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退出老年模式
 
重沐神圣之光

日期: 2017 - 04 - 20 来源: 中国绍兴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字号:[ ]

  历史上一个重大的事件或一项伟大工程,其实它的发轫总是那么渺小的。1995年,公祭大禹陵典礼的任务阴错阳差又十分幸运地落到了绍兴市文联的头上,年初某个晚上,在灯光昏晦、老化的人造革沙发泛着冷光的会议室,我奉命在一沓稿纸上划下了仪程二字,由此,后来在现场展现的庄严整肃又气势撼人的浙江省暨绍兴市公祭大禹陵典礼拉开了筹备的序幕。

  对仪程的设计,我们主要参考民国二十四年绍兴祀禹的资料,虽号称采用褅礼,但师古不能泥古,所设十三项仪程中多有变通与创意。为了营造气势,他们的祀事仪注中有鸣炮九响、鼓三通、鸣钟九响的记载,我们把放炮改为了本土的放铳,禹庙没有晨钟暮鼓,决定立即去特制大鼓和大钟。

  “祭禹如禹在”是我们从孔子“祭神如神在”套用来的口号,一干人一直以敬诚的心态筹办祭品、祭器,各项事项。为了铸钟,我带了一帮人跑了多处寺庙,最后在市区一个庵里与住持邂逅,交谈中获得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杭州制氧厂在铸钟,她庵里的小钟便是由该厂铸制的。于是我们立马奔赴而去。赶巧的是车间里立着一只横店来定制的大钟,正在清砂,2米余高,符合我们的设计尺寸,照他们的模子做不仅可以省时,自然也省了成本,真乃天助我也。时间稍宽裕,价格上我们与杭氧厂玩起了生意经,从最初报价每公斤68元还价到50元。铸钟当天,市委分管领导放心不下,特意与我们一起去杭,赶到了热浪灼脸、满天飞尘的浇铸现场。

  制大鼓,制祭桌,也都大费周折。即使盥手用的小小一只洗,我们也进行了精心设计,去瓷厂定制。

  祭典前彩排,天气大雨连绵,直至前一天雨才止,祭祀当天放晴。这一天,作为筹办人员的我们仰天感叹:大禹神佑!要是下雨,虽有进庙祭祀的预案,但场外数千参祭人员及游客怎么办?当鸣铳9响,寓禹定九州,大鼓闷雷般擂响34响,寓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撞钟13响,寓中国13亿人口,雄浑又富有穿透力的黄钟之声余音不绝,我觉得蔚蓝的天空似有灵云飞飏,大禹精魂在烁烁的日光下投下神圣之光。

  我们为什么要祭禹?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心间。官方文件中,我们常用“为了……为了……”开头,这是阐述意义之需。祭禹重要的一项仪程是恭读祭文,这祭文实际就是回答“为了”。纵观历代帝王祭文,基本内容一致,即颂扬功德,追思致敬。1995年那次祭祀祭文,本已由我市的文史专家拟好初稿了,最后因为升格为省暨市祭,祭文由省里自备。祭文内容与旧格式相比,多了一项新的内容:以禹的精神为当下的现实服务。这在我以后组织撰写历年祭文也遵循了这一模式,譬如2005年我把“创新创业”“跨越式发展” 写入了当年代拟的祭文中。

  但我继续要追问:我们为什么要祭禹?

  许多史前人物,我们的专家没有确凿的出土文物作支撑,仅仅从后世文本中的片字只语进行所谓硏究,多为猜测和瞎子摸象式的判断,有不少出于功利与盲从,实际坠入了一种学术游戏。但大禹的身上,历史附丽的却是“三过家门而不入”“疏导”“胼手胝足”等这类口碑与传说,没有那种违背科学、后人任意编造的魅影和荒诞无度的贴金。我认为,大禹是我们上古先民口口相传的史诗式人物,有接地气的颂扬而决不是虚拟,他是洪荒时代治水抗洪中表现杰出的英雄,劳苦功高的部落首领,继而众望所归成为华夏的立国始祖。

  祭祀大禹,绝不能附庸其他的功利目的,这应是一次纯粹的精神盛宴,是对先祖功德的一次追忆致敬,是对英雄品格的一次弘扬激励,也是华夏子民一次自觉的精神洗礼。

  后世对大禹的祭祀绵延不绝,宗亲者大禹陵的姒姓守陵村便是铁证。帝王之中虔诚者当数清朝的康乾二帝,祖孙俩没有派特使代劳,不仅亲祭,还双双留下煌煌祭文,乾隆帝有语“仰神功之巍焕,永奠中邦”,堪称正确认识了祭禹的意义,可为一赞!我认为大禹仁政爱民的思想,克己奉公、奋发有为、节俭自律的品德,尤与我们当下执政党的执政理念高度一致,与我们倡导的核心价值观高度一致。祭禹现已升格为国祭,在禹的大旗下,我们可以吹响民族再出征的集结号!

  这个祭坛,为什么不能称她为华夏民族的精神高地?

  钟声再次响起,回响在四月的天空。现在有穿越一说,那就让每一位聆听者的灵魂,沐着神圣之光激情穿越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