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品质农产品带回家。”由市政府主办,各区、县(市)政府协办,市农业农村局承办的首届绍兴农业博览会昨天圆满落幕。虽然场地从越城区城市广场换到了城北的市奥体中心,但凭着“官办”性质,依然吸引了大量市民前往“买买买”。
地点换了热度不减
昨天是首届绍兴农博会最后一天,又是周日,逛展人流量再创新高。
下午2点多,记者碰到宋女士时,她正两手拎着大包小包往停车场赶,“不回去,还要去逛。”而更令人意外的是,这已经是她第二趟“卸货”。“一次拿不动,所以分几次来装车。”宋女士说,跟原先城市广场相比,这里场地更大,停车更方便。
为方便三区市民逛展买年货,此次主办方特别开通了免费直通车,而展馆外侧的免费公交停车场,由此成了“流量接口”,始终能看到一拨拨上下车的市民。
在高人流量的推动下,参展企业成交量也节节升高。温州文成县昌农种植专业合作社销售的糯米山药,因为口感粉糯,第一次来到绍兴就圈粉无数。“一共卖了1.5吨多,比我们预想中好多了。”合作社的郑建明说,很多市民第一次买了以后,第二天又来了,而且越买越多,最多的一位一次买了100多公斤。“想不到我们的山药这么受欢迎,明年一定还来!”
阿瓦提县嘉圣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几乎所有品种的新疆特产,加上摊位数量达到7个,销量比较惊人,“光是灰枣就卖出了2吨,累计销售额突破10万元。”
而最大的“销售王”依然是本土的浙江一景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同往年一样,一景摊位前每天排起长龙,4天共计实现销售2000多万元。公司副总经理邢喜波说,虽然头两天因场地换了,客流量受到影响,但后面两天刚好是双休日,主办方又作了周全安排,客流量回升速度比较明显。
农创客们“名利双收”
为了将首届绍兴农博会办成“一场好看好吃好玩的农业嘉年华”,作为协办方的各区、县(市)政府和作为承办方的市农业农村局都想了很多办法,既增亮点又增看点。绍兴农创客集体参展,正是展会的一道靓丽风景。
据了解,本次农博会上,绍兴大学生农创客的产品不但进驻绍兴特装馆展示,还专门辟出一些展位进行展销。
五彩稻米、自制葡萄酒、现场剖蚌取珠、加工珍珠饰品……这些“自带流量”的产品,既“吸睛”又“吸金”。
诸暨的大学生农创客王森创办的尚客行农业,从事绍兴乃至浙江省内特色农副产品经销,第一次参加绍兴的农产品展销,他把自家经销的香榧、同山烧、亚麻籽油等“爆款”都带来了。每次有市民走近摊位,他都会一一介绍,并热情递上名片或者跟人家互加微信。
绍兴腾凤农场有限公司的王樑,这次带来了箱装和袋装两种包装的绿色无公害大米产品,打的都是“绍嘉”品牌,但“小帅哥种出的稻米”显然更有亲和力,展会期间一共卖出了3吨多。
“组织集体参展,不是为了卖多少,更主要是展示我们大学生对农业的一份情怀和坚守,展示我们农创客的风采。”市大学生农创客发展联合会会长汤帅亮说。
特色小吃意犹未尽
首届绍兴农博会不但设置了产品展销区、成果展示区和专题活动区,还在展馆外面开设了农家特色小吃展示区,共有市内外16家企业参展。
由于位置是在展馆外面,加上都是市内外闻名的特色小吃,在美食的“诱惑”下,这些企业普遍“欲收摊位而不得”。
在缙云烧饼摊位,烧饼已经早早卖完,但前来询问的人络绎不绝。
感受到绍兴市民热情的还有浙江磐和安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他们的摊位制作销售金华磐安特色美食民国大扁食和始丰卷饼筒。“大扁食第二天就卖完了,卷饼筒昨天下午也卖光了,我们赶紧去绍兴的菜市场采购猪肝、肉片、胡萝卜、莴笋等荤素原材料,连夜赶做了200多个卷饼筒,但今天不到中午又被抢购一空。”面对不断上前来的市民,公司负责人张国华只得连声婉拒,“明年再来明年再来!”
本地小吃同样让市民食指大动。下午4点半,展馆内已经撤展,但一家臭豆腐摊位前依然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消费者,几位工作人员忙得“根本停不下来”。“每天能卖出五六百份,比预想的要好!”一位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