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600002577575G/2020-15581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市应急管理局 | 公开日期: | 2020-07-28 |
主题分类: | 应急安全消防 | 发文字号: |
为进一步提升台风洪涝科学防控能力,推进落实省自然灾害平台操作和“浙江安全码”应用,7月27日,市防指办举行了全市防汛防台工作培训。市防指相关成员单位联络员,以及各区、县(市)应急管理局防汛、科信职能处室负责人和相关业务人员等30余人参加培训。市防指办就下一步防汛防台救灾工作提出要求。
市防指办指出,今年梅汛期我市遭遇七轮强降雨,梅雨量创历史极值,经各地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我市汛情总体平稳,但在防御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薄弱环节,如何做好数字化文章,提升我市应用数字化平台能力,便是我们当前及下阶段需做好的重要工作。各地要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数字化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充分应用好省自然灾害平台,利用好“浙江安全码”这一创新手段,及时、精准做好人员转移工作。
市防指办要求,要紧紧围绕压实基层防汛防台责任,以问题为导向,夯实各项防范应对举措,积极做好迎战台汛期的准备工作。要深化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深入贯彻《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汛防台工作的若干意见》,实行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到人责任制。要全面组织好相关业务能力的培训,按照“市到县、县到乡村”的培训要求,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确保每一个防汛责任人,特别是村级主要负责人和转移责任人,做到懂原理、明流程、能操作,打通防汛防台“最后一公里”。要正确履职,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优化内部预案,加强统筹协调、督促指导,推动防汛防台各项工作。防指成员单位要注重配合协作,加强业务指导,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防指高效运作。各地要通过培训、宣传、演练等多种形式,增强各级防汛责任人数字化应用能力。 本次培训按照省防指部署要求,结合我市工作实际,重点对省自然灾害平台实操、“浙江安全码”人员转移应用、自然灾害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管控力指数评估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就下阶段自然灾害转移人员信息排查工作提出进一步要求。各区、县(市)还就今年梅汛期防御工作和暴露出的问题隐患进行了交流,并提出相关工作建议意见,为完善防汛防台机制、全面做好台汛期防御工作奠定了基础。 下阶段,根据本次培训部署,各区、县(市)也将迅速组织安排,确保在7月底前完成对乡、村两级相关业务的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