆天然气环保公交车于6月上路,市汽运集团配置了17辆天然气客车用于跨地市班线。通过对舒适性、环保性、安全性和实用性等因素综合评估,10月,市交通局确定5款油气混合出租车车型供驾驶员选择。
【引进公交数字化管理】 年内,市交通局在完成各公交站点数字化编码的基础上,积极完善公交出行信息系统,市民可通过手机短信及手机上网(APP)尝试查询部分公交到站信息。市区调整14条公交线路走向,同时增设4条线路。完成公交线路延伸到解放南路,完善高教园区的公交配套,继续建设快速公交BRT一号线,完成13对站点的定位工作,初步完成市区二环外道路及候车亭施工,初步确定滨海新城至市区公交开行方式。开展公交发展大调研,制定全市公交优先发展政策,会同财政、发改委等部门对公交票价和补贴方式进行调整。(屠丹娜)
水路运输
【概况】 2012年底,全市共有航道119条,通航总里程为1106.63千米,其中等级航道721.38千米,准七级航道385.25千米,等级航道中四级航道176.6千米。共有营运船舶887艘、194836载重吨、2480客位,内河货运船舶平均吨位达到189载重吨,较2011年底增长了3.8%。共有水路运输企业24家,其中:沿海运输企业2家,内河普货运输企业11家(其中散装化学品运输资质企业3家),内河客运企业11家(客船45艘,2022客位)。水路运输服务企业5家,船舶管理企业2家,代管船舶5艘,8785载重吨,全部为散货船。共有110家港口企业,其中危险货物港口经营企业9家。全市完成港航建设投资23876万元,同比增长3.17%;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205.3万吨,同比增长3.8%;完成水路客运量97.53万人、周转量263.65万人千米,同比分别增长12.25%和10.66%;完成水路货运量1223万吨、周转量291510万吨千米,其中完成内河水路货运量1144万吨、周转量212512万吨千米,同比分别增长4.49%和2.8%。
【杭甬运河绍兴市区段桥梁移交管理】 8月30日,市政府召开专题协调会议,确定杭甬运河绍兴市区段9座桥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进行移交。11月24日,杭甬运河绍兴市区段嘉会大桥、皋北大桥正式移交公路部门,由公路部门管理;位于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3座大桥移交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管理;位于越城区辖区内的4座大桥移交越城区政府管理。(徐斌)
【首家沿海码头建成】 9月29日,全市首家沿海码头——上虞杭州湾作业区卧龙码头工程完成交工质量鉴定及验收,投入试运行。该码头位于上虞新港区,由上虞卧龙集团投资建造,总投资额7980万元,码头泊位等级2000吨级,水工结构按3000吨级设计,单件起吊能力为500吨。主要用于高压成套变电设备等特大单件设备装卸,船舶靠离泊及装卸作业根据钱塘江口的特殊条件,依托钱塘江一天两潮的规律,采用“三乘三避”(乘潮进、乘潮出、乘潮泄,避涌潮、避快水、避枯水)的方式进行,确保航运安全。该码头的试运行,切实解决了滨海新城及上虞精细化工园区相关企业的特大单件设备运输难题,提升了全市物流配套服务能力。
【越城港区中心作业区D区码头建成】 10月10日,绍兴港越城港区中心作业区D区码头工程(水工结构)通过市交通工程安全监督站组织的交工质量鉴定,同时通过交工验收。绍兴港越城港区中心作业区码头位于越城区东湖镇,总投资5亿元,B区、C区码头,工程已完成建设。D区码头工程为新建500吨级全天候泊位3个(水工结构按1000吨级设计),整个中心作业区码头设计年吞吐能力为185万吨。该工程于2011年9月5日开工建设。(罗关洲)
铁路运输
【杭甬铁路客运专线绍兴段建设】 杭甬铁路客运专线起自铁路杭州东站,经萧山区、绍兴县、镜湖新区、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上虞市、余姚市、慈溪市,终于宁波市区,全长142.47千米,全线按双线设计,设计列车速度为250千米/小时及以上,工程总投资约250亿元,项目资本金占50%,绍兴市需承担该项目资本金约为13.63亿元,其中绍兴县5.53亿元、绍兴市区2.97亿元、上虞市5.13亿元。专线在绍兴市区设杭甬铁路客运专线绍兴北站,北站交通枢纽工程总建筑面积77611平方米,总投资约12.56亿元,于2011年4月8日开工建设,2012年底完成,项目已通过竣工验收,并整体移交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杭长客专绍兴段基本完成前期征迁任务】 杭长铁路客运专线起自杭州东站,终于长沙南站,线路全长933.11千米。其中浙江段长295.19千米。全线为双线电气化高速铁路,设计列车速度为350千米/小时,总投资为525.7亿元,项目资本金占50%,2010年6月开工,计划于2013年建成通车。其中绍兴市境内段正线里程54.24千米(绍兴县3.32千米,诸暨市50.92千米),工程总投资约96亿元。绍兴市需承担该项目资本金约为6.02亿元(其中绍兴县约0.37亿元,诸暨市约5.66亿元)。专线绍兴段累计征用土地143.67公顷,办理施工临时用地100公顷,拆迁房屋30万平方米,基本完成前期征迁任务。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3.05亿元,其中年内完成投资18亿元,完成工程总体形象进度72%。
【新铁路东站及货场迁建工程】 新铁路绍兴东站位于萧甬铁路K48+200处,即越城区皋埠镇。新站场设计规模为近期货物到发量665万吨/年,远期924万吨/年。有到发线8条(含正线),尽端式货物线3条,满足整列装卸条件的贯通式散堆装货物线2条。房屋建设面积控制在1.53万平方米内,总占地约444669平方米,总投资约6.68亿。该项目于2010年6月开工建设,至2012年底,累计完成投资约6.59亿元,总体形象进度已达98.6%。(市交通局提供)
邮 政
【概况】 2012年,全市邮政系统累计完成业务总收入41248万元,比2011年增长10.86%;实现收支差额1206万元。其中,市邮政局完成业务总收入15405万元,同比增长3.40%;实现收支差额566万元。至年底,全市共有在岗邮政职工704名,其中市邮政局236名;全市固定资产原值4.13亿元,其中市邮政局1.71亿元;全市有邮政局(所)149个,其中自办局(所)123个,代办局(所)26个,总营业面积为20530平方米;有邮运邮路48条,单程邮路总长度为2096千米;城市投递邮路209条,农村投递路线总长度为16389千米。
全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64万元,其中购置网点188万元,购置车辆184万元,终端设备1072万元,报刊亭20万元;全市装修改造网点27个,投资1283万元。
【《宋词》特种邮票绍兴首发】 8月31日,由绍兴邮政局承办的《宋词》特种邮票首发式在市区沈园景区举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俞国娟、市陆游研究会会长高利华、省邮票局副局长詹旭波、市旅游集团副总经理仲丽华、沈园景区主任来家炯等出席首发仪式并为特种邮票揭牌。
【迎中共十八大邮品首发仪式】 11月8日,中共十八大开幕。为庆祝和纪念这一事件,当天,绍兴邮政局在东街营业厅举办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及特别纪念封首发仪式。本次活动共计出售中共十八大纪念邮票600枚、小型张150枚,以及大量其他中共十八大相关邮品。本次发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一套2枚,配小型张1枚。邮票图名分别为“科学发展”和“继往开来”,小型张图名为“欢庆”。邮票采用多色高网线影写版印刷,选用特种金属油墨印刷。
【《聚焦三农》栏目组关注嵊州新农保工作】 11月14日,中央电视台第7套《聚焦三农》栏目组在嵊州市,对该市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的主要做法和特色工作展开专题报道。自2010年嵊州邮政局开始代理新农保业务以来,市人力社保局与嵊州邮政通力合作,依托被国家人社部总结为“嵊州模式”的一体化信息系统,通过社保与邮政实时信息联网,委托一次性办理参保登记、委托扣款、缴费等手续,近15万名参保居民只需就近跑一次代理网点,就能办理好所有参保手续,大大缩短了审批和办理流程。针对偏远山区老人外出不便的实际情况,嵊州邮政局开通17个代理网点办理新农保代缴、代发工作,同时在各村“放心店”设置“商务通”刷卡业务,11万名60周岁以上老人不出村就能拿到基础养老金。
【全面完成村邮站信报箱建设目标】 11月15日,作为2012年“十大民生实事工程”之一的村邮站信报箱建设工作全面完成,绍兴市成为继宁波市、台州市、金华市后全省第4个全面完成此项任务的地市之一。全市共建成村邮站2240个,新建信报箱11.58万只。建成后的信息化村邮站可以向村民提供电费等公用事业费代收代缴,电信、移动、联通话费充值,账户转付、小额现金支付、领取养老金和社保等助农取款金融服务以及代售长途汽车票和飞机票等业务。(蔡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