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绍兴动态 > 今日绍兴

秸杆有出路 农户能增收

诸暨市积极创建秸杆收贮运示范点

发布日期:2020-08-31 10:01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昨日,诸暨市山下湖镇乐桥家庭农场内,机械轰鸣声不绝于耳,一台秸杆打捆机来回作业,每隔40余秒就可以将倒伏的秸杆自动打包成捆。农场主人魏乐桥告诉记者,已收贮的200多吨、近600捆秸杆早已被订购一空,以10元一捆的价格卖给了香榧种植户、养殖场、机料生产企业等。

  近年来,为加快推进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实现无废化处理,诸暨市积极推进秸杆离田工作,通过创建秸杆收贮运示范点来提高秸杆综合利用率,实现“秸秆有出路,农户能增收”。乐桥家庭农场作为诸暨市首个秸杆收贮运创建示范点,把原本让人困扰的秸秆变废为宝,在创造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解决了农民秸秆出地难题,实现了农企双赢。

  秸杆收集贮运体系,是秸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目前制约诸暨市秸杆离田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据了解,诸暨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在37万亩左右,作物以水稻为主,每年作物收割后被遗留下来的秸秆,成为困扰农民的烦心事,一直来,大多数秸秆都是任其烂在田里。诸暨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翁佳丽说:“秸秆不离田,会产生两个弊病,一是会导致土地板结,二是容易产生病虫害。”

  魏乐桥今年投资9万多元,购置了由政府补贴的打捆机、拖拉机等秸杆收贮机械,而打捆机一个小时能收五六亩地,效率非常高,因此他仅仅收贮了一个早稻季的秸杆就收回了大部分成本。他介绍说,乐桥家庭农场实施的是稻虾轮作,他把秸杆拉出去卖了,虫子在田里没了寄生的地方,虾就长得快,品质也好。

  对于秸杆收贮运创建示范点,诸暨市农业部门在做好上门服务指导的同时,积极探索收贮打捆新方式,并出台政策,除了享受农机补贴政策外,还给予秸杆离田200亩以上2万元、500亩以上4万元、800亩以上8万元的补助。从乐桥家庭农场的实施情况看,秸杆打捆、离田率和综合利用率均达到了100%。

  翁佳丽称,该市下半年还将推出7个秸杆离田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把更多的秸秆变废为宝,推动农业向可持续、可循环方向发展。


信息来源:绍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