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上午7:30,2019喜临门绍兴国际马拉松赛在绍兴市奥体中心开跑。来自68个国家和地区,遍及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25000名跑者参加,规模达到历年最大。
一、赛事背景方面
1.关于绍兴
“遥闻会稽美,且度若耶水”。绍兴,是刘禹锡笔下向往的“越中蔼蔼繁华地”,是元稹诗中盛赞的“江东名郡古无双”,也是一代伟人毛泽东赞誉的“鉴湖越台名士乡”。《全唐诗》2200多位作者中,有400多位诗人慕名而来、流连忘返。在科举时代,绍兴共出了2238个进士、27个文武状元。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形容“士比鲫多”。这座有着九千年文明史、二千五百多年建城史的越国古都,是一个让人去了还想去,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同时,绍兴不仅是一座古老的文化名城,也是一座青春时尚而又充满活力的现代城市。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绍兴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及大湾区建设机遇,以“拥抱大湾区,发展大绍兴”为目标,助力杭绍甬一体化发展战略,城市格局迎来“千年之变”,从“河湖时代”到“拥湾入海”,绍兴正在杭州、宁波同频共振,构建融杭联甬接沪的城市新格局,全力谋求在大湾区时代的城市群竞争中占据有利地形。
——经济发展上,绍兴实现了由经济大市向经济强市的飞跃。2018年绍兴市生产总值达到5417亿元,居全国第34位,浙江高质量发展评价第3位,以全国万分之八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千分之六强的经济总量。全市拥有1000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00余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75家上市企业,11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城市建设上,绍兴实现了由地域性中心城市向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飞跃。2018年全市常住人口超过500万人,市区面积扩大到2942平方公里,省级以上开发区达到13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4个,发展空间和平台不断拓展,城市能级和活力大幅提升。2018年人均生产总值10.8万元,进入高收入门槛组。
——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上,绍兴实现了由全面普及向全面繁荣的飞跃。近年来,绍兴以“打造国际赛事目的地城市”为目标,城乡公共体育设施不断完善,现在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9平方米,位居浙江省第一。每年举办国际性、国家级赛事30多场。水上运动是绍兴的传统优势项目,这里培养了皮划艇两届奥运冠军孟关良,赛艇世界冠军徐东香、范雪飞、潘旦旦;这里特别要提一下谢震业这位绍兴小伙子,在前不久的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伦敦站比赛中,他以19秒88的成绩创造了男子短跑200米的纪录,成为首个突破20秒大关的黄种人,创造了历史。绍兴还是中国“奥运之父”何振梁,培养了著名游泳运动员孙杨的功勋教练朱志根,以及中国女排原主教练俞觉敏等体坛知名人士的家乡。
2.关于“越马”
绍兴是中国古代于越的主要活动中心,是春秋五霸之一的越国龙兴之地,绍兴在唐宋时,一直以越州为名,因此,绍兴国际马拉松赛事也简称为“越马”,也寓意着马拉松“超越、跨越”的精神。
说到绍兴和马拉松的故事,还有一段就有一段神奇的渊源:现代的马拉松比赛,起源于公元前490年的古希腊与古波斯的一场战争,当时为了雅典人尽快知道胜利的喜讯,一个叫菲迪皮茨的士兵奉命回去报信,并在完成任务后力竭而亡。为了纪念这一胜利,后来在希腊举行的首届奥运会上专门设立了马拉松赛跑这个项目,并把当年菲迪皮茨送信跑的里程——42.195公里作为比赛距离。
而就在公元前490年这一年,越王勾践终于结束入吴为奴的屈辱经历,在会稽定国筑城。也就是说,追根溯源,绍兴的建城史和马拉松运动史都起始于同一年,是一个让人叫绝的历史巧合。从这个历史巧合来说,在绍兴开展国际马拉松赛事,也就有了特别的涵义。
3.关于赛道
今年的“越马”是绍兴举办的第三届国际马拉松赛事,在各方的呵护下,“越马”也如一匹健壮的小马驹,在茁壮地成长着。第一届越马参赛人数 15000人,第二届扩大到22000人,获得中国田径协会银牌赛事和“最美赛道特色赛事”称号,更被首都媒体跑团盛赞“中国需要绍兴这样充满文化魅力的马拉松”。今年2019的“越马”再次升级,我们从赛事组委会获悉,为满足更多跑者,今年的赛事规模扩大至25000人,并继续以“千年古城行,如在镜中游”为主题,不断提升“文化越马”品牌,充分展示绍兴悠久的历史人文风貌。经过组委会的精心规划,今年的越马赛道,沿线要穿越书圣故里、鲁迅故居、仓桥直街等古城重点历史街区,绕行越王台、古鉴湖、大通学堂、陆游故里、浙东古运河等人文名胜。奔跑在这千年古城特有的“文化跑道”之上,中外选手仿佛有穿越历史,纵览古今之感。
二、赛事组织方面
1. 关于赛事类型及报名情况
为了满足更多跑者的参赛需求,今年赛事规模由去年22000人扩大到25000人(其中全程马拉松6000人,半程马拉松9000人,迷你马拉松10000人)。最终中签的参赛者中,男性跑者共计16229人,女性跑者共计8610人,男女比例为1.8:1。从年龄结构看,年龄最大的是迷你跑项目的83岁跑者,全马、半马年龄最大者都是70岁,年龄最小的跑者参加亲子跑,年仅1岁。从地域分布看,参赛人员覆盖全国所有的34个省级行政区(含港澳台),68个国家和地区,超过645个城市的选手参赛。
2.关于赛事组织
面对这次越马比赛赛程长、人数多、任务重的情况,为了确保今年越马赛事的进行,越马竞赛部共选调305位裁判,1831位志愿者参与竞赛服务。在赛事组织安排等方面推出“六大举措”:
一是方案先行。越马竞赛部的工作人员于1月份开始着手制定竞赛工作方案、实施方案和操作细则,将方案尽量做到“最优”。印刷“2019绍兴国际马拉松裁判手册”,使得马拉松赛事裁判工作有章可循。裁判员、志愿者培训经过方案拟定、首轮选调、二轮全体配套、三轮实战“预演”、四轮动员讲话,做到了裁判岗位严谨、规范有序、工作分工明确。赛后,我们还要留档保存,为下届马拉松做好准备工作。
二是赛事“预演”,确保竞赛顺利。组织裁判、志愿者进行了赛事“预演”,通过模拟比赛当天赛事情景,预演了人员集结时间、地点和上岗方式,演练各裁判组的工作流程。查漏补缺、暴露问题整改问题,确保赛事的顺利。
三是主裁组阁。本次越马实行 “主裁判组阁裁判团队、分散自主上岗”制,体现人文关怀。为更好服务比赛,主裁判组阁裁判团队,竞赛部审核。裁判都是按照“分散自主”到岗到位的模式。根据马拉松专业人士介绍,这样上岗模式,在其他的马拉松赛事上是很少的。
四是站式管理。本次越马采取“赛道物资发放一站式管理”,以确保赛道管控。考虑到赛道物资的接送和回收高效快捷,本届马拉松物资运送发放进行一站式管理,每个站点安排一辆车,按照裁判手册的物资清单,统一打包进行运送,尽量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
四是电动计时。今年越马计时计分方面,首次将田径比赛中场内使用的电动计时仪引入马拉松赛事,录取名次的运动员采用电动计时仪的影像判读,使名次和成绩更为精准,成绩可精确到千分之一秒,开创越马先河,受到中国田径协会的肯定。
五是统一着装。今年越马裁判员的服装在设计款式和颜色上大方亮丽,裁判员统一着装,整齐整洁,更显得精神饱满,成为赛道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六是邀请参赛。这次越马的接力赛邀请全省11地市田径协会参赛。这样创新的赛制也是为了让国际级马拉松赛事更加“接地气”,更好的提高民众对马拉松赛事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从而推动全民健身,更加深入的宣传体育精神。响应和落实“体育强国”的号召,发展和普及群众性体育运动,将提高国民体质健康水平的计划落到实处。
三、赛事配套方面
1. 关于赛前活动
作为马拉松赛最重要的“暖场戏”之一,首届马博会于11月7日-9日在市奥体中心体育会展馆举办,展览面积达5000平方米。整个展区分参赛选手物品发放区、品牌企业展区、科学健身产品营销区、体育+文创旅游展区、书法与马拉松互动展区5个区域。为国内外跑者带来先进而丰富的产品体验和与潮流接轨的新品信息。比如越马主赞助商喜临门的“补脊加油站”,以创意度+有趣互动的形式,吸引了众多跑友们抢着来打卡。另外,这次互动不仅局限于本地观众,而且还延伸到了省外,来自绍兴市越城区的结对县——四川省马边县安排了少数民族文艺节目--彝族民歌,为跑者表演节目。他们还将组成方阵,出现在越马的开幕式上。
11月9日上午,绍兴马拉松组委会邀请首都媒体跑团,围绕“文化越马•健康中国”的主题,举办了首次马拉松文化论坛。此次论坛是在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大政方针的指引下,在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依托中国马拉松产业快速升级转型的机遇,研究马拉松如何与城市融合发展,探讨马拉松引领大众人文意识、提升运动健康意识的功能价值,以及对城市文化旅游推动、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众多行业翘楚在此行业盛会中畅所欲言,献计献策。更有二位中国马拉松年度人物(汪涌、丁祖昱)前来参会,共同打造城市文化马拉松。
2.关于沿线文体表演
这次越马的路线设置,文化味道更浓。越马沿线安排了40多个水陆文体表演,在越城区、柯桥区政府及市教育局、市文广局、市文联、市体育局等单位精心组织的19个活动的基础上,星视界艺术中心也积极参与,“承包”了20个音乐加油站。今年的文体活动也是“越马”开办以来最多的一年,而且越来越“绍兴”,如由市文广旅游局负责落实的“越王台前甲士执戈列阵”;市体育局、越城区政府组织的迪荡湖水上文体表演;柯桥区政府牵头的古鉴湖湖面水上表演和赛车表演展示等在编排前就圈了不少粉。
3.关于越马衍生品
今年越马推出一系列官方衍生品,包括冰箱贴、徽章、笔记本、保温杯、奖牌画和书签等,如会稽铜镜系列产品(含徽章、冰箱贴和笔记本),这款衍生品是越马和绍兴兰亭书法博物馆等一起开发的新品,实物通过手机AR扫描,可在手机上看到兰亭集序真迹。
另外,11月4日起,越马组委会正式开启为期10天的“2019越马嘉年华”,共有50余家商店联合推出大礼,准备了一份超级大礼包,从吃、住、行到看、玩、买,全方位丰富跑者参赛体验。如11月10日赛事当天,新天烘焙将推出营养助力优惠早餐,当天5点就开始营业。不仅跑者有福利,对于非“越马”参赛选手来说,也可享受越马嘉年华期间商家推出的福利,这次越马设置了金融圈赛中赛、高层次人才邀请赛,创新设置了“亲子绿跑在行动”等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借助越马的影响力,宣传环保理念,号召大家共同爱护自己的生活环境;今年继续设置了慈善跑,展现了公益理念与社会责任。此外,越马系列跑阳明跑和迪荡湖超级马拉松赛影响力非常之大。
为进一步扩大越马的影响力,推广宣传绍兴城市形象,这次越马将继续举行摄影大赛,凝固文化越马的精彩瞬间。另外还将举办巜我的越马故事》征文活动,让参赛选手、群众分享自己亲力亲为的越马真情故事,加深稳固跑者对越马的情感联系,让跑者自己用情用心打造城市马拉松文化品牌。
四、赛事服务方面
前二届越马医疗保障被夸赞“堪称史上最完美”,今年的服务更加完善,立体式医疗保障网护驾越马。在赛道上共安排了医疗志愿者690余名,赛道应急救援人员190名、急救跑者80名,固定医疗站30个、急救车26辆,定点医院9家,沿线基层医疗机构14家。整个赛道前线和定点医院内参与马拉松医疗保障的人员超过2000人。使赛道上点、线、面、空中相结合的全赛程、全方位、立体式的医疗保障网络服务更广、网底更密。
这次安保、志愿者人数也创下三届越马之最。这次越马共投入安保力量共6400多人,其中包含民警、辅警、交警、特警、武警、消防、民兵、保安等各个岗位人员。在志愿者方面,从赛前领物到赛后服务,共有4369名志愿者在物资发放、主会场、补给点、医疗保障、交通、接待、赛后康复等62个岗位上为广大跑者服务,其中包括了来自绍兴文理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绍兴职业技术学院5所高校的2783名志愿者和来自事业机关、企业、社会团体、跑团的1686名志愿者。无论是赛前的领物、安检,还是赛中补给、医疗保障和赛事的引领、康复,都凝聚了志愿者的汗水和辛劳。
五、赛事亮点小结
越马连续三年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的办赛原则,希望能快速实现赛事品牌的弯道超车,带动全民健身的热潮,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一是赛事规模更大,五湖四海彰显国际化。参赛人数由去年22000人扩大到25000人, 地域分布看,参赛人员覆盖全国所有的34个省级行政区(含港澳台),68个国家和地区,超过645个城市的选手参赛。二是互动性更强,首届马博会人潮涌动。三是赛事文化味更浓,体育搭台融合创新。今年,路线微调后的越马,准备了一条“最文化”的路线,起终点将第一次出现越马宝贝加油助阵,出发段和冲刺段将更有仪式感。设立了40多个水陆文体活动点,更有音乐加油站,让越马真正成为全民欢乐的海洋。四是配套活动更丰富,马拉松文化论坛顺利举办。
五是赛事服务更智慧,“黑科技”助力越马。今年提供了电子赛事助手,内含赛事介绍、比赛装备领取、起终点布局、赛事交通提示、绍兴景点和美食、查看比赛路线、赛道功能点和海拔图等功能,让选手可以更便捷地了解赛前、赛中、赛后的关键事项。六是服务保障更优质,品牌形象不断提升。其中越马医疗保障被夸赞“堪称史上最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