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把劲,五、六月份的电费就能减100万元,真是太好了!”昨天,了解到助企服务员传达的“企业用电券”新政策后,浙江天圣化纤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儒清赶紧算了一笔账,发现只要公司努力增产增收,就有望享受大额电费优惠。
据悉,五、六两月,柯桥区将每月发放5000万元“企业用电券”。纳税销售环比增长1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当月电费环比增长部分给予30%以内的补贴(以电子券形式直接充值到企业用电账户),单个企业补贴额最高可达100万元。柯桥区这一自掏腰包为企业减负降本举措,近日被我省列入“抓工业十大最佳实践和最佳案例”。
用电量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三、四两月,柯桥区工业用电量虽远超全省平均水平,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明显放缓。为稳住经济基本盘,柯桥区曾出台21条“三稳”经济政策,落实16.5亿元财政和基金资金,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此次“企业用电券”叠加在前期的优惠政策之上,再次为企业鼓足发展劲头“添了一把火”。
“4月起,随着下游市场回暖,我们的订单量正在逐步攀升。现在,车间产能已全部开足,5月用电量预计比4月增长20%,只要纳税销售过关,应该能拿到100万元补贴。”赵儒清告诉记者,企业每月电费开支达三四千万元,“企业用电券”看起来数额不大,但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对企业帮助是实实在在的,“政府想方设法帮助我们稳生产、稳增长,让我们感到十分贴心、十分振奋,对未来发展前景也更乐观。”
好钢用在刀刃上。“企业用电券”不重普惠,重的是对规上工业企业的“精准滴灌”。柯桥区拥有规上工业企业1224家,数量仅占全区工业企业的6%,产值却占到88%。“规上工业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龙头,具有很强的示范引领效应。只要让这些企业打消顾虑、树立信心、激发活力,就能带动其他市场主体向好发展,促进经济运行快速回暖。”柯桥区经信局局长王叶刚说。
当前,市场主体正从“失活”转向“复苏”,柯桥区在发放“企业用电券”的基础上,还配套成立了工业专班,由区经信局牵头,18个相关部门形成联动,统筹协调企业用电监测、指标评价、技术指导、要素保障等工作。工业专班还将建立产业链运行态势、技改投资进度、规上企业库存等线上监测体系,科学查找企业开机率低、用电增长难等痛点,开展匹配性分析和节点攻坚,助力落后企业“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