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600002577559T/2020-20272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市综合执法局(市城市管理局) | 公开日期: | 2020-09-03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综合类 | 发文字号: | 绍市综执提〔2020〕7号 |
届次 | 案号 | 领衔 代表 | 案由 | 主办单位 | 会办单位 | 建议提案内容 |
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 | 112 | 陈骋 | 关于进一步做好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细节的建议 | 市综合执法局 | 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建设局 | ![]() |
陈骋委员:
您在市政协八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第112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细节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支持和关心。近年来,特别是2019年以来,我市结合“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扎实推进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随着垃圾治理工作的深入,如何精细化管理也考验着我们。下一步,我们将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您提出的几点建议,进一步深入开展我市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不断提升精细管控能力和工作成效。
一、基本情况
我市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成效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垃圾减量提前达标。2019年全市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总量提前实现了负增长,增长率为-1.47%,全省最低。二是处置能力走在前列。2019年,市区已提前实现“全焚烧、零填埋”,餐厨垃圾处置设施已率先实现县县全覆盖。三是无害化工作处于领先。2019年绍兴成为新标准执行后全省首批3个处置厂(场)达到AAA级标准的地市;2020年在生态环境部每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排放通报中,绍兴成为全省11个地市中达标排放工作成绩最好的城市。四是创新探索不断推进。上虞区依托供销社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被列入全国供销总社综合改革现场会参观点项目;新昌探索运用餐厨垃圾资源化深度利用技术,率先采用黑水虻生物处理技术,实现餐厨垃圾100%无害化处置;诸暨市抓住居民垃圾分类“牛鼻子”,推进易腐垃圾“每日一袋”契约化共治模式。五是分类车辆规范配置。今年上半年已全面完成全市550辆清运车辆规范化配置工作,标志标识清晰,辨识度高。六是危险生活垃圾妥善处置。疫情期间,推行定点收集、定向运输、定人管理、定时处置、定炉焚烧的危险生活垃圾“五定”工作法,截至目前共处置危险生活垃圾409吨。
二、下阶段打算
结合您的建议,下一步,我局将以群众满意度为导向,攻坚克难,精细管控,进一步拉高标杆,创出特色,持续推进我市垃圾治理工作。
一是进一步推进源头环节集约减量。源头“减肥瘦身”,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垃圾治理的根本之策。我们将从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环节入手,大力推进企业生产绿色转型,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党政机关结合过“紧日子”要求,带头实行绿色办公、绿色采购,企业、商家和民众也要切实转变观念。探索推行在商品外包装上印制垃圾分类回收说明,引导群众开展垃圾分类。
二是进一步推进投放环节精准分类。混放是垃圾,分类成资源。以提升分类投放准确度为核心,科学合理布局投放点,不断完善制度规范和操作方式,让老百姓分得明白、分得方便、分得自觉。探索推行定时定点、不分类不收运、楼道撤桶等倒逼机制,加强前端分类督促引导,强化居民和公众的责任意识。同时,按照即将出台的物业管理条例要求,压实物业服务企业管理责任。
三是进一步推进收运环节规范有序。根据垃圾分类和承运的实际需求,推进集置点、中转站等科学布局、升级改造,配足配强收运能力,实行专线运输。规范运输车辆管理,推广使用压缩式、封闭式收运方式。2020年计划完成新(改、扩)建中转站建设47座,完成集置点建设873个,开展15条商业街、1021个小区的“定时定点”投放和清运工作。
四是进一步推进处置环节能力匹配。按照省里部署,以“环保安全、适度超前”的要求,加快循环生态产业园(二期)、诸暨、嵊州、新昌焚烧项目建设,确保处置环节能力匹配。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部分项目进度稍有滞后,下一步将追求进度,抓实抓好,进一步提升末端处置能力,力争按时实现焚烧和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垃圾分类处置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绍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0年8月3日
(联系人:吕萍 电话:0575-85130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