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绍兴迎美丽嬗变

发布日期:2020-01-08 09:05 浏览次数: 字体:[ ]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有机更新行动,编制实施省市县国土空间规划,推进空间重构、产业重整、环境重生。“有机更新”不是“增量化”更新,而是把国土空间作为一个有机生命体,引导城市、乡村、园区形态多元融合、空间互补协调,实现“存量化”“减量化”品质更新。

面对日益稀缺的土地资源,绍兴近年来坚持规划引领,打造高品质空间,强化古城新城联动发展,深入实施城市有机更新,完善城市功能,优化生态环境,走出了一条符合历史文化名城特质的节约集约用地之路。

拥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绍兴,一场史无前例的转型嬗变,正在悄然发生。

岁末寒冬,作为绍兴市古城保护与更新工程中微更新的文商旅项目——“风越里”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目前进行的是三普文物冯家台门的修缮工程。

冯家台门建于1927年,是一处民国时期的传统院落。整座台门坐东朝西,有着绍兴传统老民居的韵味,是绍兴典型的台门建筑。

对于如何保护9.02平方公里的绍兴古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专门编制了规划。2019年1月1日实施了《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条例》。为了给古城注入新活力,打造高品质空间,绍兴市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对于具有古越风貌的历史街区,进行重点保护和修缮。

绍兴古城特色街区项目——风越里,由政府和开元集团联合推进,政府收回旧民居后,保留了大部分建筑,仅拆除2000多平方米的违建,其他则在整体保护台门建筑原有肌理和风貌的基础上,进行小尺度的更新改造,并完善配套设施。项目总投资3.9亿元,将引进品牌民宿、创意酒店、酒吧餐饮等服务业态,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区。

风越里项目,仅是绍兴市古城保护利用中众多更新改造项目之一。旧办公用房将变身古典时尚的阳明书院,原市政府会议中心将建成名人博物馆,原工商大楼变更为绍兴市中医院的一部分,古城范围内157个老旧小区(区块)综合改造提升,古城北入口改造提升……2019年以来,数十个更新改造项目正在古城范围内启动或实施。

绍兴古城人口密度过高、产业活力缺乏,公共配套相对较少。对古城进行保护利用,要将非古城功能迁移出去,植入文商旅元素。我们通过全盘统筹,在用地上予以控制和引导,来优化古城功能布局,将不符合现行规划用途、利用粗放、布局散乱、设施落后、闲置废弃的区域腾挪出来,进行更新再开发,既改善了民生、优化了环境,又拓展了空间,有效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根据规划,未来古城将形成鲁迅故里、书圣故里、阳明故里“一城三故里”的新格局。根据市名城委的相关文件规定,“为了保障古城保护利用,从绍兴三区土地出让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基金作为古城保护基金”,将为古城保护利用提供充裕的资金支持。

战鼓擂响催奋进,号角催征谱新篇。随着大湾区建设加速推进,古老的越城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在“融杭联甬接沪”的跑道上奋力前行。

信息来源:市名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