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绍兴市镜湖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发行2021年第三期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发行规模30亿元,票面利率3.99%,创全国地级市同期限同评级私募债最低利率、浙江省地级市私募债单笔最大发行规模,彰显了资本市场对镜湖开发集团改组及实体化运作的高度认可。
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厚积薄发。镜湖新区位于绍兴大城市中心,是浙江省大都市区建设宜居之城五大平台之一、杭州都市区建设三大重大平台之一。镜湖开发集团作为镜湖新区投资建设的实施主体,近几年,在绍兴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逐步由政府投融资平台向市场化实体转型,打好了改革引领、产业赋能、创新驱动“组合拳”,撬动了镜湖新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转”出了做优做强做大国有企业的“绍兴样本”。
重塑——硬实力就是说服力
2018年6月,绍兴市委市政府调整镜湖核心区管理体制,设立绍兴市镜湖新区开发建设办公室,为市政府派出机构,将原绍兴市镜湖新区管委会下属的绍兴市城北新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等划转镜湖新区开发办管理,作为镜湖新区开发建设的运作平台。
同年9月,根据省委省政府和绍兴市委市政府关于化解政府债务有关工作部署与要求,镜湖新区开发办强力推进平台公司改革重组,在整合原有绍兴市城北新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基础上,通过实施具有首创性的公益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剥离等20余项措施,组建绍兴市镜湖新区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拉开了平台公司市场化改革的大幕。
根据全新定位,镜湖新区开发集团将努力打造为市场化运营的产业地产和城市综合运营商,并正式成为绍兴市国资委控股的国有独资企业。当时,一些人对于镜湖新区开发集团退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这一举措表示不理解。“其实,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镜湖新区开发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对企业业务进行的一次汰劣留良、补链强链的系统化重塑。
改革重组后,镜湖新区开发集团扩大了竞争性业务,剔除公益性职能,划清了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责任边界,进一步确立了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增强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防范和化解了隐性债务风险。一退一进之间,实现了企业自身发展与镜湖新区开发建设的“同频共振”。
众所周知,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企业主体信用等级,则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通行证”。针对原有老平台负债高企、资产收益低下、评级面临下调、融资处处受限等棘手问题,镜湖新区开发集团率先提出了“做强主体,提升评级,拓展融资渠道”的工作思路,以“推倒重来”的勇气和决心,重塑投融资体系。
2019年4月30日,一份权威的评级报告,让人振奋不已。报告确定将镜湖新区开发集团主体长期信用等级提升为“AA+”,这也是全市开发区首家“AA+”平台企业。从2018年10月正式启动评级提升工作,到2019年4月获批“AA+”,提升速度之快,也创造了国内资本市场的一个奇迹,被誉为“镜湖速度”,印证了资本市场对绍兴、对镜湖新区发展的长期看好,镜湖新区开发集团也因此拿到了通往资本市场的“VIP”资格。
成立三年来,在绍兴市政府“七大”重磅政策加持下,镜湖新区开发集团这艘资本航母重装启航,硬核指标再度添能造势,在与资本市场深度对接方面,实现了从传统银行表内外间接融资,到银行间市场、交易所等直融渠道的全覆盖,成功构建起了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截至今年9月底,镜湖新区开发集团总资产已从三年前的382.42亿元增长至803.51亿元,年均增长率近50%,成功实现三年翻番;净资产由119.25亿元猛增至418.8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00%;资产负债率连续三年保持下降,已从68.82%大幅降至47.88%;平均融资成本下降超1.5%,节约财务成本超10亿元。
通过“瘦身健体”、提质增效,镜湖新区开发集团也成了在资本市场上受人追捧的“香饽饽”,翻看过去三年公司投融资成绩单,可谓亮点多多。
2018年,经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批准,镜湖新区率先开展土地储备预算管理全国试点,获得全国首单实施土地储备预算管理的专项债券15.6亿元,三年累计获得土储专项债券资金55.1亿元。
2019年,镜湖新区开发集团同时获得三家评级机构“AA+”信用评级,为我市开发区平台首家“AA+”平台企业。
2020年,首次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获准注册中期票据(MTN)46亿元,创我市公募债券单笔注册规模之最。
202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注册发行全市首单、全省第二单保障房资产支持证券“ABS”,发行规模26.65亿元。
202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获准注册非公开发行公司债50亿元,创我市全品种债券单笔注册规模之最。
2021年,镜湖新区开发集团投资的高铁绍兴北站TOD(公交导向开发)综合体项目获农行、工行、中行、交行、浦发银行5家银行银团授信61亿元,创我市项目贷款单笔最大授信额度。
转型——市场化撬动大产业
步入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更需厘清当前“如何改”以及“怎样改到位”的问题。
经过几年探索实践,我市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内部市场化机制不够活跃、核心竞争力亟待提升等弊端。“一定要靠持续深入改革破除影响和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矛盾。”镜湖新区开发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而目标,就是在解决国企发展的“结构、动力、效率”上下功夫,着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放大国资带动力。
2021年7月5日,在充分结合绍兴实际,广泛借鉴上海、深圳、合肥、南京等平台企业成功转型模式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批复《绍兴市镜湖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改组及实体化运作实施方案》,开启了镜湖开发集团市场化转型“二次腾飞”的新征程。
《方案》明确,将绍兴市镜湖新区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改组更名为实体化运作的绍兴市镜湖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为市政府直属企业,由镜湖新区开发办直接管理运作调整为企业独立运作,由融资平台为主转向投资和经营并举,突出经营主导板块,按照“开发+产业”双主业驱动的发展思路,针对城市产业导入、产业园区开发和传统土地开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业务发展需求,搭建起现代企业治理架构。同时,新组建绍兴市科技城集团有限公司,主要承担产业园开发运营、产业投资、房地产开发三大职能,下设镜湖科技城、镜湖健康产业、镜湖创智、城北房地产、城北物业5大子公司,是镜湖新区未来重点打造的产业平台和资本运作平台,力争通过3~5年努力实现资产证券化目标。
有了目标和路径,成功与否就看执行。虽然实施方案出台时间不长,但“分秒必争”却是镜湖新区改革转型状态的真实写照。一笔笔“金融活水”的注入,点燃了镜湖新区强劲开发建设的引擎。
绍兴高铁北站TOD综合体项目进入实质性全面施工阶段,它深度融合交通功能和城市功能,集商务办公、科创研发、交流展示发布、星级酒店、商业零售等于一体,将打造成为功能完善、换乘高效、出行便捷、多元复合的现代化、智慧型城市交通综合体。
加快筹划建设镜湖科技城,完善招商政策管理体制,聚合要素资源打造高品质生态,深耕上海大学绍兴研究院等“大院名所”建设,着力提升镜湖创新浓度和科创核心竞争力、辐射力、带动力。
搭上医养产业发展“快车”,实施“大型综合医院+特色康养中心”组合策略,进一步完善核心城区服务配套功能。
做大做强较成熟的保障房、商业地产项目开发,提高地产品质,降低开发成本,提升整体盈利能力。同时,结合资源优势,谋划未来社区和城市风貌样板区多重功能,进一步做大城市物业资产经营管理这篇文章,努力做好“城市管家”。
以改革谋发展、靠产业强体魄、向市场要效益,镜湖开发集团抢抓机遇持续转型,让镜湖新区发展更具“含金量”。目前,镜湖开发集团资产规模跃居市直属国有企业第二位,其取得的成绩令全省乃至全国同行瞩目。
加速——提能级集聚新动能
市场化和开放性,就像硬币的两面,向来是相辅相成。从政府融资平台,转向市场化运作国有企业后,需要以更加超前的眼光、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专业的思维、更加长远的谋划去拥抱市场,而“数字化”“产业化”“资本化”正是镜湖开发集团转型发展、“弯道超车”的最佳“助推剂”。
国有企业手握大量资产和资源,想要在存量时代中保持市场竞争力,通过数字化赋能实现资产的精细化管理和经营尤为重要。去年开发投用的绍兴市镜湖智慧城市资产管理系统,实现资产经营管理的全业务链线上管理,具备三个功能:打造“精细化”资产模块管理,确保每一处资产都有迹可循、有档可查;推进“信息化”协同运营管理,通过数字化管控,打通了各业务环节的信息共享化,消除信息孤岛,方便对固定资产的跟踪管理;实现“规范化”资产管理建设,实现数据精细、流程精简、反馈及时、管理优化的高效率。
在镜湖新区开发办工作人员看来,这个数字化系统有效破解了镜湖新区资产管理工作跟踪服务的难点、权责不明的痛点、资源整合的盲点等一系列问题,增强了政府盘活资产、资源的主动性,变“粗放式”开发为“集约化”利用、“精准化”运营。
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数字赋能的效应没有停留在资产管理环节。眼下,镜湖开发集团在做大“云”平台、深耕“数”资源、攻坚城市大脑“中枢”、谋划“智”产业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探索,同步构建国有投资项目智慧管理系统、财资智慧管理系统等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资产、资金、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在提升镜湖开发集团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助力镜湖新区抢占了更多产业蓝海。
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对镜湖开发集团的业务板块来说,打造科技产业平台、拉动城市经济发展是重要使命。“十四五”期间,镜湖新区将全面加快创新产业导入,以产业赋能城市发展。
镜湖科技城是镜湖新区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是绍兴科创大走廊的核心,对标G60科创走廊、未来科技城建设标准,以镜湖新区高铁站前区块、湖东发展区块为中心,规划形成“一园一湖一基地”的空间布局,重点建设“镜湖创研科技园、镜湖生态创新谷、镜湖科创基地”三大园区,并将按照“4+2”重点产业布局,针对性发展高智力投入产业,打造一座“站城一体、文旅辉映、三生融合”的现代化科技新城。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加持,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投融资平台通过转型发展,实现上市。镜湖新区开发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上市公司是股权多元的混合所有制公司的最佳形态,资产证券化是平台公司未来转型发展的大趋势,镜湖开发集团在不断做大的同时,必须向资本市场寻求突破口。镜湖开发集团将以更开放的姿态,主动融入资本市场,目前正在全力争取信用评级进一步提升至最高的“AAA”,同时,未来将通过公募RETI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CMBS(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等创新渠道,推动经营性资产证券化,并积极通过收购、兼并、重组或IPO等方式寻求“开发+产业+资本”相融通的快车道。
推动产城融合、人城共赢,镜湖开发集团致力于做好“操盘手”,实现新区发展从“扩空间”向“提能级”跃升。眼下,应改革转型之势而生的镜湖开发集团,也应形势之变化不断推进自身“振翅高飞”,全力助推把镜湖新区打造成为全市最高首位度的城市核心和地标性新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