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已建成500多个“智安小区”
|
||||||
|
||||||
前段时间,越城区迪荡街道御景华庭三期小区两个大门口都装上了人脸、车脸抓拍识别系统,居民们感到小区安全度更高了。“通过人脸、车脸识别,后台可以分析出该对象是否为可疑人物或车辆,警方可以及时提醒小区物业。一旦发现是危险对象,我们也会马上采取行动。”越城区公安分局迪荡派出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作为2020年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工程之一,今年以来全市已落实1.3亿元资金用于“智安小区”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智安小区”555个。预计到今年年底将建成1000个左右。 安装人脸、车脸抓拍识别系统只是建设“智安小区”的一个缩影,按照“4+X”的标准,“智安小区”建设还涉及社会公共安全防护的视频监控系统、WIFI探针采集系统等,而身份验证、高空抛物、烟感设备等也可根据小区的需求“选配”。 北海街道西湖新村建起了智能安防室,将管理从“事后打击”向“事中处置”和“事前防范”延伸,提升小区治理能力,增强居民的安全感。该小区保安陈伟康告诉记者,早几年自己的一辆电动三轮车在楼下才停了15分钟,就被偷走了3个电瓶。虽然查了监控,但根本看不清人脸。“现在小区每个进出口和主要道路上都配备了高清摄像头,360度无死角,不仅对小偷有了强大的震慑力,也让居民实实在在受惠。”陈伟康说,自从建成了“智安小区”,大家都放心地把电动自行车等停到小区公共停放点。 书圣故里老房子、老建筑多,加上老年人防火意识不强,消防安全始终是个隐患。自从安装了烟感系统,情况就不一样了。记者了解到,目前书圣故里每套老旧民房内都装上了独立的烟感报警器。 “在已建成的智安小区当中,零发案或发案数下降的比例达到87%。协助公安机关破获的刑事案件有80多起,抓住逃犯7名。协助处理的矛盾纠纷、救助1070多起,惠及群众80多万人。”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大队长陈均东说。 “智安小区”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治安防范。比如,高层建筑“智能化”提升也是市民很关注的内容。上虞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民警表示,近期他们利用“智安小区”建设的契机,加强了对高空抛物的管理。由于对空摄像头的安装成本比较大,加上个人隐私方面的考虑,无法涉及一个小区的所有楼宇,这项民生工作目前尚在探索中。 |
||||||
信息来源: 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研究室、市机关事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