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600002577268P/2020-20263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市农业农村局 | 公开日期: | 2020-07-14 |
主题分类: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发文字号: | 绍市农提函〔2020〕14号 |
届次 | 案号 | 领衔代表 提案人 | 案由 | 主办单位 | 会办单位 | 建议内容 |
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 | 人大12号 | 袁洪 | 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 | 市农业农村局 | 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 |
绍兴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2号建议的答复函
袁洪代表:
您在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建议《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收到建议后,我局高度重视、认真阅研,认为您的建议非常切合当前引进人才参与乡村振兴、助力农业农村发展大局,对我们进一步推进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很有价值。我们对相关情况做了梳理和总结,现答复如下:
一、做好“引进”文章,引导各路人才“上山下乡”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局坚持以培育大学生农创客、乡村振兴“领雁计划”人才和农村干部为重点,积极引导农村精英人才返乡从事现代农业,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积极培育大学生农创客。2017年11月我市率先在全省成立市级大学生农创客发展联合会,并在柯桥区平水镇建立大学生农创客创业基地。2018年8月率先在全省出台针对大学生农创客的专项扶持政策,扶持内容涉及生产经营、农产品加工、展示展销、社会化服务、金融支持等方面。截至目前,全市大学生农创客已达557人,创业领域涵盖种养加、产供销全产业链,部分已在各自创业领域小有成绩,甚至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经营主体规模在50-500万元的占58.5%,500万元以上的占19.5%。
二是积极培育乡村振兴“领雁计划”人才。2019年,我市出台《乡村振兴“领雁计划”人才选拔管理办法》,我市有105人入选首批乡村振兴“领雁计划”人才,涉及现代农业龙头企业、乡村新产业领头雁、农业科技领军型人才、乡村传统文化和能工巧匠、“五星3A“创建带头人、优秀乡贤、乡村专业技术服务人才、乡村双创型青年人才等八大类人才。
三是积极培育农村干部。宣传推广新昌县后岱山村加强村干部、党员、乡贤等三支队伍建设做法,激发各方力量投身乡村振兴的高昂热情。着力建设坚强有力的村干部队伍,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四种能力”提升工程,开设全市乡村振兴“五星3A”村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选树“治村导师”。努力培育冲锋在前的农村党员队伍,常态化开展党员“春训”“冬训”,明确合格党员标准要求,村干部参训率达98.7%,农村党员参训率达92.4%。
二、做好“培育”文章,引导各路人才“振翅高飞”
市农业农村局在召才引才之余,大力开展农民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实施定向培养工程。坚持从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中招考录用涉农专业人才,联合浙江农林大学开展乡镇农技人才定向培养工作,目前已有4人充实到越城区、新昌县乡镇农业技术队伍。
二是抓好农民培训工作。围绕乡村“五大振兴”,重点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高素质农民和普惠性农民培训。2019年,全市共培训农民9.87万人,其中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58万人,培训高素质农民1689人,培训项目涉及鲜果、蔬菜种植和民宿、农家乐、农村电商、休闲农业经营等,职业农民的比重逐步上升。2019年,我市出台《绍兴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把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农民、失业人员、贫困劳动力、超过退休年龄但不具有按月领取养老金资格人员等列入培训范围内,有力推动乡村各类人才的技能提升。
三是发挥学院培训优势。借用农民学院、学校资源集聚优势,实施农民需求分析、课程设计、实训基地、师资配置和培训考核“五位一体”项目培训,不断拓展培养范围和领域,提高人才培训质量。
三、做好“激励”文章,引导各路人才“安营扎寨”
为贯彻落实省市对人才工作的部署要求,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我市出台《高水平建设人才强市的若干政策》和《关于加快推进三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实施细则》等政策,对乡村精英人才给予资金奖补,激励人才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才智和力量。
一是加强大学生农创客创业奖补。根据大学生农创客奖补政策,2019年共兑现大学生农创客奖补资金35万元,累计奖补137万元,有力鼓舞了大学生农创客的创业热情。
二是开展乡村振兴“领雁计划”人才奖补。对入选乡村振兴“领雁计划”人才,给予一次性2万元奖励,对“领雁”人才创业企业,给予贷款额200万元内按基准利率两年全额贴息,并在相关项目申报方面予以优先支持。目前,全市已兑现105名入选“领雁人才”每人2万元的奖补资金。
三是强化农村人才激励政策。创新推出人才新政3.0版,涵盖加强社会事业人才培育、培养造就“绍兴工匠”、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等六方面20条政策,对乡村振兴人才的支持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含金量更高。建立“揭榜挂帅”项目引才机制,发布包括涉农类项目在内的35项“卡脖子”技术需求,积极招引领军人才破解涉农重点技术难题。针对人才从事现代农业工作补贴、补助、奖励不足的实际,创办“农资、农技、农机”综合性社会化服务组织,且服务面积在3000亩以上的,给予一次性5万元的奖励。
下一步,我们将在原有乡村人才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多渠道构建和培育乡村振兴所急需的人才体系,进一步破解人才瓶颈,助力乡村振兴。一是加强政策支持,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完善乡村人才奖补政策,进一步加大项目优先、财政奖补等政策支持力度,打好政策补丁,针对性开展人才政策兑现专项督查,确保政策兑现落地。完善服务人才专项例会制度,定期走访乡村振兴人才,摸排了解其现实困难,整合部门力量协调解决。二是加强服务助推,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加强对大学生农创客、乡村振兴“领雁计划”人才和农村干部的培训教育,提升他们服务“三农”建设的能力水平。健全农技服务队伍,指导乡村人才更好地发展现代农业生产。鼓励绍兴文理学院、浙江农商院等大专院校,开设符合农村产业发展的相关专业,加强农村经营人才培养。三是加强宣传引导,积极营造创业氛围。大力宣传各级政府支持“三农”的政策以及乡村人才就业创业的成功做法,举办乡村振兴“领雁计划”人才宣讲活动,着力营造全社会关注乡村人才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市农业农村局科教处 季萍
联系电话:85142456 传真:85132339
联系地址:绍兴市凤林西路168号
绍兴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