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在东亚,尤其是在日本、朝鲜、韩国等地如何传播和发展?影响几何?10月30~31日,2021阳明心学大会分论坛——天泉会讲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及韩国、日本、朝鲜等国的专家学者,就此展开了一次深入的交流研讨,对这些问题作出了自己的解答。
明正德三年(1508年),阳明先生在贵州龙场驿经历龙场悟道后,正式创立心学,提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著名学说,其创立的心学也将宋明儒学的发展推向了顶峰。同时,阳明先生的事迹和学术思想远播至朝鲜、日本等国,在异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对当地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王阳明生前便与日本僧人有所接触,阳明学在日本也得到了较好的传播和发展,甚至深刻影响了其近代化进程。“阳明学是体验的哲学,与日本人的思维习惯较为契合。”日本北海道大学文学部名誉教授佐藤炼太郎认为,心学的传播为瓦解日本封建体制的倒幕运动作了充分的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阳明心学的方法论和世界观让当时日本有识之士看到了希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日本走向近代化。”
佐藤炼太郎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在场其他专家的认同。“明治元勋伊藤博文、西乡隆盛受心学的影响,直接提倡民权、民主、废藩置县,为日本资本主义萌芽奠定了基础。”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讲师陈晓杰说,阳明学在日本发展史历经近五百年,融合了日本文化,发展出极具日本民族色彩的“日本阳明学”一脉,“在日本阳明学的大旗下,无数维新志士发起热血沸腾的倒幕运动、明治维新,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强国。”
与日本阳明学的繁荣不同,阳明心学在朝鲜则一直受到官方朱子学的打压和排斥,其传播和发展也呈现出自己的特点。研讨会现场,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刻剖析。中山大学副研究员赵甜甜从朝鲜对阳明学的态度入手,认为其排斥态度来源于朝廷长期形成的“尊朱抑王”风气。“尽管如此,在阳明学传入朝鲜后,朝鲜学者发现中国学者对阳明学有不同的理解和阐释,双方也就此展开了激烈辩论,在这一过程中阳明学被更多人知晓。”
对此,大多数学者认为,阳明心学对朝鲜、韩国近代社会变革起到了积极作用。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李红军多年来专注于研究阳明学在朝鲜的发展过程,他认为通过辩论与交流,朝鲜儒臣有机会走出朱子官学体制,接触不同的阳明学文化。李氏朝鲜后期,朱子学者在思辨上陷入瓶颈,阳明心学中的“利用”“厚生”等致用之实学,使得朝鲜儒臣萌生出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新意识。
“阳明心学的影响力毋庸置疑,其在世界各地的发展演变也让人欣喜,希望未来东亚各国能通过对阳明心学的研究,联系得更加紧密。”研讨会现场,来自韩国岭南大学的崔在穆教授表达了他的深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