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重点专项规划(五年)
索引号: 11330600002577014T/2011-21494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绍兴市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11-09-27
主题分类: 其他 发文字号: 绍政发〔2011〕64号

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绍兴市消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1-10-14 10:11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现将《绍兴市消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七日

绍兴市消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序  言

消防事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安全、保卫发展成果的重要任务,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特色产业城市、文化休闲城市、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内容,对维护绍兴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创造安全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进一步推进全市消防事业发展,切实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消防安全保障水平,根据《浙江省消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全市消防工作实际,编制本规划。本规划范围为各县(市、区)、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绍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镜湖新区、滨海新城。规划实施期限为2011年至2015年。

本规划是指导“十二五”时期全市消防事业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各级政府审批核准消防事业发展过程中重大项目及安排政府投资、编制财政支出预算和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

一、规划背景

(一)现实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市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和省政府有关消防工作的一系列指示,建立健全消防工作责任体系,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深入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不断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社会消防安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重特大火灾事故得到有效遏制,火灾形势保持平稳,基本实现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消防工作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县(市、区)防火安全委员会定期研究部署消防工作,协调解决重大消防安全问题。镇(乡、街道)明确消防工作分管领导,设立专(兼)消防安全管理部门。行政村明确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工作考核纳入政府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平安创建和新农村建设等考核,建立消防工作奖惩机制。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对本单位消防工作全面负责,其主要负责人为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

公共消防设施进一步加强。“十一五”期间,绍兴县滨海消防站、诸暨城中消防站、诸暨城北消防站、杭州湾上虞新区消防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市公安消防站由9个上升至13个。嵊州中心消防站、镜湖消防站、支队特勤大队和战勤保障中队启动建设。全市共投入消防装备经费1.31亿元,购置、更新了各类消防车56辆,其中举高消防车6辆、进口压缩空气泡沫车4辆、泡沫消防车10辆、防化洗消车1辆、多功能抢险救援车9辆。

社会消防组织进一步壮大。全市共建专职消防队82支,配备消防车84辆,专兼职队员800余人。志愿消防队1280支,其中配有手抬机动泵的志愿消防队300支。2010年,绍兴市“百村小康示范、千村改造整治”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和绍兴市公安局联合开展市级消防安全示范村创建活动,全市97个行政村已完成市级消防安全示范村建设,448个行政村已完成市级消防安全达标村建设。

火灾隐患整治进一步深入。深入开展以人员密集场所为主的各类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加强部门联合执法,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消除大批火灾隐患。创新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疏散畅通工程,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人员伤亡。总结推广诸暨“三合一”网格化长效监管机制,有效防止“三合一”反弹现象的发生。“十一五”期间,整改省级挂牌重大火灾隐患7家,市级重大火灾隐患38家。

社会消防安全意识进一步提升。通过消防宣传“六进”活动和消防主题宣传教育,全社会的消防安全意识普遍提高,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消防安全,将消防安全提升到民生高度,部门间的协作更加紧密,联合执法机制更加健全,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有所提高,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增强。社会面消防教育培训进一步普及,消防安全渐入人心。

公安消防部队战斗力明显提升。市本级配备通信指挥车,全市配备了3G图传设备,完成视频会议系统建设,指挥中心实时视频、音频监控和远程可视化指挥。诸暨、上虞、绍兴县征招公安合同制消防队员,有效缓解现役消防警力不足的现状,大大提高全市消防部队战斗力。“十一五”期间,全市公安消防部队共接警出动22495次,出动警力分别达33031车次和216712人次,参加抢险救援21455次。疏散遇险群众25l7人,保护财产8.37亿元,成功完成了多起影响较大的灭火救援任务。

“十一五”期间我市消防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消防工作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面在短期内仍难以彻底改变,社会抗御火灾的整体能力仍然薄弱。

消防工作责任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落实。政府消防安全法定职责和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够到位。部门防控火灾的监管措施不落实,行政监管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密切,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淡薄,火灾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的预防机制难以有效建立。

公共消防基础设施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和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仍滞后于经济发展,政府对消防事业经费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步。老城区、历史街区、古建筑的公共消防设施历史欠账较多,一些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消防规划缺失,乡镇工业园区消防设施薄弱。全市至今还未建立水上消防站,社会综合应急救援体系还没有形成,社会处置重特大灾害事故的能力仍较薄弱。

灭火救援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随着城市建设推进,建筑功能更趋复杂,高层、地下、大空间等建筑不断增多;各种新型建筑材料,玻璃幕墙、外墙装饰和非阻燃材料的发展应用;历史街区、古建筑、老城区的遗留保护;城际高铁等新型交通设施的建成使用,都极大地增加了灭火救援难度。

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保障还不够有力。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经费保障机制还不完善,经费投入还不能满足消防装备、队伍发展等必不可少的项目建设需要。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在农村火灾扑救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费保障不落实、执勤模式不规范,职业资格上岗制、再就业等政策意见未纳入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将严重阻碍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

农村消防安全基础薄弱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农村消防经费不足、消防设施建设缺乏合理规划等系列性问题仍十分突出,农村消防基础设施亟待改善。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消防服务范围将从原来以城市为主要服务区域,逐步向城郊及农村拓展,农村消防工作的服务能力相对薄弱。

(二)发展背景

“十二五”时期,我市消防事业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困难挑战。一方面,“十二五”时期,我市将进入经济发展加速转型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城市经济、县域经济、块状经济发展水平将全面提升。实践证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也是火灾的多发期。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对消防工作必将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随着绍兴滨海新城的开发建设,我市城市化进程将快速推进,城市规模将迅速扩大,一批现代化商务区、工业园区、中心镇和大型城市综合体将集中涌现,必将对公共消防基础设施产生更大需求。同时,随着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各类建筑功能更趋综合复杂,目前我市应对高层、地下、石油化工、隧道、水域、交通等灾害事故的装备严重缺乏,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难以满足处置现代灾害事故需要,综合应急救援面临的挑战将更趋严峻。

二、总体思路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创业创新、走在前列”的战略部署,以人为本,切实把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以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浙江省消防条例》为主线,以预防和遏制重大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为目标,紧紧抓住火灾预防、灭火救援两大任务,扎实推进“防火墙”工程建设,重点夯实社会单位“四个能力”, 建立覆盖城乡的灭火和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全面提升城乡防灾减灾水平,为全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 主要原则

坚持统筹协调原则。结合城乡建设与社会发展以及经济

转型升级,统筹消防事业发展,合理配置城乡公共消防设施,建立健全城市综合应急救援体系,保障消防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消防工作要求相适应。

坚持依法治火原则。健全部门、镇(乡、街道)消防安

全日常管理机制,创新社会消防管理新模式,进一步提升消防工作社会化水平。健全社会消防安全责任制体系,完善社会面和单位内部的责任机制。

坚持防消结合原则。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方针,落实各项防火措施,力求防止火灾的发生。将火灾预防和火灾扑救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促进社会和谐。

坚持科技强消原则。大力提倡在火灾预防和灭火救援中使用先进科技设备和技术,创新改善消防装备,提高消防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升防火、灭火和救援能力。

坚持宣传先行原则。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人民团体、社会单位落实消防宣传教育主体责任,树立“全民消防,生命至上”理念,不断提升全民消防安全素质。

(三) 总体目标

——城乡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和消防装备建设进一步加强,基本达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城市建城区公共消火栓安装率达到100%,有自来水管道供水的行政村的消火栓安装率达到100%,缺水山区村的消防水池建造率达到100%。

——努力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公安消防铁军。深化消防机制体制改革,强化信息、人才、装备和队伍建设,着力破解发展前进中的难题,实现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与经济社会同步持续发展。

——多种形式社会消防力量进一步发展壮大,基本建成互补型的城乡综合应急救援队伍。100%的镇(乡)完成专职消防队建设,100%的行政村和规模企业单位建立志愿消防队。

——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机制进一步契合,形成齐抓共管的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政府挂牌督办的重大火灾隐患整改率100%,影响公共安全的区域性消防安全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消防监督与执法服务并重,健全服务经济社会的工作机制,消防行风评议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全市消防行风评议满意率90%以上。

——基层日常消防管理进一步加强,健全常态化的消防安全检查制度,火灾隐患得到及时消除。全部镇(乡、街道、开发区)成立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工作人员,100%的行政村设立消防安全管理人。

——年度火灾十万人死亡率控制在0.19以内,亿元GDP火灾损失率控制在万分之0.3以内。

——社会化消防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基本形成,全民消防安全意识显著提升,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扑救初起火灾和逃生自救互救能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人人关注消防安全、人人掌握消防常识、人人学会逃生自救技能”的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切实加强消防组织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监管组织网络,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单位为主体的新型社会消防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完善部门间信息互通制度和联合执法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建立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健全消防安全监管组织。消防工作由各级政府负责,各有关部门依法对本部门、本系统的消防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各级政府明确消防工作的分管领导,设立专(兼)职消防管理部门和人员。2011年,各行政村、社区要确定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开展群众性消防工作。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要确定一名分管领导,设立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开展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经济发达的镇(乡、街道)应建立消防安全工作站、消防工作办公室等多种形式的消防工作专门机构,落实人员和经费保障。2011年,钱清镇、店口镇要完成组建,2012年,枫桥镇、大唐镇、道墟镇、崧厦镇、丰惠镇、梁湖镇、章镇、长乐镇要完成组建,2015年前,人口超过5万或GDP超过35亿的建制镇,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及以上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度假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要完成组建。其它镇(乡、街道)要以综治办、安监办等机构为依托,建立消防工作管理部门,2011年,80%的镇(乡、街道)完成建设,2012年,全部镇(乡、街道)完成建设,开展日常消防工作。2012年,镇(乡、街道)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不少于4人,到2015年达到在编8人。

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各级政府要依法履行消防工作职责,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将消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健全消防安全委员会机制,定期研究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完善政府消防工作考评体系,将消防工作纳入政府及有关部门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内容,并逐级签订消防工作责任书,实行年度考评。各部门要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切实履行消防工作监管职责,及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社会单位要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完善岗位防火责任制,增强责任约束效果,规范消防安全管理。

健全消防联合执法机制。各级政府要支持消防执法工作,完善部门间信息互通制度和联合执法机制。各级公安机关和消防机构要认真履行消防监督执法职责,强化多警联勤执法工作机制建设,加强与有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及时将认定的重大火灾隐患、消防行政审批、消防产品、消防专项治理等信息通报相关部门。规划、建设、安监、质监、文化、工商、教育、卫生、交通、民政、农林、铁路、广电、旅游、体育、文物、人防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对行政许可或监管事项中涉及消防安全的,应严格把关,对发现的消防违法行为和火灾隐患,应依法查处或者移送、通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和公安派出所等部门处理,形成监管合力。

加强综合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根据《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全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综合应急救援管理体制,健全“统一指挥、职责明确、结构完整、一专多能、反应快捷、运转协调、贴近实战”的全市综合性应急救援长效机制。完善重大灾害事故的部门联勤互动、协同作战机制,每年参与浙东片区综合性应急救援实战拉动演练至少1次。2011年,形成市、县(市、区)二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体系。2013年,完成绍兴市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与各部门指挥中心的可视化对接、信息共享、互动互通。 2014年,越城、诸暨、嵊州要依托消防站装备仓库,建立应急物资保障分站,成立应急救援物资保障队。

(二)切实加强社会单位消防管理

健全火灾防控机制,建立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机制。加强社区和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

健全火灾防控机制。对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高层地下建筑等建设项目,要严把消防安全关,依法加强行政许可和备案抽查等事前监督。对已经投入使用、生产、经营的人员密集场所、涉危涉爆企业和高层地下建筑要从严制定消防安全检查标准,强化监督检查。对老城区、历史街区、古建筑要增补消防设施,改善消防通道,加强值班巡查。进一步健全重大火灾隐患立案、核查、论证、公示、督办、销案制度,通过政府分级挂牌督促整改。建立消防安全评估制度,定期开展检查评价,及时公布评价结果。适时组织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及时消除行业性、区域性的消防安全问题。

创新社会消防管理。发展和培育消防安全管理服务、消防设施检测及维护保养、消防安全评估等社会中介服务,发挥技术优势,优化和提升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推动注册消防工程师制度建设,壮大社会消防技术服务力量。建立单位消防安全等级制度,并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作用,建立消防安全与保险、金融机构的良性互动。建立消防安全预警机制,对发生较大以上火灾、存在重大火灾隐患、严重消防违法行为或拒不整改火灾隐患的单位要定期向社会发布消防安全预警信息。各相关部门对预警信号要分别采取相应的限制措施。大力倡导人员密集场所参加火灾公众责任保险。

落实单位消防责任。建立消防安全自我约束机制,强化单位自我管理。推动单位落实预防火灾的措施,明确和落实各岗位消防安全职责,建立健全自动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制度,做好单位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加强灭火和疏散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单位自防自救能力。全面落实社会单位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的建设标准。2011年上半年,所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四个能力”标准化建设基本达标,下半年基本完成50%人员密集场所的一般单位“四个能力”标准化建设;2012年上半年,所有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一般单位“四个能力”标准化建设基本达标。同时,逐步推动非人员密集场所(单位)及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普及“四个能力”建设。进一步规范消防安全重点人员、重点岗位持证上岗制度,推行行业标准化管理,探索建立单位消防安全评估系统。

强化农村、社区消防工作。推动基层完善消防安全管理网络,创新消防安全管理方法,落实“网格化”管理措施。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完善城市社区公共消防设施,加快农村消防设施建设。设立公共消防器材配置点,提倡和鼓励家庭配备常用灭火器材,高层住户配备逃生器材,提高自防自救能力。制定落实防火安全公约,推行消防安全区域联防制度,充分发挥治安联防、巡防和保安队伍在防火巡查、消防宣传、扑救初起火灾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工作。落实公安派出所消防工作职责,强化对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消防工作指导,加强对农村、社区企业、出租房屋和小公众聚集场所、小作坊等场所消防监督检查,及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

以创建“消防安全示范村、达标村”活动为抓手,推进农村消防工作,达到健全村级消防工作组织体系和制度、落实村内公共消防设施、建立农村志愿消防队伍、开展农村火灾隐患整治工作、建立农村消防固定宣传阵地的“五有”标准。2012年,全部行政村达到消防安全达标村的配置标准,2014年,全部达到消防安全示范村的配置标准。

推进消防社会化进程。按照全面建设“法治社会”、“平安社会”的要求,坚持依法行政,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浙江省消防条例》,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一些地方规范性文件,建立完善社会消防公共服务平台,拓宽消防审批办理、火灾隐患举报投诉、消防技术咨询等服务范围,尝试推行城市大型场所集约式、重点行业自律式的消防管理模式,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加快推进战训改革促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扎实开展战斗型部队建设,整合现有规章制度,制订出台全面、系统、科学的执勤备战规定和灭火救援行动规程。建立部门信息共享长效保障机制,提高各类救援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三)切实加强城乡公共消防设施建设

紧紧围绕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不欠新账、快补旧帐”的要求,加快消防站(队)改造、新建步伐,加快消防车辆装备建设,加强消防水源和消火栓建设,建立健全火灾报警、调度、指挥、信息通讯系统,全面提高城乡公共消防基础设施水平。

加快公安消防站建设。加快建设嵊州中心消防站、镜湖消防站,2011年,新建市本级特勤消防站、绍兴县平水副城消防站和新昌大市聚镇(水上)消防站。2012年,改建市本级一中队、新建滨海新城消防站和上虞城南消防站。2013年,改建市本级二中队,新建消防培训中心和诸暨城南消防站。2014年,新建绍兴县柯南消防站和上虞梁湖镇消防站。2015年,新建绍兴县钱清镇消防站、诸暨市大唐镇消防站、嵊州城北消防站和新昌梅渚镇消防站。

加快消防车辆装备建设。结合消防站建设实际,至“十二五”末,普通二级以上消防站至少配有1辆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1辆抢险救援消防车、1辆举高消防车和1辆重型水罐(泡沫)消防车;加大进口整车和进口底盘国内改装消防车配备力度,力争全市部队全进口消防车达到20%,进口底盘国内改装消防车达到50%,国产消防车占30%;新购主战消防车辆比功率达到12以上,消防车的更新形成完整的年份梯次。加强隧道和化工等专业救援队伍建设,提高举高、抢险救援、防化等专勤消防车的配备比例。针对区域性特殊火灾特点,加强远程供水系统、大功率排烟设备、涡喷高压系统等车辆装备配置。2012年前,按省政府修订的《浙江省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和《浙江省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装备建设标准》,配齐个人防护装备、特种装备、应急救援及攻坚组装备,重点加强配备有动力源的大型拖炮、移动水炮、泡沫炮等射程远、功能强、高效环保的灭火器材。

加快消防供水设施建设。消防供水设施的设置应与城镇开发、老城区改造、新建工业园区和道路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城市、中心镇市政消火栓建设必须达到国家标准。市直开发区(新区)管委会、相关乡镇和供水企业要按照《浙江省城市供水管理办法》等规定,进一步加强所属区域、所属的市政消火栓的规划、建设、维护、使用和管理工作。2011年底前,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绍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市政消火栓建设率应达到100%。镜湖新区和越城南片区域等近期开发建设区域公共消火栓必须与新建道路同步建设。已使用管道供水的农村集镇及行政村也按照城市道路要求增建、新建公共消火栓。充分利用江河、湖泊等天然水源修建消防取水口和取水码头,提高村镇消防供水能力;要结合水利建设和改造,因地制宜修建消防水池,弥补城乡人工消防水源的不足。

加快信息通信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全市119集中接处警指挥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火场通信三级指挥网,规范火场指挥通信秩序,适时建设卫星通信网、短波通信网、攻坚组通信专网、专职队通信专网等通信网络建设。加强通信保障机制建设,提高部队通信保障能力和指挥效能,实现科技强警战略可持续发展。2011年,市本级配备便携式海事卫星图像传输系统,县(市、区)配备便携式海事卫星电话;完成消防信息系统数据存储与备份容灾系统建设;全部消防车配备应急专用公网电话;政府专职消防队配置车载对讲机2台和手持对讲机4只。2012年,全市建设350MHZ同频同播网和综合语音调度系统。市、县(市、区)政府建立应急办、安监、公安、消防、地震、环保、供水、供电、医疗、电信等部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同配合的应急通信联动工作机制,完成全市消防部队高清级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市本级配置大比例尺电子地图,完成所有执勤车辆和行政车辆GPS终端配备工作。2013年,完成诸暨市小型指挥车的配备及支队指挥车“动中通”卫星改装,应用互联网技术促进部队正规化管理,基本实现全市消防信息中心标准化建设。2014年,建设全市数字集群通信系统。2015年,健全网络、系统、病毒应急响应和安全保障机制,加强网络带宽建设。

(四)切实加强消防队伍建设

加强公安消防部队正规化建设,大力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力量、公安合同制消防员和消防文职人员消防队伍,全市建设市、县(市、区)二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

壮大公安消防队伍建设。积极争取公安现役编制,满足日益增长的消防安全保卫需要,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公安消防铁军。各级政府要支持消防部队正规化建设,不断改善营房设施建设,完善社会化后勤保障体系。加强专业化灭火救援能力建设,强化应用性、实战性训练,开展区域性和跨地区灭火救援实战演练,努力提高处置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和石油化工等现代火灾和特殊灾害事故的攻坚能力。2012年,市本级完成特勤大队组建;2011年,上虞、绍兴县、诸暨成立依托中心消防站,成立特勤中队,2012年,成立滨海新城消防大队;2013年,组建特勤二中队。公安消防部队要严格依据条令条例,加强思想、业务和作风建设,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努力提高消防执法水平和灭火救援战斗力。各县(市、区)要将消防员意外伤亡保险、抚恤、救助、地区生活补贴、特殊岗位津贴、执勤补贴等纳入地方财政保障范畴。

壮大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根据国家有关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的规定,2011年,全市所有镇(乡)100%建立政府专职消防队;在此基础上,把建强志愿消防队作为控制初起火灾的第一力量,2013年,全部行政村、社区建立配泵的志愿消防队,2015年,全市40%的企事业单位建立义务消防队。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建专职消防队的大型企业、仓库、码头等100%全部建成专职队。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在保护点内建立专职消防队。

壮大公安合同制消防员队伍。通过征招合同制消防队员来弥补公安消防队灭火救援力量不足。各地按照普通消防站总人数不低于35人的配备标准征招合同制消防队员。2011年,各县(市、区)按照新编制要求完成征招任务,以后根据人员变化及时调整补充,完善合同制消防队员征招的长效机制。

壮大消防文职雇员队伍。公开招考具有相关专业技能及等级的消防文职人员,辅助公安消防机构开展档案管理、消防宣传、社会培训、窗口受理服务等辅助性工作岗位和协助开展消防监督检查、火灾事故调查等执法工作,充实消防监督力量。“十二五”期间,全市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征招消防文员117人。其中,越城、绍兴县、诸暨、上虞不少于15人,支队机关不少于13人,嵊州、新昌不少于12名、袍江、镜湖不少于10名。

壮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以公安消防部队为主体,以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为平台,以各专业、专职和社会化应急救援力量为补充,以应急救援专家组为智囊,以基地化训练和基地化保障为基础,建立市、县(市、区)二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加强专业救援队伍建设,每半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应急救援拉动演练,2011年前,新昌、诸暨建立交通隧道救援队,2013年前,依托滨海新城消防大队建立化工救援队。

(五)切实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探索针对不同社会人群而开展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培训,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培训方法,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立体化”的消防大宣传大培训新格局。

落实消防宣传教育的法定义务。按照《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2011-2015)》及国家消防法律法规的规定,督促宣传、教育、民政、文化、卫生、安监等部门和新闻媒体落实常态化消防宣传教育的法定义务,健全齐抓共管消防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普及《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2011-2015)》内容。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教育、培训、考核、评定内容,加大消防安全宣传报道力度,普及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常识。

开展全民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在丰富平面媒体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宣传方式,拓展消防宣传平台,形成多层面、多角度的立体化宣传模式。深化消防宣传“六进”工作,使消防知识深入社区、企业、学校、农村、家庭和场所。2011年10月底,各县(市、区)要完成2个“六进”工作示范点建设。2011年,上虞、嵊州、新昌要创建完成一所“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其他县(市、区)要在2012年底前创建完成。人员密集场所广泛开展“三提示”宣传活动,所有人员密集场所应在2011年完成“三提示”工作。中小学校开设消防知识课程,每学期不少于2次消防知识课堂教学、1次疏散逃生演练和1次制作家庭火灾疏散预案的家庭作业。加强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建设,2015年,市、县级行政区域建设1个以上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加大流动消防宣传装备配备力度,2015年,各县(市、区)配备流动消防宣传车不少于1辆。

拓展消防职业培训鉴定。要吸收港台地区先进的消防职业鉴定经验,“十二五”期间,要强化对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的资格鉴定,2011年,50%的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取得建(构)筑物消防员职业资格,消防检测行业执业人员全部取得建(构)筑物消防员职业资格,2012年,75%的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取得建(构)筑物消防员职业资格,2013年,所有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取得建(构)筑物消防员职业资格,并逐步将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消防安全检查人员、消防设施安装、维护、操作人员等消防从业人员纳入建(构)筑物消防员职业技能鉴定。2013年,力争全部专职消防队队长取得灭火救援员职业资格,2015年,力争全部专职消防队队员取得灭火救援员职业资格。

加强社会消防安全培训。完善市、县两级消防培训体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消防安全培训,依托市消防协会设立消防培训机构,2012年,建成投入使用,各县(市、区)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消防安全培训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责成用人单位对员工开展消防安全培训。用人单位要对员工开展消防安全培训,2015年,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设计、施工、监理、检查维护人员、易燃易爆岗位作业人员、人员密集的营业性场所工作人员和导游、保安及电工、电气焊等特种作业人员消防安全培训率达到100%。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规定,坚持政府统一领导下的消防工作责任制,依法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切实把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县(市、区)政府切实加强对消防工作的领导,为消防工作创造良好条件,每年要将规划实施情况向市政府作专题汇报。

(二)完善规划体系

完成城乡消防规划编制的县(市、区)和镇(乡)切实抓好规划实施,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及时调整修订消防规划。尚未编制消防规划的县(市、区)和镇(乡)抓紧制订规划,并将其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同步实施。2012年前,所有镇(乡、街道)要完成消防规划的编制、修订。

(三)落实目标任务

各级政府、部门要将本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纳入本级发展规划,结合实际确定消防事业发展的重点和目标,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切实抓好落实。要进一步明确各有关部门的消防安全职责,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要及时研究规划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开展论证、评估,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四)强化政策保障

坚持消防事业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同步,各级政府、部门应切实加大投入。对消防站、消防装备、消防水源、消防通信建设和火灾隐患排查整治、重大应急救援、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社会消防公益宣传等要安排专项经费。市、县(市、区)两级政府要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消防事业的扶持和倾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实施重点扶持。积极鼓励民间捐资设立消防公益基金,推动社会消防事业发展。

(五)建立健全考评机制

建立绍兴市消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实施的考评和监督制度,分解落实规划明确的目标、任务和重点项目,制定详细的年度实施计划,每年对各地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考评;完善规划实施考核机制,将消防事业发展规划落实情况作为考核政府和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保障规划分步有效实施,探索建立规划实施情况年度检查通报制度,定期进行考评分析,跟踪问效,并接受人大、社会公众的民主监督。



附 件:

1. 绍兴市“十二五”时期消防车、船(艇)配置规划(2011—2015)表1

2. 绍兴市“十二五”时期消防车、船(艇)配置规划(2011—2015)表2

3. 绍兴市“十二五”时期消防车、船(艇)配置规划(2011—2015)表3

4. 绍兴市“十二五”时期消防站建设经费预算汇总表

5. 绍兴市“十二五”时期消防装备经费预算汇总表1

6. 绍兴市“十二五”时期消防装备经费预算汇总表2

7. 绍兴市“十二五”时期消防装备经费预算汇总表2—1——消防车辆

8. 绍兴市“十二五”时期消防装备经费预算汇总表2—2——特种装备

9. 绍兴市“十二五”时期消防装备经费预算汇总表2—3——个人防护装备

10. 绍兴市“十二五”时期消防装备经费预算汇总表2—4——常规装备

11. 绍兴市“十二五”时期消防装备经费预算汇总表2—5——防火监督装备



附件1

绍兴市“十二五”时期消防车、船(艇)配置规划(2011—2015)表1

单位

消防站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车、船型

类型

数量

车、船型

类型

数量

车、船型

类型

数量

车、船型

类型

数量

车、船型

类型

数量

市本级

越城一中队

雪炮消防车

全进口

1







中型水罐车

进口底改装

1




越城二中队

排烟消防车

进口底改装

1













特勤队




抢险救援车

全进口

1

压缩空气

泡沫车

全进口

1




≥30米

高喷车

全进口

1




重型水罐车

进口底改装

1













重型泡沫车

进口底改装

1










战勤保障中队




压缩空气

泡沫车

全进口

1

重型水罐车

进口底改装

1







滨海新城消防站(新建)










≥30米

高喷车

全进口

1

压缩空气

泡沫车

全进口

1










抢险救援车

全进口

1













重型水罐车

进口底改装

1




袍江中队

重型水罐车

进口底改装

1




抢险救援车

进口底改装

1




登高车

全进口

1

镜湖消防站

(新建)




中型水罐车

进口底改装

1

压缩空气

泡沫车

进口底改装

1

登高车

全进口

1







中型水罐车

进口底改装

1

重型水罐车

进口底改装

1










抢险救援车

国产

1










绍兴县

绍兴县中队

排烟消防车

进口底改装

1













滨海中队

压缩空气

泡沫车

进口底改装

1

抢险救援车

进口底改装

1










平水副城消防站(新建)







≥30米

高喷车

全进口

1

抢险救援车

进口底改装

1










压缩空气

泡沫车

进口底改装

1

重型水罐车

进口底改装

1




柯南消防站

(新建)










登高车

全进口

1

压缩空气

泡沫车

进口底改装

1













抢险救援车

进口底改装

1













重型水罐车

进口底改装

1

钱清镇消防站
















 

附件2

绍兴市“十二五”时期消防车、船(艇)配置规划(2011—2015)表2

单位

消防站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车、船型

类型

数量

车、船型

类型

数量

车、船型

类型

数量

车、船型

类型

数量

车、船型

类型

数量

诸暨市

城东中队
















城西中队

压缩空气

泡沫车

进口底改装

1




抢险救援车

进口底改装

1







城中中队




≥30米

高喷车

全进口

1

抢险救援车

进口底改装

1

重型水罐车

进口底改装

1




战保中队

(新建)

抢险救援车

进口底改装

1













城南消防站

(新建)










≥30米

高喷车

全进口

1

抢险救援车

进口底改装

1










压缩空气

泡沫车

进口底改装

1

重型水罐车

进口底改装

1

大唐镇消防站
















上虞市

上虞中队

压缩空气

泡沫车

进口底改装

1













新区中队




抢险救援车

进口底改装

1










城南消防站

(新建)







登高车

全进口

1













压缩空气

泡沫车

进口底改装

1













抢险救援车

国产

1













重型水罐车

进口底改装

1







梁湖镇消防站(新建)










≥30米

高喷车

全进口

1

压缩空气

泡沫车

进口底改装

1













抢险救援车

进口底改装

1













重型水罐车

进口底改装

1

 


 

附件3

绍兴市“十二五”时期消防车、船(艇)配置规划(2011—2015)表3

单位

消防站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车、船型

类型

数量

车、船型

类型

数量

车、船型

类型

数量

车、船型

类型

数量

车、船型

类型

数量

嵊州市

嵊州中队

中型水罐车

进口底改装

1













中心消防站

(新建)

≥30米

高喷车

全进口

1

抢险救援车

进口底改装

1

重型水罐车

进口底改装

1










压缩空气

泡沫车

进口底改装

1










城北消防站

(新建)










≥30米

高喷车

全进口

1
















压缩空气

泡沫车

进口底改装

1













抢险救援车

国产

1













重型水罐车

进口底改装

1

新昌县

新昌中队
















大市聚(水上)消防站(新建)

≥30米

高喷车

全进口

1

压缩空气

泡沫车

进口底改装

1

重型水罐车

进口底改装

1










抢险救援车

进口底改装

1










梅渚消防站

(新建)










重型水罐车

进口底改装

1

≥30米

高喷车

全进口

1













压缩空气

泡沫车

进口底改装

1













抢险救援车

国产

1


 

附件4

绍兴市“十二五”时期消防站建设经费预算汇总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性质

站级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小计

合计

备注

项目数

投资额

项目数

投资额

项目数

投资额

项目数

投资额

项目数

投资额

合计



4

9500

3

13910

3

8800

2

5000

4

7500

44710

44710


1

支队

本级

特勤队

新建

特勤

1

3000


2410







5410

22710


2

战勤保障中队

新建

战保

1

2000


1000







3000


3

越城大队一中队

改建

普一



1

3000







3000


4

越城大队二中队

改建

普一





1

3300





3300


5

滨海新城消防站

新建

普二



1

5000







5000


6

消防培训中心

新建






1

3000





3000


7

绍兴县

平水副城消防站

新建

普二

1

2500









2500

7500


8

柯南消防站

新建

普一







1

3000



3000


9

钱清镇消防站

新建

普二









1

2000

2000


10

诸暨

城南消防站

新建

普二





1

2500





2500

4500


11

大唐镇消防站

新建

普二









1

2000

2000


12

上虞

城南消防站

新建

普二



1

2500







2500

4500


13

梁湖镇消防站

新建

普二







1

2000



2000


14

嵊州

城北消防站

新建

普二









1

2000

2000

2000


15

新昌

大市聚镇(水上)消防站

新建

普二

1

2000









2000

3500


16

梅渚消防站

新建

普二









1

1500

1500



 

附件5




绍兴市“十二五”期间消防装备经费预算汇总表1


































单位:万元


单位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合计


消防车辆

特种装备

个人防护装备

常规装备

防火监督装备

小计

消防车辆

特种装备

个人防护装备

常规装备

防火监督装备

小计

消防车辆

特种装备

个人防护装备

常规装备

防火监督装备

小计

消防车辆

特种装备

个人防护装备

常规装备

防火监督装备

小计

消防车辆

特种装备

个人防护装备

常规装备

防火监督装备

小计


合计

3730

426

307

363

60

4886

7170

757

547

425

110

9009

4650

664

438

477

60

6289

6600

560

465

360

200

8185

5450

585

330

355

90

6810

35179


支队本级

小计

2330

200


100


2630

1900

372

302

175

70

2819

1350

224

88

157

20

1839

2450

300

250

150

130

3280

2050

220

80

150

50

2550

13118


支队本级

1550

200


100


1850

1100


100


30

1230

700



70


770


50

20

30

20

120

800

20


50

30

900

4870


越城







250

300

100

100

20

770


100


30


130

250

150

130

20

20

570


100


30

10

140

1610


袍江

780





780



50

50

20

120

200

100

50

50


400



50

50

50

150

900

50

50

50


1050

2500


镜湖







550

72

52

25


699

450

24

38

7

20

539

900




30

930







2168


滨海新城



















1300

100

50

50

10

1510

350

50

30

20

10

460

1970


绍兴县

250

100

50

50

10

460

600

100

50

50

10

810

900

100

50

50

10

1110

1350

100

50

50

10

1560

650

100

50

50

10

860

4800


诸暨

800

30

50

30

20

930

2200

35

60

30


2325

400

150

50

100


700

1150

35

30

50

30

1295

450

80

50

40


620

5870


上虞

100

16

27

13

10

166

320

20

35

20

10

405

1500

100

150

80

10

1840

700

25

35

20

10

790

650

35

40

25

10

760

3961


嵊州

150

50

150

150

10

510

1150

80

50

50

10

1340

250

50

50

50

10

410

700

50

50

50

10

860

600

100

50

50

10

810

3930


新昌

100

30

30

20

10

190

1000

150

50

100

10

1310

250

40

50

40

10

390

250

50

50

40

10

400

1050

50

60

40

10

1210

3500







































 

附件6

绍兴市“十二五”时期消防装备经费预算汇总表2     单位:万元

目名称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合计

备注

总计

4886

9009

6289

8185

6810

35179


消防车辆

11/3730

14/7170

15/4650

14/6600

17/5450

71/27600

辆/万元

特种装备

426

757

664

560

585

2992


个人防护装备

307

547

438

465

330

2087


常规装备

363

425

477

360

355

1980


防火监督装备

60

110

60

200

90

520


































附件7

绍兴市“十二五”时期消防装备经费预算汇总表2-1---消防车辆      单位:辆/万元

单位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合计

备注

总计

11/3730

14/7170

15/4650

14/6600

17/5450

71/27600


支队本级

小计

3/2330

7/1900

5/1350

5/2450

3/2050

23/10080


支队本级

2/1550

3/1100

2/700


1/800

8/4150


越城


1/250


1/250


2/500


袍江

1/780


1/200


1/900

3/1880


镜湖


3/550

2/450

1/900


6/1900


滨海新城




3/1300

1/350

4/1650


绍兴县

2/250

1/600

2/900

3/1350

3/650

11/3750


诸暨

2/800

1/2200

2/400

3/1150

2/450

10/5000


上虞

1/100

1/320

4/1500

1/700

3/650

10/3270


嵊州

2/150

2/1150

1/250

1/700

3/600

9/2850


新昌

1/100

2/1000

1/250

1/250

3/1050

8/2650


附件8

  绍兴市“十二五”时期消防装备经费预算汇总表2-2---特种装备        单位:万元

单位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合计

备注

总计

426

757

664

560

585

2992


支队本级

小计

200

372

224

300

220

1316


支队本级

200



50

20

270


越城


300

100

150

100

650


袍江



100


50

150


镜湖


72

24



96


滨海新城




100

50

150


绍兴县

100

100

100

100

100

500


诸暨

30

35

150

35

80

330


上虞

16

20

100

25

35

196


嵊州

50

80

50

50

100

330


新昌

30

150

40

50

50

320


















 

附件9

绍兴市“十二五”时期消防装备经费预算汇总表2-3---个人防护装备     单位:万元

单位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合计

备注

总计

307

547

438

465

330

2087


支队本级

小计


302

88

250

80

720


支队本级


100


20


120


越城


100


130


230


袍江


50

50

50

50

200


镜湖


52

38



90


滨海新城




50

30

80


绍兴县

50

50

50

50

50

250


诸暨

50

60

50

30

50

240


上虞

27

35

150

35

40

287


嵊州

150

50

50

50

50

350


新昌

30

50

50

50

60

240


附件10

 绍兴市“十二五”时期消防装备经费预算汇总表2-4---常规装备      单位:万元

单位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合计

备注

总计

363

425

477

360

355

1980


支队本级

小计

100

175

157

150

150

732


支队本级

100


70

30

50

250


越城


100

30

20

30

180


袍江


50

50

50

50

200


镜湖


25

7



32


滨海新城




50

20

70


绍兴县

50

50

50

50

50

250


诸暨

30

30

100

50

40

250


上虞

13

20

80

20

25

158


嵊州

150

50

50

50

50

350


新昌

20

100

40

40

40

240


附件11

绍兴市“十二五”时期消防装备经费预算汇总表二2-5---防火监督装备   单位:万元

单位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合计

备注

合计

60

110

60

200

90

520


支队本级

小计


70

20

130

50

270


支队本级


30


20

30

80


越城


20


20

10

50


袍江


20


50


70


镜湖



20

30


50


滨海新城




10

10

20


绍兴县

10

10

10

10

10

50


诸暨

20



30


50


上虞

10

10

10

10

10

50


嵊州

10

10

10

10

10

50


新昌

10

10

10

10

10

50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公室(研究室、机关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