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牛新闻:绍兴这位医师,好热血!
|
||||||
|
||||||
“我没有强健的体魄,不能像军人一样保家卫国;我没有渊博的学识,不能像科研人员那样发明创造;但我拥有健康的血液可以救助病人,这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想把它做好,一直做下去!” 献血这件事,段医生默默坚持了22年,40次献血,11000毫升献血总量,从捐献全血到捐献成分血,从绍兴市无偿献血奉献奖到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这些数据记录着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司法鉴定所司法鉴定人段迪的献血事迹,记录着她用不一样的方式守护生命的故事。 01 她与无偿献血的缘分起点 回忆起第一次献血的情景,时间拉回到22年前,一切都历历在目。1998年4月30日是普普通通的一天,但对段医生来说却是不普通的一天,这一天是她人生中第一次无偿献血,是200ml全血。 那天下午段迪走到绍兴东街与解放路交叉路口,那时菱朝博爱献血屋还未建成,路边停着一辆不起眼的献血车,她走上前去,先填了表格,接着按照程序进行相关化验,化验合格后就上车献血。看着鲜红的血液慢慢填满储血袋里,段医生心里一种莫名满足的感觉溢了出来,储血袋子在称盘上左右摇晃,当数字满200的时候停了下,她知道这意味着她的第一次献血完成了。之后在车上休息观察,在确定没有什么不适后,工作人员才让她离开。这就是她第一次献血的经过,就这样,段迪开始了漫长的无偿献血之路,期间还陆续获得了不少荣誉,包括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银、铜奖,浙江省无偿献血奉献奖,以及绍兴市无偿献血奉献奖等。 02 抗“疫”路上 为爱逆行 段医生每年坚持无偿献血6-8次,因为她不仅捐献全血,更参与捐献鲜为人知的珍贵血液成分——血小板。每一次只要是血站需要,她都会第一时间去献血,在血站里她已经无数次动作熟练地挽起袖口,截止目前她已经成功献板23次249单位,临床上每10单位可以用于一次病人救治,她所献的血小板约能挽救24条鲜活的生命。 在疫情期间,献血人数大幅度减少,献血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医疗抢救用血出现不足情况,不巧的是,因从外地探亲回来尚在执行医学观察期间,段医生无奈错过了献血机会,她为此懊恼不已,并表示医学观察期一结束,立马补献一次。2020年2月16日,解除医学观察后的段医生,利用星期天休息时间自己来到市中心血站捐献血小板,完成心愿,为抗击疫情倾情献力。 03 不忘初心 传递“爱的暖流” 为什么会献血,为什么会坚持定期献血,为什么从当初的捐献全血到现在的成分血……这些问题段迪从来没有仔细地思考过。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或者说对于一个学医的人来说,学校里老师在课堂上讲过,人的血液可以再生,血细胞代谢很快,所以她知道献血没有什么坏处,不会影响健康,就像无偿献血宣传标语说的一样,献血无损健康,只需小小勇气。国家1998年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来,一直致力于普及献血知识,开展社会公益性宣传和无偿献血活动,段医生也开始承担“红色使命”,用亲身经历在朋友圈宣传科普献血知识,以实际行动感染着周围的人。 来源:越牛新闻 信息来源: 市卫生健康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