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绍兴 > 绍兴年鉴 > 2012年绍兴年鉴 > 教育

教 育

发布日期:2014-01-06 15:14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综 述
  【概况】 2011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和幼儿园1322所,其中:普通高校7所、各类中等职业学校24所、普通高中42所、初中145所、小学416所、幼儿园682所、特殊教育学校6所。共有专任教师47250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职专人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9.90%、99.98%、99.87%、99.55%、94.65%。共有在校全日制大、中、小学生和幼儿829437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56455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69287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11336人,初中在校学生154333人,小学在校学生303803人,在园幼儿133528人,特殊教育在校学生695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校校均规模分别为196、730、1064、2651、2887人。义务教育段农民工随迁子女在绍兴入学88116人,其中小学72047人、初中16069人。义务教育段学龄人口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盲、聋哑、弱智少儿入学率为100%;学前三年入园率为99.04%。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例达99.18%(市本级为99.85%)。全市普通高校毕业共14635人。
  【全市教育工作会议】 3月22日,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在市区召开,市领导张金如、钱建民、黄秋芳、顾秋麟等出席会议。会议全面部署教育现代化工作,颁布了绍兴市“十二五”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和《关于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政策意见》(绍市委发〔2011〕20号),进一步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全市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现代教育强市,打造优质教育之城”。绍兴县、诸暨市作交流发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作表态发言。
  【陈国阳获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管理贡献奖】 11月15日至16日,由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奖颁奖典礼暨中国教育创新论坛在北京举行。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等领导为获奖者颁奖。市教育局局长陈国阳因“力推‘公办与民办公助并举’发展学前教育”和“以非均衡战略推进教育均衡”等一系列教育改革举措而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管理贡献奖,是全省唯一获奖的教育局长,也是全国三名获奖的地市教育局长之一。(杨萍)
  【年投入教育经费91.03亿元】 全年,全市共投入教育经费91.03亿元,比2010年增长12.62%。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61.80亿元,同比增长20.63%;预算内教育经费52.20亿元,同比增长20.77%;教育税费9.56亿元,同比增长20.08%;事业收入24.13亿元;社会捐赠0.82亿元;民办学校投入及其他收入4.28亿元。市本级教育经费为16.68亿元,同比增长3.36%。其中,财政性经费为8.11亿元,同比增长17.51%;预算内教育经费为7.39亿元,同比增长20.64%。(李阳)
  【新创建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12个】 年内,全市继续推进教育基本现代化建设,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成功创建12个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累计已成功创建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103个,覆盖率达92.80%。同时,全面启动“教育优质均衡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对全市5个乡镇进行试评估。在教育强县“满堂红”的基础上,积极做好全省教育现代化县试点绍兴县的创建工作,以高分顺利通过省教育厅试评估。
  【教育均衡度进一步提升】 年内,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加大各地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力度。加强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扶持保障,在政策、经费、师资等方面,重点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推进镇城资源、名校资源、名师资源、教学资源共享,积极构建市区城乡协同发展联盟体系,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初显成效,全市现有“教育集团”14个,结对学校100多个,有力促进了校际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交流合作。出台义务教育学校骨干教师流动制度,进一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推进实施“小班化”教育试点,市区4所试点校成功控制班额到35人左右,增强薄弱学校吸引力,缩小生源差距。进一步优化市区重点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制度,首次实施非施教区学生不享受推荐生指标的规定,有效遏制择校现象。
  【强化校园安全管理常态化机制】 全年,全市学生非正常死亡28人,比2010年下降12.50%,学生非正常死亡数连续5年下降,非正常死亡率处全省最低水平。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创建率达到99.40%。召开全市学校安全工作会议,进一步推动安全工作常态化,实施安全工作行事历,加强安全应急演练和培训近91万人次。举行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安全管理知识学习竞赛活动,全市2142名校级领导参赛,全面强化校级领导安全责任意识和管理能力。在市人民调解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市属学校校园纠纷调解委员会,出台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办法和伤害纠纷调处办法。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力度,开展非学历培训机构联合整治和学生接送车专项整治,取缔非法培训机构6所。市教育局被推荐为2011年度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市教育局获全省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业绩考核优秀单位】 年内,省教育厅对设区市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业绩进行考核,市教育局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第五次被省教育厅评为优秀单位,实现“五连优”。(杨萍)
  学前教育
  【概况】 2011年,全市共有幼儿园682所,其中教育部门和集体举办的幼儿园371所、其他部门举办的幼儿园9所、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303所;拥有三个及以上班级的幼儿园646所,占总数94.72%,比2010年增长4.22%;省三级及以上幼儿园567所,占总数的83.14%,同比增长6.16%;共创建绍兴市标准化幼儿园354所,占总数51.91%,同比提高10.90个百分点;乡镇中心幼儿园中省等级幼儿园比例达97%。全市在园幼儿133528人,3周岁~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9.04%,其中省等级幼儿园有幼儿121226人,占在园儿童总数90.79%,同比增长3.38%。全市幼儿园有教职工11418人,其中园长614人,专任教师7186人;园长及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9.87%,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73.74%,同比增长4.97%,获得职称者占79.32%,持资格证者占87.83%。(杨萍)
  【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4月12日,市政府印发《绍兴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绍政发〔2011〕25号)。7月底,各县(市、区)相继出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行动计划的总体目标:在巩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基础上,全面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全面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全面提高幼儿园办园水平,使适龄儿童都能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使全市学前教育接近基础教育发展水平。计划3年内,全部工程项目投入资金总额达8.80亿元,新建、改建、扩建幼儿园160所。至2013年,全市标准化幼儿园创建率达65%,省等级幼儿园比例达85%以上,省一级幼儿园达45所。在等级幼儿园入园儿童覆盖率达95%以上。年内,全市幼儿园新建38所,改扩建30所,园所条件明显改善。
  【建立困难家庭幼儿入园资助制度】 年内,全市各地均出台学前教育助学政策,绍兴市区首次实行助学券制度,对低保家庭幼儿、残疾儿童和孤儿发放助学券,每生每学年获得最高2000元的助学券。全年全市资助困难幼儿383人,总计金额达43万余元,贫困家庭子女帮扶率达100%,保障了适龄幼儿公平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设立实现全覆盖】 年内,全市各地全部设立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绍兴县按每生550元进行补助,至2013年计划实施免费学前教育;越城区对公办幼儿园和参照同等级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的民办等级幼儿园,经考核合格的,给予每生每年200元的公用经费补助。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县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均为100元。
  【拨付学前教育专项经费6729.10万元】 全年,全市实现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全覆盖,共拨付学前教育专项发展经费3020.80万元,比2010年增长60.68%。加大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在职非公办幼儿教师的补助力度,为全市4932位非在编幼儿教师发放专项补助经费3708.30万元,同比增长1倍多,超过了前三年教师补助经费的总和。优先落实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幼教专干、幼教辅导员的公办教师编制,全年共招聘公办幼儿教师89人;将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市区幼儿教师按每人每年300元培训经费标准,由财政全额支付,共划拨48.87万元,培训人数达1629人。(陶琼)
  义务教育
  【概况】 2011年,全市有初中145所,在校学生154333人,专任教师11151人;小学416所,在校学生303803人,专任教师13750人;特殊教育学校6所,在校学生695人,专任教师99人。全年义务教育农民工随迁子女在绍入学88116人,其中小学72047人、初中16069人。
  【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 2011年是浙江省义务教育新标准化学校建设的第一年,全市有266所学校通过省教育厅验收,创建率达44%,居全省第二位。
  【市区新增1所初中学校】 年内,绍兴市区城南建成一所初中学校,由市政府命名为“绍兴市永和中学”,秋季正式投入使用。学校占地3.20公顷,占地面积3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0平米。整体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环境整洁优美,硬件设施配套齐全。当年学校招生6个教学班,实行小班化教学。
  【市区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实行“一卡通”制度】 年内,为全面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提高市区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工作的管理服务水平,出台初中升学绿卡“一卡通”制度,规定从2012年起,在小学已办理“入学绿卡”的前提下,升入初中不必再办绿卡,直接升入对应学校。同时,为方便流动人口子女办理入学绿卡,首次为苏泊尔集团有限公司绍兴分公司等市区16家大中型企业提供现场设点和“送卡上门”服务,符合条件的外来民工子女100%保障入学。
  【民工子女公办学校就读率达93.90%】 年内,平稳做好民办民工子女学校撤销工作,全市民办民工子女学校数从20多所减少到7所,公办学校就读率达93.90%,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到教育的“同城待遇”。
  【启动“蓝丝带”安全爱心工程暨“春苗”基金】 3月24日,绍兴市“蓝丝带”安全爱心工程暨“春苗”基金启动仪式在育才小学举行。仪式上,绍兴市聋哑学校校长任文忠接受了由浙江置业股份有限公司赞助的10万元“春苗”基金,同时向法律援助单位和校园安全辅导员颁发了聘书,并代表受赠单位致感谢辞。(杨萍)
  高中教育
  【概况】 2011年,全市共有普通高中42所,毕业学生31323人,招收新生38607人,在校学生111336人,比2010年增加7351人。有中等职业学校24所,毕业学生19991人,招收新生25888人,在校学生69287人,同比增加3248人。市区普通高中并轨生扩招,新增计划432名,并轨生招生计划数达2928人,占普高招生计划总数的72.98%,同比增长12.89%。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例达99.18%(市本级99.85%),初中毕业生普职升学比基本保持1:1。高考文理科一本上线人数(不含艺术、体育)占全省13%,一本上线率继续呈现全市优于全省平均、市区优于全市平均的格局。全年共获得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金牌1枚和金奖1项。全市共有18所中职学校29个专业被省教育厅获准举办“3+2”五年制职业教育班,跨地域招生3500余人。已创建省级实训基地总量达22个、省级示范专业总量达48个、省级综合公共实训基地总量达3个、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总量达6个。
  【全市普通高中保送25人】 年内,全市高考文理科一本上线人数(不含艺术、体育)占全省13%。有25名学生被全国名牌大学免试录取,其中北京大学2人,清华大学4人,中国人民大学1人,复旦大学3人,比2010年增加6人,诸暨中学、新昌中学、鲁迅中学获当年北京大学推荐资质,绍兴一中、诸暨中学获当年清华大学推荐资质。
  【周而进获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金奖】 年内,在第23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上,代表中国参赛的4名选手获得了3金1银的优异成绩,其中绍兴一中的周而进获得金奖,是浙江省在五大国际奥林匹克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竞赛中的第17块金牌,是绍兴首次获得的信息学学科的国际金奖,也是绍兴一中在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的第3块金牌。另外,年内绍兴市还获得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1枚,创绍兴参加国际学科竞赛以来历史最好成绩。此外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浙江赛区获一等奖51人;高中化学获省A组一等奖33人,B组一等奖115人,占全省的1/4。(杨萍)
  【输送飞行学员16名】 年内,全市有16名应届高中毕业生被空军飞行学院和民航录取,其中空军飞行学院录取8人,民航录取8人,录取人数分别名列全省第3位、第2位。绍兴市连续第八年被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和浙江省教育考试院评为省级招生工作先进集体,上虞市招生办和上虞市城南中学、嵊州市第一中学、绍兴县鲁迅中学被评为省级招飞工作先进集体。(成伟俊)
  【撤销合并中职学校8所】 年内,在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下,全市专业结构调整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全年共撤销合并中职学校8所,撤销专业数17个,专业布点数比2010年减少6个,新增专业实行市统一审批。
  【新增1所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 年内,在第二批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的争创中,上虞市职业中专成功入选,使全市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校数量增至3所,总量全省第1位。
  【开展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评比】 年内,开展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评比,确定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电子商务等8个专业为市级高标准示范专业,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建筑造价专业技能教育改革及成效等3项成果获专业建设成果奖,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建筑综合实训工场建设等4个专业获专业建设项目奖,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餐饮旅游服务等7个专业为市级实训基地,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黄酒酿造技术等4个专业为市级特色(新兴)专业。
  【新增3所省级课改基地】 年内,全市新增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上虞市职业教育中心等3所省级课改基地,总量达到6所,新增数和拥有数为全省最多地市之一。同时,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诸暨市实验职业中学、新昌县职业技术学校、嵊州市职业技术学校等5所学校被确立为浙江省第一批中等职业教育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试点学校。
  【全国中职学生技能大赛金牌数蝉联全省第一名】 年内,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全市中职学生取得了6金11银5铜的好成绩,(其中2金为全国第一名,浙江省仅获2个第一名),金牌数占全省总数的37.50%,总量蝉联全省第一名,绍兴中专获得中国建设行业人才培养特别贡献奖。
  【全省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技能大赛成绩名列前茅】 年内,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技能大赛中,绍兴市获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和6个三等奖,成绩名列全省前茅。
  【举行第四届职业教育成果奖评选】 年内,组织第四届市级职教成果奖评选,全市共有23个成果参加评审,共评出一等奖项目11项、二等奖项目12项,其中11个一等奖项目参评浙江省第四届职业教育成果奖评选。
  【11家企业被评为首批校企合作先进单位】 年内,深化校企合作,在上虞召开绍兴市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工作现场会,出台《绍兴市中职校企合作先进单位评选办法》,开展校企合作先进评选活动,绍兴翔宇绿色包装有限公司、绍兴市咸亨酒店有限公司、浙江怡创印染有限公司、中国精功集团、卧龙控股集团、浙江春晖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宁波雅戈尔日中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浙江中益机械有限公司、诸暨市宏元建设工程材料检测有限公司、万安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陀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获市政府表彰的首批校企合作先进荣誉,市本级奖励先进企业100万元。
  【组建7个职业教育集团】 年内,全市共组建7个职业教育集团,分别为绍兴市旅游职教集团、绍兴市纺织职教集团、嵊州市机电职教集团、新昌机械职教集团、上虞汽车职教集团、诸暨农业职教集团和建筑职教集团,搭建起学校、行业、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平台,有力地推动了校企合作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杨萍)
  【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95%】 年内,全市所有中职学校通过就业指导中心,主动与用工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举办就业洽谈会、开通网上就业服务为主渠道,服务学生就业。全年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95%左右,对口就业率也逐年提高,尤其是与当地经济紧密结合的专业和传统特色专业,如建筑、机电、服装、化工、木雕、护理等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接近100%。(许志刚)
  高等教育
  【概况】 2011年,全市共有全日制普通高校7所,其中绍兴文理学院(含独立设置的元培学院)、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为普通本科院校,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为高等职业学校。在绍高校招收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新生17706名(其中本科8346人,专科9360人),在校生达56455人(其中本科生28701人,专科、高职生27754人)。共有高校教职工4290人,其中专任教师2761人,取得博士学位者207人,取得硕士学位者918人;获正高职称者228人,获副高职称者668人。高校校园总占地面积287.3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2.11万平方米;图书藏书总计438.96万册;计算机总量由2010年的23526台增加到27633台;语音实验室座位数由2010年的3768个增加到14961个;多媒体教室共有座位数46564个。固定资产总值26.42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4.29亿元。全市有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教育即电大等开放教育学校6所,注册学生12286人。
  【首次评选在绍高校优秀辅导员】 6月,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决定每年在在绍高校中评选优秀辅导员,评选对象主要为思想政治素质好、工作业绩突出、勇于开拓创新的在绍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岗的一线专职辅导员3年以上(含3年)者。年内,经各在绍高校推荐,市委宣传部和市教育局审议,首次评选出王汉灵等16名优秀辅导员。
  【镜湖科教园区首所高校建成入驻】 9月22日,绍兴镜湖科教园举行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印第安纳波利斯大学国际学院、网络传播学院开学典礼,首批新生1700人入驻科教园。镜湖科教园位于镜湖新区核心区域,其中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镜湖校区建设工程,规划占地33.33多公顷,全部建成后可容纳在校生1万人。
  【增加高等教育内涵建设专项经费】 年内,市委、市政府增加市高等教育内涵建设专项资金,在2007年400万元的基础上,从2011年起增加到每年600万元,主要用于硕士学位点、重点学科、重点(特色)专业建设等。
  【首创大学生高级工考核机制】 年内,市教育局联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台了《关于培养高学历、高技能“双高”人才,提高在绍高校学生技能水平的意见》。意见规定凡在绍大学生参加由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的市级一类二类技能竞赛,比赛项目按照相应《国家职业标准》进行命题,且理论和实践均合格的,赛后发给获奖证书的同时,再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给相应职业相应等级(高级工及以下)的职业资格证书。鼓励在绍高校积极开展校级学生技能竞赛,按国家职业标准高级工或中级工要求命题的,合格的选手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给相应职业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鼓励学生通过技能训练提高技能水平,积极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和高级工职业技能鉴定,并给予适当减免鉴定费,考核对象为各在绍普通高校二年级及以上在校学生。年内,两部门又联合举办四次面向高校学生的技能大赛,通过大赛有200余名在校生获得了高级工证书。
  【开展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活动】 年内,经学校申报、专家评审,市教育局确定绍兴文理学院的《“面向行业、突出专业、强化能力”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等6个项目为2011年绍兴市高校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英语作文评阅系统的开发与创新实践》等12个项目为2011年绍兴市高校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杨萍)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8.60%】 年内,全市共有高校毕业生16644人,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91.26%,实际就业率达98.60%,比2010年提高0.40个百分点。(王彦)
  【文理学院通过省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中期检查】 年内,绍兴文理学院迎接省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中期检查。检查专家组充分肯定了学校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成果,认为学校已经具备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的条件。专家组建议2012年可以迎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最终验收。
  【文理学院获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8个】 年内,绍兴文理学院获高级别科研项目立项数与科研经费数又创历史新高。共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1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2项,并首次获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1项,实现零的突破。科研经费总量达到2300万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1088万元。获省高校科研成果奖11项,其中一等奖1项。被SCI、SSCI、EI等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274篇,其中中文权威期刊(专著)8篇/部,SCI1区2区论文12篇;专利授权174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1项。同时学校重视社会服务,扎实推进服务地方工作,又在绍兴县增设了技术转移中心。此外开展各类科技对接活动近20次。
  【文理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进步】 全年,绍兴文理学院选派12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5名教师做博士后研究、18名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或研究所做访问学者。1人被评为省第二届师德先进个人,1人获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获第十一届浙江省青年科技奖,4人入选省新世纪151人才第三层次、9人入选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对象。建立了面向全市的高层次人才工作驿站。
  【杜时贵获国家技术发明奖】 年内,绍兴文理学院“鉴湖学者”杜时贵教授主持完成的“基于粗糙度系数快速测量技术的岩体结构面抗剪强度评价与应用”获得了2011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项目获得国家专利25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项目已在国家地质处置库、小浪底水库等50多个工程中成功应用,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国家工程建设节省大量成本及时间。
  【文理学院参加16项省级学科竞赛获好成绩】 全年,绍兴文理学院共组织参加了16项省教育厅组织的省级学科竞赛项目,其中数学建模获得全国一等奖2项,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结构设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分别获得国家二等奖若干项,24名学生获省一等奖、100名学生获省二等奖。参加省级及省级以上学科竞赛队伍的获奖率达49%。根据浙江省地方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检测数据,该项成绩绍兴文理学院位居全省第七名。同时,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夺得3枚金牌,团体总分名列乙组第五位,创造学校参加大田赛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在浙江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选送的作品获得艺术表演类一等奖6项、二等奖1项,获得艺术作品类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并获浙江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
  【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实现“一本”招生突破】 年内,绍兴文理学院首次录取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一本”学生35人,其中理科录取分数超过省定重点线6分。“一本”招生的突破意味学校成为省内本科高校中招生类型最为丰富的院校之一,既有普通文理科一至三批招生,又有运动训练单独招生、普通“专升本”招生、艺术类专业校考、高职自主招生等。
  【国际交流合作取得新拓展】 年内,绍兴文理学院新增5所国外合作学校和1所教育机构,与日本浜松大学签署了《本科生教育交流协议》。经管学院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商学院的全面合作深入推进,3个专业的2+2项目列入招生宣传。医学院与芬兰于韦斯屈莱应用理工大学护理专业国际化合作启动。聘请美国、英国、日本、丹麦等长短期外国专家共15人。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招收外国留学生84人,短期交流生再次达到200人以上,共有7名留学生获得“省政府来华留学生奖学金”。
  【元培学院易地新建工程进展顺利】 元培学院易地新建工程总体规划占地面积58.33公顷,建筑面积559304平方米,总投入179960万元。工程于2010年9月28日正式开工。截至年底,工程已完成征地13.40公顷,累计投资1.55亿元。一期工程预计于2012年秋季投入使用,首批1400名左右学生将入住新校区。
  【文理学院承办第九届世界荷球锦标赛主要赛事】 10月27日,由国际荷球联合会主办,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浙江省体育局、绍兴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第九届世界荷球锦标赛在绍兴文理学院体育馆开幕。来自荷兰、比利时等16支球队近400名运动员在10月27日至11月5日期间展开角逐。本届世界荷球锦标赛中,绍兴文理学院为中国国家队输送了四名队员和一名教练员。作为主赛场,完成了37场赛事。国家体育总局致函学校,对学校教练员和运动员在第九届世界荷球锦标赛中的优秀表现予以肯定,对学校在比赛过程中的服务工作表示感谢。
  【预防腐败网络监管平台获得两项专利】 至年底,绍兴文理学院预防腐败网络监管平台共运行招投标项目66个,资金总额1.58亿元,节约资金总额2771万元。已申报成为浙江省科学技术成果,并获得两项专利。《人民日报》等媒体相继对平台建设成果进行了报道。
  【“卓越奖学金”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年内,“卓越奖学金”获教育部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卓越奖学金”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及夫人袁明教授于2004年4月20日来绍兴文理学院视察时倡导设立的。主要用于奖励在品德、学习、文艺、体育、社会工作等某一方面取得卓越成绩的文理学院在校大学生,旨在鼓励全校学子“摒弃浮躁、张扬个性、脚踏实地、追求卓越”。历经几年倡导践行,追求卓越理念已经成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并凝聚为全校师生的价值共识和文化认同。(宣绍龙、毛宇锋、陈瑾)
  成人教育
  【概况】 2011年,全市有成人中学32所(职工中学4所,农民中学28所),教学点37个,注册学生3853人,比2010年增加2492人。职工技术培训学校(机构)31个,教学点520个,注册学生22291人;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机构)430个,教学点2464个,注册学生310168人;其他培训机构208个,教学点717个,注册学生29433人。全市有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10所,其中省级示范性成校31所,省一级成校69所,省二级成校5所,省三级成校5所,被确定为县级以上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基地的成校有45所。创建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1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4个。
  【新增省一级成校2所】 年内,上虞市道墟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新昌县沙溪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被评为浙江省一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县级社区学院实现全覆盖】 年内,全市各县均建立县级社区学院,90%以上的乡镇建立社区学习中心,社区培训人数达30余万人次,占当地常住人口总数的近7%。(王莉)
  【现代远程教育注册学生达18204人】 年内,全市有37所试点高校(不含电大)与绍兴市24个依托建设单位建立了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各中心注册学生总数为18204人,比2010年增加1402人,其中,高起专11496人,高起本201人,专升本6507人。全年毕业4806人,其中高起专2989人,高起本39人,专升本1778人;招生7101人,其中高起专4483人,高起本14人,专升本2604人。(杨萍)
  【约3.78万人次参加成人高校和自学考试】 全年全市有11086人报考成人高校,比2010年增加2132人。其中专升本报名数为4219人,增加496人;高起本、高职(高专)报名数为6867人,增加1636人。全市26747人次参加自学考试,减少7495人次,其中 13730人次参加学历证书考试,减少4551人次;13017人次参加非学历教育考试,减少2944人次。共有154人取得本科学历文凭,139人取得专科学历文凭。3113人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1126人获得全国英语等级考试证书;254人获得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考核合格证书;2人获得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证书。(斯成钢)
  【培训农村预备劳动力2427人】 年内,继续以职校和成校为主建好培训龙头基地,整合资源,加强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年度制订培训任务2284人,实际参加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人数达2427人,其中一类培训825人,二类培训421人,三类培训1181人,全部取得相应资格证书,超额完成年度培训任务。
  【成人培训扎实开展】 年内,全市60多个双证制培训点继续加强成人双证制培训工作,全年累计开展培训人数7000多人,达到当地人口数的千分之一以上。全年各类培训扎实开展,企业职工岗位培训151776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77066人次,农业专业技能培训231612人次。特别是职业学校的社会培训发展势头迅猛,培训人次达6万多,基本做到在校学生与培训人数的1:1。(王莉)
  民办教育
  【概况】 2011年,全市有全日制社会力量办学学校326所(不含非学历培训机构),招生37174人,毕业32832人,在校生127797人,专任教师6496人。其中幼儿园303所,在校生53714人,专任教师2809人;小学8所,在校生15451人,专任教师289人;初中3所,在校生10648人,普通高中7所,在校生21758人,初中、普高专任教师2286人;中等职业学校3所,在校生4869人,专任教师134人;普通高校2所,在校生21357人,专任教师978人。(何勇梅)
  【市区新增9家民办教育培训机构】 全年,绍兴市区新增9家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分别是绍兴市腾飞服务外包培训中心、绍兴市硕派司英语培训中心、绍兴市民政综合培训中心、绍兴市韦博外语培训中心、绍兴市绍安消防培训中心、绍兴市蓝博教育培训中心、绍兴市龙文教育培训学校、绍兴市和畅教育培训学校、绍兴市雄鹰教育培训学校。(王莉)
  【市区联合开展社会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专项整治行动】 年内,市政府出台《绍兴市区联合整治社会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专项行动方案》(绍政办发〔2011〕147号),市政府副市长丁晓燕主持召开市区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整治工作协调会议,明确职责分工,启动专项整治行动。8月至10月,由教育、卫生、工商、消防等十部门联合开展市区社会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专项整治行动。对部分问题不严重的合法培训机构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整改;对6家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和其他严重问题的,责令停办整改;对6家基本符合条件的超范围培训项目和非法办学机构,限期办理审批手续;对6家条件明显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予以取缔。(杨萍)
  素质教育
  【概况】 2011年,全市教育系统以特色学校建设为载体,推动学校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为抓手,推动德育工作水平提升;加强体艺专业教师配置,开齐开足规定课程,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在全省中小学生运动会中屡获佳绩,在省教育厅组织的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中,均获得优秀组织奖;继续在全市深入推广饮食教育。
  【市教育局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 年内,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市教育局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和学生公共文明行为习惯教育。提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心理健康教育C级资格证书持证率比2010年提升8.40%,1个心理健康辅导站获省级先进,全国级乡村少年宫4个、市级19个,受惠农村未成年人近35万。出台《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意见》和《关于建立预防中学生违法犯罪预警机制的指导意见》等,举办首届市属学校德育工作论坛,开展为期三年的班主任、德育教师等远程全员培训。深入开展名人教育、“三感三为”主题教育和“知荣明耻”道德实践活动等,学生文明素养普遍提升,市教育局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
  【参加第二届省“兰亭奖”中小学生书法大赛获佳绩】 9月3日,经过市级现场比赛,全市共评出省第二届“兰亭奖”中小学生书法大赛绍兴赛区一等奖20名,二等奖40名及送省比赛作品90幅。在11月6日举行的省现场赛上,全市共获4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和1个三等奖,并荣获优秀组织奖。(杨萍)
  【49位选手获省中小学生美术比赛一等奖】 9月15日,浙江省中小学生美术比赛颁奖仪式在绍兴县中国轻纺城小学举行。本次比赛绍兴市共有49位选手获一等奖,占全省一等奖总数的22%,位居全省各地市第一位。(王琛)
  【新增第四批体育艺术特色学校20所】 年内,启动全市第四批特色学校的考核验收工作,经有关专家审定、考核验收,最终认定20所学校为第四批绍兴市特色学校,至此全市共有特色学校123所。(杨萍)
  师资管理
  【概况】 2011年,全市共有中小学教职工57702人,专任教师47250人,其中幼儿园专任教师7186人,小学专任教师14837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8216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2619人,特殊学校专任教师99人。全市中小学专任教师的合格学历比例为:小学99.98%,其中大专以上比例92.49%,市区94.04%;初中99.87%,其中本科比例88.49%,市区94.90%;普通高中99.55%,市区99.20%;职业学校94.65%,市区94.55%。全市中小学教师有765人晋升高级职称(含中学高级教师651人,中专高级讲师16人、高级实验师3人、副研究员8人、小中高87人)。1人获第五届浙江省功勋奖,7人获第二届浙江省农村教师突出贡献奖。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0%以上。(杨萍)
  【新增18位省级教坛新秀】 年内,王庆丰、包林军、林慧、陈燕、孟敬德、孟军华、杨招娣、林建锋、董秋艳、罗才军、黄晶、茹茉莉、唐光善、袁媛、祁玲娟、蔡凌燕、谢澹、祁黎等18位教师入选浙江省教坛新秀,占全省的9%。(朱伟明)
  【表彰15名模范教师和“三十佳”教师】 在第27个教师节期间,全市表彰模范教师15人,分别是绍兴县鲁迅中学谢宝城、绍兴县职业教育中心何云林、诸暨中学应富强、诸暨市职业教育中心杨汗英、诸暨市陶朱初中陈仪娜、上虞章镇镇中心小学叶龙、上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朱烈江、嵊州中学王小莲、嵊州市三界中学卞建国、新昌中学吴良浩、新昌县知新中学吕晓萍、越城区马山镇车恂如小学杨建华、越城区鲁迅小学陈月芳、绍兴市高级中学陈卫良、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何柏海。同时表彰市“十佳师德标兵”、“十佳青年教师标兵”、“十佳模范班主任”、德育先进工作者各10名。
  【爱乐教师合唱团赴德交流】 8月23日,绍兴爱乐教师合唱团一行20余人应邀赴德国,参加由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和中国合唱协会联合举办的国际文化交流演出活动——斯图加特“汽车之夏”合唱音乐会。绍兴爱乐教师合唱团在指挥陈祥文教授引领下,共演绎了7个经过精心准备的合唱作品,得到德国观众热烈的响应。
  【周霞摘取省小学地方课程优质课评比桂冠】 10月17日至18日,浙江省小学地方课程优质课评比在杭州举行,来自全省各地市的11位选手参加比赛。本次活动全省有200多名教师现场观摩,同时通过浙江省“农远工程”网络全程直播。嵊州城北小学周霞老师带着《江南戏曲奇葩——越剧》一课参加比赛,最终获得最高分,摘取了浙江省第二届小学地方课程优质课评比的桂冠。(杨萍)
  【启动教师专业发展培训】 年内,全市教育系统精心组织、全体动员、全员参与,组织18个学科的市级教师专业发展90学时集中培训的理论培训,近1700名高中教师、义务教育段学校乡镇教研骨干参加培训。同时,还顺利举办高中语文、政治、英语各1个班的省级教师专业发展90学时集中培训。(陆一黎)
  【10个项目获首届学校管理创新奖】 年内,在各县(市、区)教育局、市属学校推荐,教育专家评审的基础上,市教育局评选出绍兴文理学院附中《赏识引领教育》、诸暨市岭北镇中心小学《建立“孩子110救助站”拓展学校安全管理网络》、绍兴中专《基于全人教育理念的“宝贝计划”教育实践研究》、鲁迅小学教育集团《鲁迅教育思想引领下的“立人”教育》、绍兴县实验小学《构建星级评价体系,提升“智慧理校”管理品质》、上虞职业中专《新职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绍兴市培新小学《棋道无形,滋物无声——学校棋文化背景下的创新管理》、嵊州市鹿山小学《鹿山小学基于“童心”理念的琢玉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上虞春晖外国语学校《构建寄宿制学校社团管理新模式》、新昌澄潭中学《效能管理模式的构建与探索》等10个项目为绍兴市首届学校管理创新奖获奖项目。(杨萍)
  教育设施
  【概况】 2011年,全市超额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工程,加快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新建改造一批中小学校,市区的永和中学、城西小学、斗门辨之小学、群英小学改建、树人小学北校区改建、英才学校改建、柯灵小学改扩建、文理附中的扩建、绍兴一中宿舍楼、稽山中学宿舍楼、绍兴一初教育集团的食堂、少儿艺校综合艺术楼等工程都竣工并投入使用。优化改善教学环境,开展校舍安全大检查,检查面、整改面达100%;校园绿化工程、校舍维修建设项目、设施设备完善建设得到全面实施,市本级投资2600多万,改造美化校园环境基本完成。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和信息化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共投入教育装备专项资金1.32亿元,现有多媒体专用功能教室2269个,普通教室配多媒体数11920个,新增计算机11463台,总量达100018台,生机比小学达7.09:1,中学达5.98:1,中职学校达4.48:1。(顾利萍)
  【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超额完成率220%】 年内,全市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128个项目,共计27.80万平方米(包括灾害治理、迁扩建、加固改造、拆除等),总投资额3.37亿元。其中市本级4所学校1.30万平方米,投资2689万元的加固改造项目在暑期全部完工。列入计划的加固、重建、消防与防雷改造已全部开工。至年底,最核心的开工率、竣工率均居全省第一位,投资完成率全省第二位,以220%的超额率完成浙江省人民政府下达给绍兴市的目标任务。
  【改善市属学校办学条件】 年内,投入2600多万元用于市属学校校舍维修,校园环境设施改造,设施设备添置与改善,总投入资金为2010年的13倍。其中立面改造学校2所,整合改造校园环境、绿化学校12所,新建电子显示屏11个,改造体育馆室内吸音设施3个,更换课桌椅500多套,置换更新多媒体80套、计算机1500台(其中手提式1000台),做到校校有体育集会馆、班班有多媒体、教师人人有办公用计算机,学生享有充足的现代化授课教学。(李阳)
  教育教学研究
  【概况】 2011年,全市教研机构“以科研的方式开展教研,用科研提升教研质量”,大力推进科、研、修的实质性整合。主题教研活动不断细化优化,学科课程建设继续得到强化,课程改革实验深入推进。全年组织开展76次学科教学研讨活动;春晖中学王国芳被评为全国优秀思想政治课教师;绍兴市鲁迅小学许瑾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优秀外语教师;组织参加各类学科论文评比、优质课评比、教师教学能力比武等评优活动,共有13人获全省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12人获全省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诸暨中学沈雪梅获全国地理课堂教学“优质课”特等奖,嵊州市逸夫小学刘永军获长三角“新观念、好实践”征文比赛一等奖;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陆一黎获全国“‘展望十年’美术教育论坛”征文比赛一等奖;绍兴县柯桥中学金卫杰老师获全国生物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
  【举行首届农村完小教师学科教学基本功比武】 5月,举行绍兴市首届农村完小教师学科教学基本功比武,340余名经各县(市、区)选拔产生的完小教师参加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个学科的比武,最后评出一等奖33名,二等奖51名。
  【63所学校评为农村完小教学规范达标学校】 7月,召开全市农村完小教学规范达标活动工作交流会,正式启动“绍兴市农村完小教学规范达标学校”评选工作。12月,在学校申报,县(市、区)教研室考核、推荐的基础上,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组织首批“绍兴市农村完小教学规范达标学校”的考核验收工作,最后共有63所学校通过考核,被评为“绍兴市农村完小教学规范达标学校”。
  【启动“学科教学素质提升行动”】 年内,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先后组织绍兴市高中、初中、小学的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教师学科基本能力竞赛和农村完小教师教学基本功比武。另外,继续抓好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新组建中学语文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参加教师近200人。(陆一黎)
  语言文字工作
  【概况】 2011年,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开展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系列活动,拓展普通话培训测试领域,全年普通话水平测试1万余人次,其中教师1000余人次,学生近9000余人次,社会人员近400人次。
  【嵊州市通过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复查】 年内,市语委办公室组织专家组对嵊州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整改情况进行复查。专家组分别查阅了嵊州市语言文字工作相关材料,对嵊州市的党政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公共服务行业、示范街等进行实地暗访。嵊州市作为全省首个接受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复查的县市,最终以出色的成绩顺利通过绍兴市语委的复查。(陈玲)
  【第三届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 年内,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的部署和浙江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第三届浙江省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的通知》(浙语办〔2011〕14号)文件精神,绍兴市举办第三届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共评出高中组、初中组、小学一组、小学二组软笔一、二、三等奖各5名、10名、15名,高中组、初中组、小学一组、小学二组硬笔一、二、三等奖各5名、15名、25名。新昌县教体局、绍兴县教育局、嵊州市教体局等3个部门获得优秀组织奖。
  【第六届中小学生经典诵读大赛】 年内,市语委、市教育局组织开展第六届绍兴市中小学生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活动。在各地各校选拔推荐的基础上,经评委组评定,共评出中学组和小学组一、二、三等奖各1名、3名、5名,嵊州市教体局、新昌县教体局、上虞市教体局获优秀组织奖。
  【第三届中小学教师经典诵读大赛】 年内,市语委、市教育局组织开展第三届中小学教师经典诵读大赛。经评委组评定,共评出中学组、小学组和幼儿园组一、二、三等奖各1名、2名、3名,新昌县教体局、上虞市教体局、越城区教育局获优秀组织奖。
  【第十四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9月11日至17日第十四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期间,围绕“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主题,重点开展“五个一”宣传活动:学校领导作一次“推普”主题的国旗下讲话;挂一幅“推普”横幅(电子屏)标语;出一期“推普”主题板报;组织一次“推普”实践活动;开展一次“推普”知识的家庭学习。(杨萍)

信息来源: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