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绍兴 > 绍兴年鉴 > 2013年绍兴年鉴 > 人物

人 物

发布日期:2014-03-11 10:52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英模人物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屠剑虹(女) 绍兴市城市建设档案馆馆长
  王 翔 绍兴县中心医院大内科主任
  朱立新 浙江上百贸易有限公司超市柜组长
  王青春 浙江天乐集团有限公司数码分公司电路设计师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集体】
  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马文鑫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维生素厂厂长
  解左平(女) 绍兴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主任
  范静波(女)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绍兴县支行营业中心运营主管
  何 铿 瑞远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陈波珍(女) 浙江新宏达袜业有限公司副经理
  王慧琴(女) 绍兴市越城区塔山中心小学校长
  【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状获得集体】
  绍兴市邮政局
  新天龙集团有限公司
  【绍兴市劳动模范】
  陈近德 浙江八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胡金水 浙江凌云水利水电建筑有限公司
  葛兴杰 浙江宝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全国工人先锋号获得集体】
  嵊州市客车运输公司客运站客运中心站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无菌制剂车间
  浙江新和成药业有限公司520车间
  【浙江省工人先锋号获得集体】
  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瓶酒车间
  嵊州市国税局纳税服务科
  中国移动绍兴分公司无线网优中心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县支行营业中心
  绍兴市排水管理有限公司养护分公司
  绍兴市烟草公司诸暨分公司送货部
  绍兴市天龙锡材有限公司研发技术中心
  【浙江省第五届“金锤奖”、“银锤奖”获得者及优秀职工】
  “金锤奖”获得者
  胡楚平 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能源设备部经理
  “银锤奖”获得者
  金关华 绍兴平铜集团下属铜都铜材有限公司生产经理
  竺鉴行女子设计团队 浙江新乐纺织化纤有限公司
  【浙江省优秀职工】
  冯焕锋 海亮集团有限公司技师
  王为忠 菲达集团有限公司焊工高级技师
  劳建华 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师
  廉晨龙 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制电机事业部经理
  刘中华 浙江精工钢结构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叶小江 浙江双鸟机械有限公司高级技师
  赵立峰 浙江盛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研发中心副主任(倪水康)
  见义勇为者
  【余永贤 余建佐 余世超】 余永贤,男,1968年12月出生,绍兴县安昌镇九鼎村浙江天宇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人。1月24日10时许,在九鼎村九墩祠塘娄附近,发生一起小型汽车与载客电瓶三轮车刮擦事件,导致电瓶三轮车掉入河中,其驾驶员与乘客共4人被困于车中,情况十分危急。正在家中休息的余永贤见此情况,顾不得脱衣,就跳入冰冷的河水中救人,其子余世超和另几位目击者余建佐、劳来兴、徐建海等人紧跟着也跳入河中参与救人。他们将驾驶员救出后,又将电瓶车的车门拉开,将3位乘客救出。
  【胡伟力】 男,1965年10月出生,嵊州市黄泽镇恒路村农民。2011年10月1日晚7时许,嵊州市黄泽镇渔溪村85号小屋发生火灾,正在该村村民李百营家中做客的胡伟力听到呼救后,与村民李百营、胡卫东等一起奔赴现场施救。当得知屋内有人时,胡伟力不顾个人安危,冲入火海将还在屋内的80多岁的老人郑林娟救出,后又多次进入屋内抢救财物。在浇水灭火的过程中,因吸入过量烟尘头脑眩晕不慎从阁楼上摔下受伤,造成右手粉碎性骨折,左手骨折,额头受伤。
  【陈正达】 男,1963年11月出生,新昌县澄潭镇棠东村个体工商业者。4月5日下午,陈正达在该县江滨公园听戏,突然听到附近有人喊:“有人落水了!”他当即脱掉外套从4米多高的岸上跳入新昌江,很快发现了落水者,经过了数次努力,终于将落水女子拉至岸边。此时陈正达已经精疲力竭,在民警的协助下,20多分钟后,与落水女子顺利上岸。
  【王成良】 男,1957年12月出生,绍兴市越城区快阁村人,绍兴市亿祥毛纺织有限公司工人。3月24日6时许,一俞姓老人冒雨行走在快阁苑附近的钟堰寺旁,错把前方的河塘也当成了道路,一脚踏空,掉进了河里。听到老人的呼救,住在附近的王成良立即赶过来,脱下外套,跳入水中。游了七八米远,他终于将老人抱住,奋力游回岸边,在围观群众帮助下,将老人救上了岸。老人脱险后,王成良不留姓名,悄然离去。
  【王国祥】 男,1958年9月出生,上虞市长塘镇桃园村冷水坂人,绍兴市望花小区保安。2011年12月3日凌晨2时30分,正在望花小区南大门值班的王国祥突然听到有人喊:“抢劫!”他迅速跑出门,看到一男子沿着望花路自北至南疾走,后面有一女士正在追赶。王国祥见状,急忙追上去拦住犯罪嫌疑人。但是该男子身强体壮,王国祥被打倒在地。但他并没有放弃,一边迅速拨打“110”报警,一边强忍伤痛继续追赶该男子。后与赶到的塔山派出所民警一起将该男子制服。此次事件中,王国祥身上多处受伤。
  【张郑勇】 男,1974年1月出生,绍兴市越城区华侨新村个体工商业者。3月25日17时许,张郑勇路过华侨新村9幢时发现了惊险的一幕:该居民楼3楼一个房间的防盗窗内,有一个小女孩正在向外攀爬。由于担心发生意外,张郑勇迅速赶往该窗台下方。就在他快要到达的时候,锈迹斑斑的防盗窗底部铁条突然崩断,小女孩猝不及防,掉落下来。见此情形,张郑勇一个箭步冲过去,几乎跪在地上用双手托住小女孩。尽管由于惯性太大,小女孩还是落在了地上,不过由于张郑勇的承托,小女孩受到的伤害大大减轻。事后,小女孩的父母多次上门感谢张郑勇,要以钱物回报,均被张郑勇谢绝。(焦志伟)
  逝世人物
  【胡兰成】 1906年生,原名胡积蕊,小名蕊生,绍兴人,近代作家。曾在燕京大学旁听课程,擅长写作,后追随汪精卫,抗日战争时期出任汪伪政权宣传部副部长,因为日寇执笔而被列为著名汉奸。1940年发表卖国社论《战难,和亦不易》,在中国抗战最艰难的时期鼓吹“和虽不易但也要和”,为汪精卫的卖国行径开脱。1945年日军战败投降,胡兰成借道香港逃亡日本,1974年到台湾,受聘在台湾阳明山中国文化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开课教书,其文学才能影响了部分台湾文人。1976年因其汉奸背景被迫离开台湾,1981年7月25日在东京病逝。主要作品:《西江上》《今生今世》《山河岁月》《战难,和亦不易》《禅是一枝花》《中国的礼乐与风景》《中国文学史话》《今日何日兮》《革命要诗与学问》《闲愁万种》《建国新书》《经书新语》《寄日本人》《心经随喜》《自然学》《天人之际》等。
  【钟敬之】 男,嵊州人,1910年生。曾在上海劳动大学学习,1935年参加左翼剧联。曾担任《大雷雨》《欲魔》《夜光杯》《塞上风云》等舞台剧的美术设计。1938年赴延安,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任教,兼任鲁艺美术工厂、鲁艺实验剧团主任。其间曾为《松花江上》《秋瑾》《冀东起义》《带枪的人》《前线》《白毛女》等舞台剧进行美术设计。1942年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曾获陕甘宁边区文教界英模甲等奖。1946年任筹建延安电影制片厂领导班子成员,1947年率西北电影工学队赴东北电影制片厂,从事电影理论与创作的研究。1949年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上海,接管上海、南京国民党官僚资本电影企业。之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副厂长。1953年参加了中国电影事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订。1954年随中国赴苏电影考察团考察苏联电影生产和电影教育工作,1956年任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1964年兼任党委书记。
  在领导电影教育工作中,他强调艺术教育和艺术实践的结合,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主持制订中国电影教育十二年规划,为今天电影事业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基础。曾担任全国文联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常务理事、名誉理事,中国延安文艺学会顾问。1996年获“夏衍电影荣誉奖”。1998年1月15日逝世。
  【潘家铮】 男,绍兴人,1927年11月生。1950年8月专业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198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后,先后担任上海水力发电勘测设计院、水电部十二局勘测设计院的工程师、设计总工程师,水电部规划设计管理局副总工程师。1979年后,任电力部水电总局副总工程师,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水利水电建设总公司总工程师,水利电力部总工程师,能源部水电总工程师。1993年后,任电力部技术顾问、长江三峡总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国家电力公司顾问、国家电网公司高级顾问等职。
  先后参加和主持过黄坛口、流溪河、东方、新安江、七里泷、乌溪江、锦屏、磨房沟等大中型水电站的设计工作,参加乌江渡、葛洲坝、凤滩、陈村等工程的审查研究工作,指导龙羊峡、东江、二滩、小湾、龙滩、三峡等大型水电工程的设计工作。擅长结构力学,结合实际对混凝土坝和土石坝进行分析,在地下结构、边坡稳定及滑坡产生的涌浪计算等领域开展了系统研究,提出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在水电设计中得到广泛采用。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4年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专家,1989年被授予“国家设计大师”称号,1994年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并被推选为副院长。曾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大坝委员会主席,中国岩石力学和工程学会理事长,三峡总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和国际岩土工程学会特殊杰出贡献奖等。是清华大学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工作之余,他还从事文学和科幻作品创作,是中国唯一一位院士科幻作家。2012年逝世,享年85岁。
  【蔡睟盎】 女,绍兴人,1927年生,蔡元培之女、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高级工程师(教授级)。曾任第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上海市政协常委,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2012年逝世,享年85岁。
  【杨守正】 又名杨仲裁,男,上虞人,1915年生。1935年就读于北平大学,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1937年,进入西北联大学习,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安吴堡青训班、延安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任中央组织部募捐委员会干事。1940年起,历任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补充团政治教员、团政治处代主任,湖南人民救国军三支队政治部主任,鄂南嘉蒲宁县长,中原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吉林工业专科学校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东北工业部设计处处长,重工业部党组成员、设计司司长,国家计划委员会设计计划局副局长,国家建设委员会标准定额局局长,辽宁省化工石油厅厅长,中共辽宁省委副秘书长。1964年起,历任中国驻索马里、苏丹、埃塞俄比亚、莫桑比克、苏联大使。2012年8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吕型伟】 男,新昌人,1918年生,教育家。194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师范学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市吾中学教师、教务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上海市市东中学校长,上海市教育局处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市教育局副局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长期从事中小学教育管理和理论研究工作。著有《为了未来——我的教育观》《吕型伟从教七十年散记》等。198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亚太地区普教专家”称号。曾获得“中国内藤国际育儿奖”“宋庆龄樟树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突出贡献奖”。2012年7月17日逝世,享年94岁。  
  【周炯槃】 男,汉族,上虞人,1921年1月15日出生。通信技术专家。194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系名誉主任、教授。1958年创建了中国第一座实验电视台——北邮教学电视台,后又领导研制了飞点扫描彩色电视实验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20世纪60年代首次把卷积码引人无线数字通信信道的纠错和检错,在国家科研项目“6401”的实验样机中取得成功。20世纪80年代指导研制报纸传真压缩传输设备,领导建立了中国的数字化卫星报纸传真网。长期对信息理论进行专深的研究,专著《信息理论基础》获1988年国家教委特等奖。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培养了中国第一代电视技术骨干和师资力量,为中国电视事业的开创做出了贡献。他是首批将信息论引入中国的主要学者之一,在中国最早招收信息论方面的研究生,建立通信理论教研室,并为高等教育部举办全国无线电物理信息论方面师资培训班,促进了中国信息论研究和人才的培养。他历任北京市政协第二、三、四、五、六届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第一、二届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议组第一、二、三届成员,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中国通信学会常务理事等。2012年逝世,享年91岁。(李登科)

信息来源: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