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组织机构 > 市政府工作部门 > 市公安局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11330600002577508J/2021-19884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市公安局 成文日期: 2021-01-29
主题分类: 综合类 发文字号:

2019年市公安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表

发布日期:2021-01-29 19:22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序号

内容与要求

全年完成情况

是否完成(未完成原因)

责任单位

备注

1

打造最具安全感城市,健全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开展8张网29个项目建设。

出台《绍兴市公安局全面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三年实施方案》,目前8张网基本建成,29项任务全部完成。全市共建成“智安小区”133个、完成老旧开放式小区智慧化升级改造234个;建成智安医院25家、智安学校26家、智安景区28家、安装人像抓拍系统319套、访客系统360套、新建、改建视频监控1780个。

完成

市公安局

市委政法委


2

实施全市公安机关打击专业化建设三年规划(2019-2021年),推进5大类31个项目,纵深推进以扫黑除恶为龙头的各项打击整治工作。

全市“三层四级”侦查打击体系架构已全面建成并实体运行。市县两级合成作战侦查中心、反诈中心全面建成并实现合署办公,全市各地均已成立反诈联席办工作专班并入驻反诈中心实体运作;全市已建立16支责任区专业打击队。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成绩全省第一。

完成

市公安局


3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枫桥警务模式4大类38个项目建设,启动“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三年行动”,深化公安、司法规范化建设。

目前4大类38项任务已完成,市两办名义出台《绍兴市委市政府关于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加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的通知》,以市局名义出台《推广枫桥警务模式三年行动方案》等15个文件,建立了“三比二看二评一会”工作推进机制,实行半月晒比、每月通报、每季点评、年终验收,培育了5个示范所和17个重点所。出台《关于完善警调衔接机制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村主要领导兼任治保调解主任2233个、律师驻所调解室57个、人民调解员驻所93个。全面推进行业自治,建立校调会11个、医调会11个、交调(仲裁)会7个。建成24小时公安自助服务区(点)85个、社区(村)公安代办点785个。

完成

市公安局

市司法局


4

实施“智慧警务”三年规划,深入推进“雪亮工程”,健全完善市、县、所三级情指行一体化建设,升级改造信息化实战平台,全力构建以不出事为目标的预测预警预防感知体系。

印发三年建设规划,制定《“智慧警务”建设任务清单(2019年)》。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后端部分完成硬件设备到货、安装调试,开展平台建设;前端部分启动2020年改造项目招投标。制定《全市“情指行”合成作战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和《绍兴市公安机关“1+6+7+X”“情指行”合成作战体系运行考核办法》。县级“情指行”合成作战中心全部实体化运行。全市95个派出所分类建立综合指挥室。完成实战平台升级改造工作,制定《绍兴市公安局预测预警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三级多层“三预”工作体系架构,依托信息化实战平台,强化指令核查反馈,做到风险隐患每日清零。制定《2019年绍兴市公安局情报网建设方案》《绍兴市公安机关情报分析师评定实施方案》,落实市局专业情报分析师、县局专业情报员、派出所兼职情报员等级化管理,完成情报人员等级认定。部署全市公安机关涉稳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改、大落实行动。

完成

市公安局

市委政法委


5

全面推进公安放管服一体化建设,推行公安电子证明全市域应用,开展“越警管家”平台二期建设,深化智慧民意感知体系建设,实现全市公安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和证明开具事项网上申请、异地受理、全市通办,提高群众获得感。

全市群众共计申领电子证件247万余张,累计发出公安电子证明120.6万余张,公安证明网上开具比例超过82.11%;实现196个事项“一证办”,所有“一证办”事项在全市公安窗口均能“刷脸办”。创新应用“安心码”,实时核验身份,广泛应用于企业招工、家政服务、散装汽油管理、网约房、安心财务等领域,累计核验身份40.2万余人,预警重点人员1.7万余人次。“越警管家”平台关注数达318万余人,关注率达51.20%;总实名认证数达158万余人,实名认证率达25.39%;全年新增服务事项75个,高频民生事项网上办件量超90%,下发《绍兴市公安局“越警管家”服务平台网上群众工作规范》,群众共访问平台1500万余人次,警民互动13万余人次,解决群众诉求8500余个,群众满意率达99.69% 进一步深化智慧民意感知体系建设,目前,全市公安“最多跑一次”改革平均实现率达99.44%,平均满意率达99.77%110接处警满意率从94.94%提升至97.53%,现场勘查满意率从91.13%提升至98.28%,案件办理满意率从64.18%提升至91.25%,交通事故处理满意率从82.14%提升至93.48%。优化公安服务格局,建设村级办事网络,打造15分钟“办事圈”,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全市累计建村级代办点567个,“终端办”服务点111个,完成100个事项集成的警务服务一体机的开发应用,全市215台自助机累计办件量达到了36.2万件。

完成

市公安局


6

落实城市交通治堵民生实事项目;推进市区交通管理一体化,市区全面建成停车诱导系统,完成交通智能化三期规划咨询方案,不断改善城市交通秩序。

18个堵点改造项目已完成改造;市区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智能交通三期建设规划咨询方案,并报市大数据局进行审议和修善。根据第三季度高德地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社科院等单位向社会公布的《2019年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绍兴的交通健康指数排名全国前十,全省第一。

完成

市公安局


7

加强市县两级反诈(分)中心建设,优化市级中心,建立并实体化运作县级分中心,开展为期一年的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建设电信网络诈骗预测、预警、技术反制、数据侦查系统平台,实现全市打击处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和破案数同比上升10%,通讯网络诈骗案件发案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建立全市反诈联席会议制度,组建全市反诈联席办工作专班,完成县级反诈分中心建设,完善市、县、镇街、村四级反诈体系。通讯网络诈骗预测、预警、技术反制、数据侦查系统平台已建成运行。1-12月,全市电信网络诈骗发案同比上升16.5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2.4个百分点。

完成

市公安局


8

进一步健全反恐怖工作体系,压实行业主体责任,深化市、区二级反恐情报中心建设,严密社会面反恐防恐各项措施,充分做好应急处突准备。

(涉密)

完成

市公安局


9

争创全国禁毒示范城市。

制定印发《争创全国禁毒示范城市方案》和《任务清单》,全面推进“五全”毒品治理体系建设。严打涉毒犯罪,率先开展“深网”打击,人案比列全省第二,整体打击绩效同类地区前二;严密涉毒要素管控,实现“零滋事、零出事、零流失、零舆情”;全力病残攻坚,实现社会面涉毒人员100%全收全控,提前完成市政府重点改革项目,并率先破解病残违法犯罪人员收押难题,为全省提供绍兴样本;广泛开展预防宣传教育和争创宣传工作,新命名市级禁毒示范学校14所;组织开展全市禁毒工作专项督导,圆满完成省禁毒委专项督导迎检工作。经省禁毒办污水毒品含量检测,全市毒品滥用程度低,列全省第二。

完成(省禁毒办已明确今年暂不开展第三批申报城市评审工作)

市公安局


10

全面落实服务经济社会发展16项举措,深化项目(市场、企业)警官制。常态打击非法集资、恶意逃废债等涉众型经济犯罪。

深化项目(市场、企业)警官制,在全市上市企业、驰名商标企业、产值在10亿元以上重点企业及特色小镇已建立联络室273个,联系点53个,实现100%全覆盖。建立在外越商合法权益保护机制协作地区8个。侦办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193起,起诉342人。恶意逃废债犯罪已摸排156家,立案157家,完成年度目标157%;抓获161人,挽回损失6.25亿元,同比上升11.85%

完成

市公安局


11

持续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提升工程,深化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模式,强化“人户一致”落地管理,确保流动人口居住登记率、登记信息准确率、居住出租房屋登记率、户籍人口实际居住地址采集率、同住人员关系采集率分别达到90%、90%、95%、90%和100%。

 

出台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实施方案和评估标准。下发《关于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推广应用越警管家·安心码的通知》,在柯桥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市推广应用越警管家·安心码,推进网约房信息登记落地。截至12月底,全市流动人口居住登记率为98.00% ,流动人口信息准确率为98.76%,居住出租房屋登记率为100%,同住人员关系采集率为100%

 

完成

市公安局


12

进一步加强全市巡特警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协同机制,确保随时快速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推动市两办出台《巡特警队伍建设三年规划》,市县两级公安巡特警队伍民警数、辅警数均对标年度目标数进行落实保障,市县两级防爆盔甲队、突击队已按要求组建到位。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均按要求推进落实了公安巡特警特种车辆年度任务。各地均已与社会救援力量建立联勤联处联训工作机制,与有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建立社会车辆应急调用机制

 

完成

市公安局



信息来源: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