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以“内生力”为主题的2020绍兴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越城医疗器械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内举行。这样一场探讨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行业发展趋势的盛会,无疑为越城区打造高端生物医药省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注入了新动力。
抢占先机谋发展
医疗器械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如何?越城企业如何抢占先机?打造高端生物医药省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需要优先发展哪些要素……大会现场,200余名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相关领域的专家、海内外博士、上市企业代表及相关院校、医院负责人齐聚一堂。10多位专家以主题演讲和圆桌会议的方式纷纷发表看法。
事实上,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定程度上已经检验了越城生命健康产业的成色,一批越城企业脱颖而出,成为抗疫“兵工厂”。
作为国内第二大口罩生产企业,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调集一切生产力量提升产能,荣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在国内医用敷料行业中的排名从第二上升为第一。明峰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攻关,在最短时间内研发出一款方舱式应急专用CT设备驰援武汉。浙江海圣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人工鼻”在武汉金银潭医院等国内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得到广泛应用。这些企业,现在已成为医疗器械行业细分领域龙头。
“整个医疗器械行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洗牌期和发展机遇期,越城区应抓住时机,适时引入一批高科技企业和项目,实现弯道超车。”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表示,后疫情时代人们倍加珍惜生命、健康,而医疗器械产业也将从过去的单打独斗向抱团取暖转变。越城区集中发展高端生物医药产业,符合当下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报告蓝皮书》主编耿鸿武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医疗器械领域的科研创新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国际先进设备实现国产化。引入一批高科技人才,培育一批高科技企业,会给越城的医疗器械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好项目纷至沓来
大会期间,“创新飞地-北京医疗器械创新中心”揭牌成立,6个高科技医疗器械项目签约。创新飞地-北京医疗器械创新中心成立后,将对接北京、上海高端人才和资源,推动更多医疗器械资源导入,实现越城与北京、上海等地科研机构的人才互认、服务双向开放。
去年5月,占地202亩的越城医疗器械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投入使用,该综合体能承载综合服务、研发、检测、实验、中试、生产等创新服务功能。这样的高端平台,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项目。上海领泰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生物科技、医药科技技术开发的公司,拥有多项业内领先的专利技术。大会期间,公司负责人冯焱专门到越城医疗器械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进行考察,并达成初步落户意向。“我已经来这里考察了多次,越城区对发展医疗器械产业决心很大,对好项目非常渴求,提供了各方面便利和多项优惠政策。可以预见,这里将会成为产业发展的沃土。”冯焱说。
经过几年的培育发展,滨海新区已集聚了80余家医疗器械相关企业和众多海外高层次创业团队,并于今年1月被列入省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预计今年总产值能突破500亿元,到2025年总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越城区的另一个省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连续两年召开集成电路产业峰会,大大推动了产业集聚和上下游产业链的完善。作为专业峰会,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也会产生类似的推动力。”业内人士分析,本次大会的顺利召开,将为越城区打造长三角地区生命健康综合基地、构建医疗器械高能级创新平台添砖加瓦。
10月12日,2020绍兴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越城医疗器械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内举行。记者 章 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