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协作出实招 就业扶贫结硕果
|
||||||
|
||||||
3月10日-13日,市人社部门组织36家企业带着4500多个就业岗位,深入云南昭通大关县5镇13村,将岗位地毯式推送到百姓家门口。本次招聘活动首批带回务工人员83人,后续大关县将陆续组织各乡镇专车送意向员工到岗。 2月中旬以来,市县两级人社部门组成8个劳务对接工作组奔赴四川、重庆、贵州等重点劳务输出地建立“劳务协作工作站”,开展驻点招聘。云南大关的劳务协作招聘会正是众多招聘会中的其中一场。在当地人社部门的协调发动下,我市企业hr和人社工作人员入镇下乡,走村进户,推岗位送政策,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家门口”办的招聘会。并且这次招聘活动所提供的岗位主要面向农村富余劳动力,多为劳动密集型岗位,就业门槛低,各方面限制少。 47岁的任中慧是大关县翠华镇人,攥着亿衡纺织招工单的她一脸兴奋:“这里招工不看年纪,男女都行,包吃包住,刚和我说认真干一个月至少能拿到5000块钱,年底还发红包呢!”任大姐告诉工作人员,由于年龄大加上腿部受过伤干不了重活,之前招聘都没有合适的单位。她的儿子刚上大学,女儿上初中,生活拮据就业困难,要供两个孩子上学压力很大。“我先去试试,好的话我老公也去,生活就会好起来了!”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过程中,我市人社系统强化市县联动和统筹协调,为招工企业和务工人员“牵线搭桥”,有效解决务工人员“出行难”、“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问题。同时全力做好复工复产与就业扶贫的结合文章,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组织企业更多招用贫困地区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员。 精准对接,两地合作齐发力 疫情期间,我市各区、县(市)与对口扶贫地两地人社部门积极探索合作新方式,继续深耕两地劳务协作,围绕“精准”二字做文章。绍兴人社部门在前期摸排企业需求基础上,通过宣传发动、电话联系企业精准梳理出薪资优、条件好的企业岗位,向对口扶贫地定向推送。当地人社部门对照岗位需求与本地劳动力进行匹配,借助乡、村致富带头人和书记村长精准发动,确定人员对象和意向选择后,再返回给绍兴人社部门,尽快安排组织企业与务工人员视频或电话对接。从摸排需求到安排面试,两地人社部门齐心合作跟踪服务,保证了企业需求与劳动力输出的精准对接。 创新模式,线上招聘不打烊 往年春节长假后,我市人社部门都会组织相关企业赴对口扶贫地举行专场招聘会。防疫严控时期,线下集会的招聘模式亟待改变,线上面对面的视频招聘应运而生。在上虞、新昌等地人社局的会议室,工作人员摆好桌椅,连上视频,接待一家家招聘企业在这里远程面试;在扶贫对口地的各个乡(镇)政府,当地人社局发动组织劳动力,报名一批面试一批。疫情下,通过这样精准的点对点面试,招聘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 政府包车,安全返岗很放心 就业意向达成,想要尽早回绍返岗,然而疫情下交通方面的管制,让贫困人员返岗之路有些艰难,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首趟从四川绵阳出发的就业专列,经过38小时兼程在2月21日抵达绍兴,其中就有24名建档立卡人员。自“就业大巴车”开行以来,39趟专列,1083辆大巴车,“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形式,公安、医疗力量的全程护送,绍兴市人社部门尽力用周到体贴的安排,为回绍务工人员送上温暖,为助力脱贫献上力量。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复工复产以来,我市已多次开展与对口扶贫地的招聘活动,达成就业意向200余人;通过“就业大巴车”已累计接回22省贫困建档立卡人员千余人。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绍兴将不断深化扶贫劳务协作成果,以创新为引、服务为要,在稳固就业扶贫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建立和巩固就业扶贫的长效机制,推动就业扶贫工作向更高更深层面不断发展。 信息来源: 市人力社保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