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绍兴 > 绍兴年鉴 > 2012年绍兴年鉴 > 交通运输邮政业

交通运输 邮政业

发布日期:2014-01-06 14:30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交通运输综述
  【概况】 2011年,全市交通运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全市交通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90.20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2.80%,其中市本级完成投资51.30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4.10%。全市新建农村联网公路101.80千米,至年底,全市有一级公路255.86千米,二级公路892.79千米,三级公路377.97千米,四级公路4687.86千米,准四级公路2353.38千米,等外公路518.12千米,公路总里程为9479.64千米,公路密度为114.50千米/百平方千米。全市共有公路桥梁3874座,计186854.01延米,其中特大桥5座、7103.50延米,大桥340座、88148.39延米,中桥988座、50764.39延米,小桥2541座、40837.73延米。
  为进一步优化调整公交线网,市区、绍兴县公交部门积极推进公交智能化建设,实现了GPS全覆盖;进一步整合公交资源,优化公交线路30条,其中新增、更改无人售票线路8条,调整优化公交线路18条,开通袍江便民公交线路4条。出台并实施市区、绍兴县60周岁至69周岁老年人乘车优待政策及残疾人普惠政策。市区和绍兴县1361辆出租汽车调整运价。
  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全市培育了省级物流龙头企业1家、市级物流龙头企业11家、县级物流龙头企业21家。同时,政府投入616.30万元,推进城乡物流配送品牌建设,建成农村货运站2个、城乡货运网络站32个。
  全市共有运输船舶833艘、180969载重吨,其中内河船舶平均吨位达到182载重吨,比2010增长14%;水运企业22家,其中货运企业14家,平均拥有运力3531载重吨,同比增长10.60%。全年市交通管理部门共征收港航事业规费1069.83万元,征收浙北干线航道通行费222.60万元,分别为完成年度计划的133%和247%。(贺柏良)
  交通基础设施
  【概况】 2011年,全市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呈现投入大、速度快、质量好的态势。重大项目建设强势推进,省、市重点工程绍诸高速公路12月28日举行通车庆典,29日零时正式开通。嘉绍跨江通道工程大桥部分完成形象进度72%,南接线完成形象进度75%,累计完成投资64.10亿元。31省道绍大线北延绍兴至萧山段工程(市本级)总体形象进度达30%,累计完成投资6亿元。总投资约5200万元的329国道绍兴境内改线工程按计划分段推进,其中,钱陶公路整治工程除袍江立交环岛外已基本完成;孙端至道墟公路绍兴县段已开工,上虞段正在进行“工程可行性”论证。
  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科学统筹推进,杭绍台高速公路(含钱江通道南延工程)绍兴段预可研报告已通过审查,项目建议书已报省发改委审批,杭绍甬高速公路绍兴段路线已会同省公路水运咨询公司完成了项目线位规划方案初稿,省交通运输厅已对线位方案进行了专题调研。越兴路南延工程(越城区段)立交方案已确定,相关前期工作在加紧进行。
  全市交通运输部门以“建设大路网,打造五型路”为目标,投入1.05亿元实施国省道干线公路大、中修41千米;投入1.10亿元实施农村公路大中修256千米;投入3769万元改造危桥30座;投入7813万元建设全市农村联网公路项目73个,新建农村联网公路101.80千米;投入3377万元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覆盖农村公路187千米。
  年内,全市高速公路系统新开设不停车收费(ETC)通道14条。至年底,市境内的杭甬高速、上三高速、甬金高速、杭金衢高速、诸永高速、绍诸高速等6条高速公路共有ETC通道17条,全市有ETC用户4529个。
  【104国道绍兴高桥立交桥正式通车】 1月19日,104国道绍兴高桥立交桥正式通车,同时,运行50多年的萧甬铁路道口封闭。高桥立交桥采用机非分离互通式环形立交形式,共设置桥梁8座,其中跨104国道主线桥2座,匝道桥6座,设置非机动车地下箱式通道2道,分别下穿104国道和萧甬铁路。工程占地面积12.80公顷,总投资2.55亿元。该立交桥是连接越城、柯桥和镜湖三大区块的交通枢纽,也是104国道通过绍兴市区的主要过境通道,它的建成通车,对优化绍兴中心城市各大组团间的交通网络,解决104国道高桥路段的交通拥堵状况起到重要作用。
  【市区“一路一枢纽一园区”工程开工】 3月18日,总投资约33亿元的市区“一路一枢纽一园区”三大交通工程开工。
   “一路”:31省道北延绍兴至萧山段工程。该工程始于绍兴西大门公铁立交桥附近,顺接绍大线,终于萧山区的转塘头,接钱江通道地下城市道路,与党益线和机场东路延伸线平交。工程总投资约18.58亿元,采用双向八车道(六快二慢)一级公路标准,兼顾城市道路功能,设计时速为80千米/小时,公路主线长约17.81千米,其中市本级段约10.20千米,全线设互通立交2座、大桥6座、中小桥4座,涉及越城区、镜湖新区3个镇(街)18个村,总占地面积82.80公顷。
   “一枢纽”:杭甬客运专线绍兴柯桥站交通枢纽工程。该工程位于镜湖新区,南至荷湖路,西与绍齐公路、北与于越路相接。整个工程包括客运集散中心及地面(地下)停车场、公交综合体及配套服务用房、地下车库、地下人行通道、车库等。工程总占地面积25.6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8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2.56亿元,总工期为12个月。工程完成后将保证客运专线绍兴柯桥站旅客实现多种交通工具的快速换乘和集散。
   “一园区”:绍兴市集亚物流基地。它是集仓储、运输、装卸、配送、加工、包装、信息交易及车辆维修、加油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物流基地,是绍兴物流主枢纽“三基地、两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绍兴市2011年重点工程。基地位于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东傍越东路,南临杭甬高速公路,西至规划道路江中路,北靠望海路,总投资约3.50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占地面积17.93公顷,总建筑面积5.80万平方米,投入资金2亿元,计划2012年10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诸暨市完成水毁公路抢修任务】 受6月连续暴雨影响,诸暨市公路受水患严重,境内3条省道、36条县道沥青路面被冲毁12.52万平方米,塌方133处计1.75多立方米,砌磡坍塌75处计8019立方米,过水涵洞被冲毁13道,路基被冲毁2500立方米,灾情为近年所罕见。经公路管理部门近半年的紧张施工,11月17日,全市水毁公路的抢修工作圆满结束。
  【杭绍台高速公路“预可”报告通过评审】 8月22日,杭绍台高速公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经省、市有关部门论证通过。公路起自杭州钱江通道南接线齐贤枢纽,经绍兴县、越城区、嵊州、新昌、磐安、天台、临海等7个县(市、区),终于临海白水洋枢纽,全长约171千米。其中绍兴市段长119千米,金华磐安县段长8.87千米,台州市段长43.67千米,全线拟设枢纽4处、互通13处,总投资259.26亿元,预计2013年开工,工期为48个月。该段公路是全省公路交通“十二五”规划中的预备高速公路项目,连接环杭州湾产业带和温台沿海产业带,主要分担台州往杭州方向的交通流量。沿线区域基本为偏远、欠发达山区,直接涉及区域面积1800多平方千米,受惠人口约95万人。公路开通后将有助于改善杭州、绍兴、金华、台州4市欠发达地区的交通环境,提升杭州都市经济圈的辐射功能,推动浙江海洋经济的发展。
  【36省道新昌段改建工程开工】 9月28日,36省道江拔线新昌段改建工程一期项目开工。该项目为省重点工程钦寸水库的配套工程,按交通部颁二级公路标准建设,全长24.20千米,概算总投资6.85亿元,设计行车速度80千米/小时,路基宽12米。经张家车、沙溪、龙皇堂、祝家庄、大坪头、桐中井、曹家、坑西、岳岭等村,在终点拔茅村与老104国道相接。工程按照“一次设计、分期实施”的原则,分二期建设,先行实施钦寸水库淹没路段即棠家洲至拔茅段,该路段长16.20千米,总投资5.18亿元,建设工期为30个月。
  【绍兴县设立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 11月9日和10日,绍兴县分别在漓渚镇、王坛镇设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开展镇村公路的养护管理试点。养护管理站负责宣传贯彻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具体抓好辖区内乡道、村道日常养护、保洁与管理,确保农村公路的“畅、洁、绿、美、安”。站内设置公路养护员、路政协管员(信息员)和财务管理员等,由镇分管领导兼任站长,城建(局)办负责人任副站长。每站配备1辆路政巡查车和一定数量的养护管理、办公设备。作为试点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经验收合格后获得适当的财政资金补助。
  【诸暨市获评省农村公路工作先进集体】 11月25日,在全省农村公路建设总结表彰大会上,诸暨市交通运输局获得省政府颁发的“浙江省农村公路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十一五”期间,诸暨市农村公路建设共投入资金19.34亿元,至2011年底,全市农村公路达2236.52千米,公路路面硬化率达到100%。市辖27个镇乡(街道)、467个行政村的公交班车通村率达到100%。并制订出台了《诸暨市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办法》和《诸暨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细则》,27个镇乡(街道)均成立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建立了较完善的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机制。
  【104国道新昌段塌方】 12月8日上午6时20分,104国道新昌段(K1629+100至K1629+200)发生上边坡塌方,塌方量约600立方米,造成公路交通中断,无人员伤亡。塌方原因是上边坡山塘水库决堤,导致高挡墙基础冲空。经新昌县公路部门奋力抢险,至当日上午9时40分,塌方路段全线抢通,恢复双向通车。
  【曹娥江嵊州三界大桥动工】 12月18日,总投资6158万元的曹娥江嵊州三界大桥奠基动工。大桥及其接线工程,起自三界镇南部,与老104国道相接,向东跨越曹娥江后在白沙畈折向南,在傅山自然村与县道章清线相接。工程采用双车道二级公路技术标准,线路全长1503米,其中主桥长631米,路基宽12米,设计车速为60千米/小时,桥梁设计荷载为公路I级,总工期为24个月。该大桥是三界镇连接上虞市章镇镇和嵊州市下王镇及三界江东片的重要通道,也是拉大嵊州市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框架、优化发展空间、培育形成“东居中贸西工”城镇结构形态的关键性工程,是2011年嵊州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之一。大桥建成后,将极大地缓解清风桥的交通压力,增强路网功能,改善沿江居民的生活条件,并有利于两岸土地的开发利用。
  【104国道嵊州改建工程七标段试运营】 12月12日,104国道改建工程嵊州七标段(剡兴路连接线)建设工程完工,27日,投入试运营。该标段由国道主线和剡兴路连接线(含左线、右线、环南线)组成,工程起点位于剡兴路一期工程所在地(圳塍村),终点位于104国道嵊州段黄泥桥与新昌段相接处,全长约1.50千米,总投资约4500万元。其中,剡兴路连接线顺接市区剡兴路和104国道新昌段,并与嵊新大道相连。该段公路的建成进一步完善了全市的交通网络,增强了嵊新两地的联系。
  【绍诸高速公路正式通车】 12月29日零时,绍诸高速公路正式开通。该路段始于上虞市道墟镇,接上三高速公路,终于诸暨市浣东街道,接诸永高速公路,沿线穿越上虞市、绍兴县、越城区和诸暨市等4个县(市、区)的9个镇(街)。全长62.50千米,概算总投资56.08亿元。该项目被列入争创交通运输部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示范工程和省交通运输厅精品工程。它的开通,将进一步强化绍兴交通枢纽地位,完善全市乃至全省的高速公路网络;通过连接嘉绍大桥,使绍兴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两小时都市圈”;进一步促进绍兴大城市建设,提升中心城市对沿线县(市、区)的辐射作用,增强城市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贺柏良)
  公路运输
  【概况】 2011年,全市运管稽征行业继续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中国轻纺城现代物流园区一期投入运营;绍兴港现代物流园区B、C区码头试运营;绍兴市集亚物流基地零担专线经营房1-3号、通用仓库2-3号、加油站、宿舍楼、综合楼已全部结顶;新昌县国际物流中心工程主体基本完工。积极推广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30家物流企业实现全省物流信息联网,2家物流基地园区进入全省“一卡通”信息工程网络,方便了物流园区的货运车辆。
  运管部门着手进一步提升出租车服务质量。合理调整出租车收费项目,允许市区和绍兴县1361辆客运出租车自11月1日开始,加收回空行驶费和夜间行驶费。开展打击“黑车”和集中整治出租车行动,全市共查处无证从事出租客运经营的违章案件141起,查处无证营运的三轮车521辆,查处各类出租车违章行为1203起,并对其中166起涉及拒载、强行拼载等严重违章行为的司机进行了罚款处理。6名违章情节恶劣、社会影响恶劣的司机被取消服务资格,且三年内不许从事出租汽车运营服务。规范行政执法,全市共受理行政许可案件15802件,其中许可15802件,承办行政执法案件3917件,未发生行政处罚和许可听证、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
  【春运发送旅客2880万人次】 2月27日,为期40天的春运结束。春运期间全市交通运输部门共安全发送旅客2880万人次。其中,公路客运发送旅客1858万人次,比2010年同期下降0.92%;市区城市公交共发送旅客1017万人次,比2010年同期增长2.30%;全市水路累计完成客运量4.57万人,旅客周转量15.50万人千米,分别比2010年同期增长25.60%和37.30%。2月20日,市公路客运中心运送旅客9383人次,创下此次春运单日运量最高纪录。春运期间,全市发生道路运输安全事故1起,死亡1人,事故及死亡人数分别比2010年同期下降75%和80%。公路部门累计巡查31万千米,抢通国省道及农村公路塌方40处、冲毁路基15处、雪阻路段80条次,确保了乘客走得安全、顺畅、舒适。
  【轻纺城物流中心“内陆直通关”启动】 3月9日,中国轻纺城仓储物流中心“内陆直通关”正式启动,绍兴及周边企业货物进出口手续,可直接在绍兴县柯桥完成。该物流中心是交通部、浙江省共建的五大重点物流基地之一,占地18.53公顷,按“内陆口岸(无水港)”规划建设。一期工程占地7.33公顷,投资3.98亿元,2010年建成并投入运行。中心驻有海关监管点、检验检疫现场办公室,能满足进出口企业货物通关保检和保税等功能需求,并提供集装箱提箱、拼箱、运箱以及仓储、货物整理、商务租赁、金融汇兑等多项服务。
  【公路标志牌内置式旋转消力装置获专利】 3月23日,嵊州市公路段职工何欢瑜研制的“公路标志牌内置式旋转消力装置”,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1020516622·7。该专利的优点在于,当标志牌受外力碰撞时可以通过内置弹簧的作用,顺着撞击方向左右旋转至少90度,自行抵消和缓冲外力对标志牌的撞击,当撞击的外力消失时,它又能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从而延长了标志牌的使用寿命,节省了人力、物力及管理养护成本,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该新型公路标志牌已在嵊州市公路及桥梁上应用,使用该装置的标志牌每块可节省费用200元左右,使用年限可延长5年以上。
  【嵊州市平稳上调农村客运班车票价】 7月1日,嵊州市实施新的农村客运班车票价,起步价从原4千米1.50元上调至2元,超过起步价里程的从原每千米0.18元上调至每千米0.22元,40千米以上的上调2元。根据嵊州市发改局和交通运输局联合发布的文件规定:成人及身高超过1.50米的儿童购买全价票;身高1.20米~1.50米的儿童购买儿童票;身高1.20米以下、不单独占用座位的儿童免票;革命伤残军人、因公致残的人民警察凭证购买优待票。儿童票和优待票均按客票价的50%计算。此前,嵊州市农村客运票价执行2005年的运价标准。
  【一柴油机环保节能装置获国家专利】 7月6日,嵊州市长运集团员工俞志毅发明的柴油机环保节能装置,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201110394528.8。该专利主要优点有:降低油耗15%~25%,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提高柴油机功率3%~5%,同时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解决了汽状结碳的问题,降低了机件的磨损。整套装置构造简单,无需改变发动机构造,安装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该专利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柴油机,使用于中、低速柴油机效果更佳,可广泛应用于柴油机汽车、船舶、发电机等。
  【出台老年人乘公交车优待政策】 8月1日,市区及绍兴县开始实施60周岁至69周岁老年人乘公交车(含民营公交车辆)减半优待政策。符合条件的老年人首次办卡,制卡成本由市、县财政负担;但因遗失、损坏等原因需要补办的,费用需个人承担。市老龄办按7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的保险方法,为市区60至69周岁老年人统一办理相关保险,保险费由市财政解决;绍兴县的相关工作由绍兴县政府负责落实;外地籍老年人,凭当地老年优待证、身份证或其他合法身份证明,可在绍兴享受同等待遇。
  【张三祥获“市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称号】 8月5日,市汽运集团有限公司公交车驾驶员张三祥被授予“绍兴市第二批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荣誉称号。在7年的驾驶经历中,张三祥平均每月节油590.42升,平均百千米油耗为6升,7年累计节油近50万升,价值约29万元,节油率超过了市汽运集团核定车辆油耗指标的30%。他在实际的操作中摸索出了15字操作绝技,即“缓起步、快进档、控转速、匀速行、稳进站”,是市汽运集团公认的“节油王”。张三祥曾获宇通集团主办的“价值连城”全国节油精英赛巡回赛冠军,比赛成绩连破个人和团体两项全国纪录;在省交通运输厅主办的浙江省交通运输行业机动车驾驶员节能技能竞赛中获第一名,被授予“浙江省交通行业技术能手”称号;在首届全国行业机动车驾驶员节能技能竞赛中获个人优胜奖,所在团体获二等奖,受到交通运输部的表彰。
  【赵晓春获“市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称号】 8月5日,嵊州市长运集团有限公司职工赵晓春被授予“绍兴市第二批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荣誉称号。赵晓春先后担任驾驶员、技师、客车大队大队长,安全行驶超过170万千米。曾被评为嵊州市交通运输局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红旗车驾驶员以及绍兴市劳动模范、浙江省劳动模范等,并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集亚物流”认定为AAA级企业】 10月20日,绍兴市集亚物流基地有限公司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企业综合评估委员会授予“AA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称号,成为全市首家获此等级称号的物流企业。根据国家相关评估制度,国内物流企业等级最高为AAAAA级,最低为A级。截至10月20日,全国共有A级以上物流企业1264家,其中浙江省有202家。
  【市区出租车加收回空行驶费和夜间行驶费】 11月1日,市区出租车运价结构进行调整,市民乘坐出租车的行程超出8千米需支付回空行驶费,夜间乘坐需支付夜间行驶费。调价后的出租车运价为:起步价2.50千米7元,加收1元燃油附加费;2.50千米至8千米单价2元(晚11点至凌晨6点单价2.40元), 8千米以上单程单价2.80元(晚11点至凌晨6点单价3.20元),免费等候3分钟,超过3分钟每2.50分钟加收1元。绍兴县客运出租车同步执行市区客运出租车价。
  【章利军获全国见义勇奖项】 12月6日,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联合主办的第八届“昆仑奖”全国十大见义勇为英雄司机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昌县公路路政大队路政员章利军作为“全国十大见义勇为英雄司机”之一,上台接受表彰。章利军在新昌县公路段工作了20多年,曾参与交通事故抢险和救助车祸伤员、无偿帮助落难者上百次,并多次挺身而出,单独或协助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十多人。
  【认定首批知名汽车维修品牌】 12月12日,绍兴市交通轿车维修有限公司的“交通轿修”、绍兴市新三角轿车维修有限公司的“新三角轿修”、诸暨市富润汽车修理有限公司的“富润汽修”、绍兴县中德汽车维修有限公司的“中德汽修”、嵊州市车时代汽车快修部的“车时代”、诸暨迅马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迅马”等6家汽车维修企业被认定为绍兴市第一批知名汽车维修品牌。首批汽车维修品牌是参照《绍兴市知名汽车维修品牌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经汽车维修企业自愿申请,各县(市)运管机构审核,由市运管处组织专家进行综合评价、公示认定的,旨在引领全市汽车维修行业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推动全市汽车维修行业积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建立中亚货物快速通关新模式】 年内,绍兴正式建立了中亚货物快速通关模式,绍兴企业可以在本地办理通过新疆出口货物的海关手续,从而大大提高绍兴企业办理中亚进出口货物通关手续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此前,绍兴货物进出口中亚国家主要是以公路或铁路通过新疆口岸运至中亚各国,或者是依托宁波、上海港海运至巴基斯坦卡拉奇、奥尔马拉等港口转运。(贺柏良)
  水路运输
  【概况】 2011年,全市港航管理部门深化水路运输服务管理,着力统筹惠民生,圆满完成水路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输管理目标任务。
  绍兴港中心作业区建设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4亿元,码头工程整体形象进度达95%,其中,B区、C区码头已建成,并取得港口经营许可证,投入试运营阶段。浙能绍兴县滨海电厂煤码头通过省交通运输厅质监局质量鉴定并投入试运行。上虞卧龙集团杭州湾出海码头工程码头上部结构已开始施工,完成形象进度的53%。绍兴县滨海工业区钱塘江码头初步设计概算调整获省发改委批复。
  全市稳步推进水上康庄工程建设,完成越城区皋北渡“01渡船”更新改造,诸暨市浦阳江南塘浮桥撤浮桥建路,新昌县长诏水库东山地渡埠、岭根渡埠、下灵柞渡埠得到改造。船舶检验水平明显提升,全市共检验船舶1301艘次、216653总吨,其中检验新建船舶91艘、26223总吨。年底,全市共有运输船舶833艘、180969载重吨,内河船舶平均吨位达到182载重吨,比2010年增长14%;水运企业22家,其中货运企业14家,平均拥有运力3531载重吨,同比增长10.60%。辖区通航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四级航道达到176.87千米,以“两江一河”为主干的高等级航道网“H”型框架基本形成。浦阳江姚公埠至新亭埠14.50千米IV级航道疏浚工程、曹娥江大厍至上浦14千米航段养护工程、曹娥江塘角至浙能绍兴县滨海电厂约39千米专用航道疏浚工程等项目全面完成。全年,增加高等级航道66.54千米。
  春运期间,全市水路累计完成客运量4.57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5.50万人千米,分别比2010年同期增长25.60%和37.30%。“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市投入客船34艘,完成客运量7.89万人次,完成客运周转量28.68万人千米,与2010年同期持平。全年水上交通安全有序,无上报事故发生。全年共征收港航事业规费1069.83万元,征收浙北干线航道通行费222.60万元,分别为完成年度计划的133%和247%。
  【上虞市两管理码头竣工】 5月16日,上虞曹娥江海事应急抢险管理码头和通明港航管理码头建设工程完工,并通过交通部门的质量检测。曹娥江海事应急抢险管理码头位于曹娥江铁路桥上游右岸约50米处,为高桩梁板式结构,泊位长38米,宽5米,建造栈桥一座,长16米,宽2米。通明港航管理码头位于杭甬运河通明船闸下游北岸,码头由长30米的钢结构建筑及5个系船桩柱组成。
  【越城地方海事处获“全国海事执法示范单位”称号】 10月14日,在南京召开的全国海事工作暨依法行政工作会议上,绍兴市地方海事局越城地方海事处被授予“全国海事系统规范行政执法示范单位”称号。近几年来,该海事处贯彻“依法治航”方针,围绕“和谐港航”建设目标,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水上交通行政执法力度,规范海事行政执法行为,每年组织春、秋、冬季大检查和航道航政大检查、运政大检查、水上危险品安全大检查、水上旅游客运安全检查等各类检查执法,每年都有执法案卷被省、市交通管理部门评为“十佳案卷”。
  【诸暨疏浚浦阳江水毁航道方案通过审查】 11月9日,诸暨市浦阳江新亭埠至金浦桥段航道水毁修复工程设计方案通过省专家组审查。浦阳江诸暨段下接钱塘江并与浙北航道网和杭甬运河相连,是浙中航道网和绍兴市的主干航道,2008年投资4500万元,对新亭埠至金浦桥段按四级(单线)航道标准进行整治,2010年底开通。由于浦阳江诸暨段2011年遭受了“6·16”特大洪水灾害,导致航道淤积、部分标志标牌被毁,为此,诸暨市对该段航道进行疏浚并补设标志标牌。该工程仍按四级天然单线航道标准实施疏浚修复,将疏浚土方9.80万立方米,补设航道标志标牌共计27座(块),工程预算400万元,计划于2012年春汛前竣工。(贺柏良)
  铁路运输
  【概况】 2011年,萧甬铁路绍兴市内各站旅客运量为:绍兴站发送量为230.60万人次,到达量为224.60万人次;上虞站发送量为95.00万人次,到达量为85.80万人次。该线市内各站合计旅客发送量为325.60万人次,到达量为310.40万人次。浙赣线诸暨市境内段客运集中在诸暨新客站办理,全年旅客发送量为165.30万人次,到达量为168.40万人次。全市合计铁路客运发送量为490.90万人次,到达量为478.80万人次。
  萧甬铁路绍兴市内各站货物运量为:钱清站未受理发货,到达量为111.40万吨;柯桥站发送量为17.90万吨,到达量为54.40万吨;绍兴站发送量为87.10万吨,到达量为52吨,绍兴东站发送量为16.30万吨,到达量为129.40万吨;上虞站发送量为5万吨,到达量为167.90万吨。该线市内各站合计货物发出量为126.30万吨,到达量为515.10万吨。浙赣线诸暨东站全年货物发出量为10.60万吨,到达量为108.30万吨。(贺柏良 陈斌)
  城市公共交通
  【概况】 2011年,全市继续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整合公交资源,优化公交线路30条,其中,新增改无人售票线路8条,调整优化公交线路18条,公交重复营运里程进一步减少,鉴湖、皋埠、平水、袍江建成了二级公交网,方便了居民出行,缓解了市区交通压力。同时,探索公交数字化管理,对市区、绍兴县辖区内所有公交站点进行数字化编码,至12月,市区、绍兴县共设公交停靠站点4087个,建候车亭1888个。积极推进公交智能化建设,加快数字公交发展,市区、绍兴县公交车实现GPS全覆盖。继续推出公交惠民新政,8月1日,市区、绍兴县60至69周岁市民可刷卡半价乘坐公交车,10万市民受益。11月1日,市区、绍兴县推出残疾人刷卡免费乘坐公交车,惠及2万多人。
  【绍兴县607、608路公交实行一元一票制】 2月1日,绍兴县柯桥至州山的607路公交线和柯桥至华舍沙地王的608路公交线票价分别由原全程3.50元和3元统一调降至1元,且实行无人售票方式。其中,608路运行线路和停靠站点不变,607路自绍兴县职教中心至秋湖桥段站点不变,秋湖桥起新增绍兴县福利中心、竹香村、九峰寺、黄池坞站点,终点为丰二村。
  【公交22路线评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 2月2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市公交22路线“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该路线起自市区城东浪港新村,迄于快阁苑小区,沿途经过繁华的商业中心、多个生活小区和学校,是一条客流密集的无人售票线路。由24名女驾驶员组成的营运班组坚持“用真情服务乘客、用诚信兑现承诺、用细节诠释完美、用文明构建和谐”,总结出礼貌待客有热心、照顾乘客有细心、帮助乘客有诚心、热情服务有恒心的“四心”服务标准,以女性的温柔细腻和过硬的驾驶技术赢得乘客的好评。该路线曾先后获市“巾帼文明示范线”、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和省“巾帼文明示范岗”等荣誉称号。
  【新昌县公交线路调整】 8月22日,新昌县交通运输部门对1路、5路、6路、8路公交车的运行线路进行局部调整,进一步优化了新昌城区公交网络布局。
  【市交通投资集团接收市公交集团】 根据市委、市政府5月23日发布的《关于做大做强绍兴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意见》文件精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划入市交通投资集团,作为其全资子公司,自9月9日起由市交通投资集团经营管理。
  【市公交集团持续发展】 全年,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实现营收11449.26万元,客运总量达9849.03万人次,营运里程达4058万千米。当年,新购17辆欧III排放公交车,优化调整线路7条,延伸线路1条,撤销合并5条,4条线路调整为无人售票线路,新增4条袍江便民公交线路,新建候车亭2只、重建4只、移位3只,改建候车亭顶棚91只,并对市区人民路、胜利路的16只候车亭进行了“一街一景”改造。同时,改建不锈钢箱式站架111只,新安装站杆240根,对11个站点进行了更名,更换箱式站牌5146块。全年共发公交IC卡288984张,累计发卡906875张。发放60~69周岁老年人优惠卡逾13万张,发放残疾人爱心卡2万多张。(贺柏良)
  邮 政
  【概况】 2011年,全市邮政系统累计完成业务总收入37947万元,比2010年增长12.35%;实现收支差额521万元。其中,市邮政局完成业务总收入15339万元,同比增长7.64%;实现收支差额305.57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5.60万元。至年底,全市共有在岗邮政职工677名,其中市邮政局222名;全市固定资产原值3.99亿元,其中市邮政局1.64亿元;全市有邮政局(所)143个,其中自办局(所)117个,代办局(所)26个,总营业面积为21189平方米;有邮运邮路55条,单程邮路总长度为2403千米;城市投递邮路194条,农村投递路线总长度为16400千米。
  全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5.87万元,其中购置车辆91.27万元,终端设备392.64万元,报刊亭91.96万元;全市装修改造网点26个,投资1204.85万元。
  年内,绍兴市邮政局获“2011年全省邮政通信质量服务质量优秀奖”三等奖和绍兴市2011年“服务地方发展特别贡献奖”荣誉,并被评为2011年全省邮政网运“创先争优”劳动竞赛先进集体;市邮政局函件局获“浙江省工人先锋号”称号;中国轻纺城北四区邮政储蓄所被评为“中邮人寿2011年全国‘百优’服务示范网点。
  【《王冕画荷》特种邮票首发】 3月21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儒林外史·王冕画荷》特种邮票首发式在诸暨市会展中心举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儒林外史》特种邮票1套6枚,《王冕画荷》是该套特种邮票的第1图,面值80分。图案为幼年的王冕戴着草帽,趴在池塘边专心画荷。诸暨是王冕的故乡,举办此次邮票首发式,有助于宣传推介诸暨,扩大区域影响。
  【《草书》特种邮票首发】 4月15日,《中国古代书法——草书·初月贴》特种邮票首发式在嵊州体育馆举行。“草书”邮票是继隶书、楷书、篆书、行书后发行的“中国古代书法”系列邮票的最后一套,共四枚,《初月帖》是王羲之留存至今最完好的书帖之一,其用笔、结字和章法都有章草的特点,为历代书法家所称颂,真品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邮政村邮站信报箱建设正式启动】 12月7日,全市首批试点村邮站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营。首批试点村邮站包括越城区城郊的九里村、横桥村、王家葑和马山镇的恂北村、红江村和高木村,其中5个为独立建站,按三类站标准建设。12月15日,市政府在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召开了由全市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市、县(市、区)发改委(局)、财政局、效能办、规划局、建设局、邮政局等主要领导和市直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参加的绍兴市村邮站信报箱建设工作推进会暨市区试点村授牌仪式,正式启动全市村邮站信报箱的全面建设。
  【发行红色革命主题纪念邮品】 年内,市邮政局邮资票品局先后举办了两次红色革命为主题的邮品首发销售活动。6月22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相关邮票和邮折公开发售,市邮政局特刻制纪念戳一枚,供集邮爱好者盖戳收藏。10月10日,《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邮票首发,集邮爱好者踊跃购藏。(江瑶鸿)

信息来源: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