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下午,位于嵊州市石璜镇的中昆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一派忙碌景象,随着第一只一次性防护口罩从生产线上下线,标志着该公司第一条具备一次性医用口罩生产能力的生产线,正式进入试生产阶段。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防疫物资,一直处于“缺缺缺”的状态。为此,嵊州市多家有条件的企业纷纷响应号召,紧急“跨界”转产,增加口罩生产线。
“为缓解市场需求,我们于2月中旬就奔赴广州,洽谈购买口罩生产设备事宜,最终以500多万元订下6台机器。”中昆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尹杭滨昨天告诉记者,由于全国各地转产口罩的企业较多,生产设备成了“抢手货”。为能尽快提到机器,公司在2月底就安排人员驻守广州催单;为解决物流问题,公司于3月1日派出自己的物流车进行运输。最终,这批设备于3月3日晚运抵嵊州,技术人员立即连夜进行安装调试。3月4日下午,设备成功进行了试生产。“单台机器满负荷生产,日产量可达10万只,6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后,日产量将达到80万只。”尹杭滨介绍,目前公司正在市场监管部门的指导协助下,办理相关资质。
浙江盛泰服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高档织物面料织染加工和服装生产加工为主的企业,具备生产民用应急保障口罩的能力和条件。早在疫情发生之初,公司就决定增加生产线转产口罩。目前,盛泰集团正按照一次性医用口罩的生产标准,设备采购、员工培训、新车间装修等环节齐头并进,待获得相关生产资质后,就立刻开始生产。
针对企业转产过程中遇到的资质申请、产能筹备等相关难点,嵊州市各乡镇街道及经信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及时组织力量,对转产企业进行重点帮扶,选派业务骨干驻点企业,提供政策指导。目前,该市已有3家企业取得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凭证。
“一家原本不是以生产口罩为主业的企业,在转产过程中会遇到重设生产线困难、产品研发慢、劳动效率低等问题。”嵊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切实保障生产防疫用品企业尽快投产,市场监管部门提前介入,靠前服务,从企业生产车间、设施设备到生产管理、质量监控等关键节点进行全方位指导,加速其转产步伐。“接下来,我们将全力协助转产准备就绪且生产能力达标的企业,尽快获取生产一次性医用口罩的资质。”该负责人说。
目前,嵊州市已有包括盛泰、中昆医疗器械、瑞林羊绒、欧米茄服装等在内的多家企业,采购了一次性医用口罩生产设备,积极筹备“跨界”转产口罩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