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600002577268P/2020-19733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市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日期: | 2020-10-09 |
主题分类: | 农业 | 发文字号: |
序号 | 内容与要求 | 进展情况 | 责任单位 | 备注 |
1 | 实施农业产业提升“2020”计划,打造20个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产品优势区,实施20个农业种养殖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旅结合项目建设,完成投资8亿元以上。 | 截至8月底,全市农业产业提升“2020”计划完成投资额5.73亿万元,其中“双十大”项目完成投资3.3亿元。上虞区盖北葡萄特色农业强镇、诸暨市姚江果蔬花卉特色农业强镇、新昌县梅渚水果茶叶特色农业强镇等三个强镇项目通过省级验收。诸暨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嵊州三界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等两个园区项目已完成建设,待省级验收。召开农业产业提升“2020”计划项目推进会,总结全市农业产业提升“2020”计划项目进展情况,进一步推动项目下步工作。 | 市农业农村局 | |
2 | 深化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打造,强化市级茶叶公共品牌。 | 着力推进市级茶叶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截至9月底,完成有关区、县(市)再次调研并征求相关意见;基本完成形成市级茶叶区域公共品牌名称及logo共3套方案。完成《绍兴市绿茶区域公共品牌调研报告》《绍兴绿茶区域公共品牌价值体系》《绍兴绿茶区域公共品牌形象手册》初稿。 | 市农业农村局 | |
3 | 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8万亩。 |
截至9月底,2019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建项目形象进度已达100%,已组织开展完工项目县级验收;2020年度的41个新建项目已全部完成招投标工作,其中有39个项目已开工,开工率达到95%。
|
市农业农村局
| |
4 | 完成省下达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 |
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88.06万亩,较省下达任务增加3.66万亩,增幅1.98%,其中小麦10.85万亩、0.6亿斤,早稻24.58万亩、2.2亿斤,单季晚稻82.73万亩、连作晚稻25.75万亩(小麦、早稻为农调队核定数据,其他为各县上报数),小麦、早稻、晚稻面积分项均超额完成省下达粮食播种面积任务;小麦产量较省下达任务增加0.0198亿斤,增幅3.4%;早稻总产较省下达任务减0.02亿斤,减幅0.9%。
| 市农业农村局
| |
5 | 抓好生猪增产保供稳价工作。 | 截至三季度,全市生猪存栏49.78万头,能繁母猪5.28万头,累计出栏61.67万头;全市10家(11个项目)新建万头以上猪场落实建设地块和经营主体已全部落实,其中已建成投产1家。 |
市农业农村局
| |
6 | 开展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行动,打造“走进稽山鉴水,寻味六美乡村”品牌,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1个、示范乡镇9个,新增25%左右的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推动第七批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 | “走进稽山鉴水、寻味六美乡村”策划工作:完成3个区县(市)调研,规划初步框架正在沟通修改中。 示范创建工作:创建培育新时代美丽乡村388个,进度81%。完成2020年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上虞)申报工作和2021年创建县(新昌)的备案工作。 第七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 重点村3个:诸暨市周村村完成投资1035万元,总体进度69%。嵊州市施家岙村完成投资1190万元。新昌县上下宅村正在实施项目350万,650万投资项目9月底进场开工。 一般村6个:嵊州市4个已完成3个(北漳镇东林村、贵门乡上坞山村、里南乡东坑口村),通源乡松明培村完成建设进度约95%。新昌县2个,董村已完成95%,唐家坪完成60%。 | 市农业农村局 | |
7 | 举办绍兴“云上茶博”。 | 已完成。5月15日,成功举办2020绍兴“云上茶博”。 | 市农业农村局 | |
8 | 推进数字农业示范试点建设,创建省级数字农业工厂5家、数字乡村创建示范县1个。 |
截至8月底,第一批家省级数字工厂计划今年投资545万元,已完成235万元,其中柯桥区花香漓渚数字植物工厂项目、嵊州市陌桑高科蚕桑数字植物工厂已建设完成。上虞区数字乡村创建示范县创建,目前数字经济平台建设已完成品牌馆建设、4个平台系统搭建、8个示范样板果园建设,并启动盖北葡萄和谢塘翠冠梨智慧果园等建设。
| 市农业农村局
| |
9 | 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主要食用农产品“三品一标”率达到56%以上。 | 截至9月底,全市新申报绿色食品31只,新增加绿色食品15只(上报尚未批下来的绿色食品32只,已检查并上报续展产品 18只)。3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工作正在进行中。
| 市农业农村局
| |
10 | 实施“两进两回”行动,开展新一轮农村集体经济攻坚行动,实施100个集体经济增收项目,确保消除嵊州市、新昌县年经营性收入12万元以下、其它县域20万元以下薄弱村。 | 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大力度扎实做好2020年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工作的通知》,召开会议部署落实。拟定2020年市定消薄项目扶持政策,排查确定全市集体经济薄弱村318个,重新落实86个市级部门联系结对86个市定经济薄弱村。建立经济薄弱村发展项目月跟踪制度,摸排确定全市2020年第一批村级集体经济“消薄”增收项目159个、今年拟投资10.99亿元,预计年增收7013.7万元,受益村513个。会商《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一村一策》方案,建立全市318个“消薄”村收入月度监测制度,截至8月底收入监测数,全市已有119个村达到“消薄”标准。
| 市农业农村局 | |
11 | 新建5个以上产业扶贫基地,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实现低收入农户健康保险全覆盖。健全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 | 落实低收入农户与低保边缘户认定标准“两线合一”, 完成扶贫数字化系统数据更新。截至8月底,全市低收入农户31044户、43755人,其中低保对象25761户、34049人,低保边缘户3864户、8287人,特困户1419户、1419人。全面消除12户16人年家庭人均收入8000元以下现象。加大产业扶贫基地培育力度,目前已有培育对象7个。开展全市扶贫开发重点工作交叉检查调研,围绕消除年家庭人均收入8000元以下现象、“一户一策一干部”全覆盖、高质量推进“两不愁、三保障”等重点工作开展监督检查,健全扶贫长效机制。三季度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 市农业农村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