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60000257733XB/2020-21479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绍兴市卫生健康委 | 公开日期: | 2020-08-18 |
主题分类: | 卫生 | 发文字号: | 绍卫发〔2020〕75号 |
届次 | 案号 | 领衔代表提案人 | 案由 | 主办单位 | 会办单位 | 建议内容 |
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 | 367 | 潘华素 | 健康生活,离不开高科技医疗设备体检 | 市卫生健康委 | ![]() |
绍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第367号建议的答复函
您在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第367号《健康生活,离不开高科技医疗设备体检》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几年,我市在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统领下,全面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浙江2030行动纲要》,围绕健康环境、健康促进、健康食品、健康医疗等十方面工作,借力首轮考评,加强工作统筹,完善工作机制,全力推进健康绍兴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幸福感、获得感。在健康绍兴建设全面推进的同时,健康生活也得到了全面普及,如全面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引导群众选择绿色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实现了市、县、镇、村四级健身场地全覆盖;实施国民营养计划,深入开展食品营养功能评价研究,全面普及膳食营养知识,促使群众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大力推进公共场所控烟,建设无烟健康环境,倡导绿色出行,完善公共交通设施布局;积极实施城乡居民健康体检,2019年全市健康体检总人数168.4万人。对您提出的工作建议,我委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基本予以采纳,实施情况如下:
一、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我委编制下发《绍兴市医疗机构设置“十三五”规划》,明确公立医院、非公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的设置规划,尤其是要求在每个建制乡镇(街道)办好一所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乡镇(街道)所辖范围或每3万~10万居民(常住人口)设置1家,并按照“20分钟医疗服务圈”的要求,科学合理设置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截至2019年,全市有医院8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566家;同时组建12个医共体,分别由6家三级乙等和1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3家三级乙等和2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牵头,覆盖71家乡镇卫生院、20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20个村卫生室(服务站)及2家妇幼保健院、1家二甲综合医院和1家皮肤病防治院,基本建成市-县-镇-村四级网络布局,机构间信息基本相通,资源基本共享,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初步形成了“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局面。
二、持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一是推进“双下沉、两提升”人员下沉。每工作日有10名以上三甲医院高级职称医师在县级医院工作,三级医院每工作日有10名以上中高级职称医师到基层工作。二是强化全专协作,全市已设置基层全专科联合门诊313个,牵头医院中级以上骨干到各医共体分院常态化排班累计3976人。所有医共体成员单位开展了24小时急诊服务,70%左右医共体分院开设住院病房,3个医共体总院康复病区下移分院,医共体分院中医综合服务区实现全覆盖。三是加大人才队伍培养。基层医疗机构面临招人难,留人难的现状,要想吸引到高层次的卫生专技人更难。而对于CT等大型设备的操作、影像诊断学人才更是非常缺乏。近几年基层医疗机构依托医联/健共体,开展上下联动,选送人才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引流市级医院专家下基层指导工作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有序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是新时期建立优质高效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我委在2019年开展第一次评审,全市105家应参加评审的基层医疗机构中,共6家达到推荐标准,77家达到基本标准,基本标准级以上的占79%。今年7月份开始,我委启动新一轮“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对自评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引用等级医院评审模式和PDCA质量管理理念进行市级复核,目前正在进行中。“优质服务基层行”的标准中,对基层医疗机构配备 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凝仪、十二导联心电图机、空气消毒 机、麻醉机、胃镜、呼吸机以及与诊疗科目相匹配的其它设备作出了明确要求,也能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卫健部门也将综合考虑评估,结合各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队伍建设、医疗综合服务能力,合理配置大型医疗设备,发挥物有所值,服务一方百姓。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支持,欢迎您对我们的工作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孙奇峰
联系电话:0575-85080586 传 真:85080555
2020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