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组织机构 > 市政府工作部门 > 市文广旅游局(文物局) > 政务动态

“走读浙江 研学绍兴”—中国研学旅行报告发布研讨活动在我市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1-11-10 10:27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11月9日上午,“走读浙江 研学绍兴”—中国研学旅行报告发布研讨活动在我市成功举办。研讨活动由中国文化报周刊中心主任杨晓华主持,现场邀请了中国茶叶博物馆原馆长、浙江省博物馆理事会副理长吴晓力,浙江大学教授、中华美学会副会长王杰,浙江深海文旅集团董事长、浙西南研学中心主任宋国华,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授邓德智,丽水市莲都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三级调研员谢雅贞,中共绍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旅游局局长何俊杰,华侨城旅投集团高级顾问、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WTCF)特聘专家王笑宇,合肥演艺集团总经理陈宁,绍兴市文化旅游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仲丽华,江苏周庄文旅学院院长肖飞,上海十分之一文化艺术公司创意总监王欣共11位国内研学旅行专家,聚焦“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与研学旅行的潜能”和“文旅融合与研学旅行的品牌化建设”两大主题展开圆桌研讨。

圆桌论坛一: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与研学旅行的潜能

中国文化报周刊中心主任杨晓华主持


中国茶叶博物馆原馆长、浙江省博物馆理事会副理长吴晓力围绕专题博物馆特色研学的潜力,中国茶博物馆做研学旅行的条件与优势,中国茶博物馆基本数据,中国茶博物馆研学旅行地图等多角度进行了分享,他认为茶文化有自己的历史性、自然属性、艺术属性、思想内涵等,逐步构建茶文化的体现形态、产生过程和基本特点,形成公众传播研学的关键性的知识构架,通过一个展馆、一本茶经、一个故事、一批人物、一些生活体验、一个体系建设等开展研学旅行,创新跨界融合与合作,丰富公众交互形态,促进中国茶博物馆注重品质,拥抱公众,求新求变,担负起时代赋予的新使命。

浙江大学教授、中华美学会副会长王杰表示,中国文学艺术具有乡土性,呈现审美现代性的美学理念,乌托邦系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特有的现象,乡愁乌托邦和红色乌托邦是相辅相成的。研学旅行是当代社会进行审美教育和审美活动的重要形式,研学旅行作为创新的当代文化形式,着力重建审美经验的完整性、重获改造社会的力量感。通过研学旅行、实践性的方式改变了形式和内容的简单分离和对立的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文化模式。他指出研学旅行集审美、文化和生活、现实活动为一体,要充分重视美学教育,培养丰富而全面的审美经验。绍兴具有独特的地理和文化优势,势必将在文化的建设、文化创新性发展等迈向新高度。

浙江深海文旅集团董事长、浙西南研学中心主任宋国华表示,赋能研学旅行发展的工作重点是要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在实践过程中,丽水首先组建了浙西南研学中心,通过政企校合作得到了区域性研学产业发展的硕果,形成了丽水模式,并将其引用做了浙江模式。数字化和研学产业的融合会遇到不可避免的困难和问题,数字化服务平台的作用就是为了在研学实践中将怎么样治理、怎么规范、怎么样安全管理形成特定的服务体系和课程体系等。他认为研学这个行业和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是未来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在不久的将来可以改变整个中国教育产业,也能在促进人的提升和改变上提供助力。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授邓德智表示,研学旅游是以“游”为主、以“学”为辅,研学旅行是以“学”为主、以“游”为辅。研学旅行主体是中小学生,研学旅游的主体是学校、旅行社等多主体的社会服务机构。研学旅游和研学旅行的市场有全国的市场、区域的市场和本地的市场区分,要以研学旅行推动研学旅游的发展。研学旅行市场供给者包括基地、旅行社,研学旅行导师等环节,需逐步完善2016年教育部等文化和旅游部十一部委的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相关政策。他建议,研学旅行的推动不仅在教育部门,更在于研学服务机构和旅行社等市场主体,需加强地方部门的力量支撑与整合,共同助推我市研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丽水市莲都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三级调研员谢雅贞表示,画乡莲都的研学旅行是以艺术度假研学为中心,以孩子们适合的自然教育和红色研学两个基本点为体系。莲都区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区相关部门将对区域内的研学基地和营地谋划文化布局、线性布局以及点位布局。区政府将完善配套资源、要素项目和公共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整合空间和业态资源,践行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产生复合型更大效益。研学旅行发展需突破提升现有设施设备的营地和基地,利用现有闲置非营利空间,积极为研学教育者提供资金、创新创业方面的补助,利用交互方式多元化大力发展古堰画乡的研学旅行。

中共绍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旅游局局长何俊杰表示,《中国研学旅行报告》出台以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充分彰显了绍兴文旅融合的新气象。绍兴是一座具有传统历史研学的城市,2019年底,绍兴与中国旅游研究院开启战略合作,探索从“跟着课本游绍兴”到“跟着书本去旅行”。根据现实文化禀赋和资源,绍兴架构了浙东运河文化带、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和古越文明文化带三大文化带。浙江省文化工作会议召开后,文化成为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核心动力。绍兴利用文化、研学旅行的切入点有效推动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本次论坛活动邀请到我市相关学校的校长和所有基地、营地以及非遗研学游的业主,有助于研学旅行氛围的营造,着力在政府公共政策、公共服务上为全市研学旅行从业者给予更多社会力量支持,协同推进绍兴研学旅行健康有序发展。

圆桌论坛二:文旅融合与研学旅行的品牌化建设

华侨城旅投集团高级顾问、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WTCF)特聘专家王笑宇围绕华侨城研学旅游产品为核心,就研学旅游的市场理解、行业趋势判断和研学旅游下步工作计划等三个层面分享了华侨城在研学旅游方面的案例和心得。他认为,目前研学旅游市场消费需求更加细化和多元化,消费群体不断扩大,组织形式发生变化,文旅融合趋势明显。下一步,华侨城将多元跨界发展,做出新的产品尝试,融合新媒体做数字华侨城和数字大脑工程建设,开发更细化、细分的市场体系,同时拓展远途的研学旅游市场。

合肥演艺集团总经理陈宁从演艺和研学旅行的关系角度分析了研学旅行的价值、意义和前景。他表示,精彩的演出要具备故事、音乐、演员、导演、美术等五个要素,这五个要素联动构建整场演出和前景体验,并希望能以此为启发助推研学旅行可持续发展。

绍兴市文化旅游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仲丽华分享了“跟着课本游绍兴”的品牌塑造。她表示,绍兴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早在2003年就推出了“跟着课本游绍兴”,成为国内较早拥有众多研学基地的城市,也是第一个注册研学旅游品牌的城市。她指出,目前“跟着课本游绍兴”正在迭代升级,下一步将加大对历史文化的挖掘,丰富研学旅游的课程,完善研学旅游的服务设施,进一步打响绍兴研学之城的知名度。

江苏周庄文旅学院院长肖飞分享了周庄在深度游、研学旅游等方面所做的探索与实践。他在讲话中解答了研学旅行的定义、作为文旅部门应该如何施策、研学旅行在文化上的重要性、周庄的文化物化和政府单位在研学旅行上应采取的有关措施等诸多问题。

上海十分之一文化艺术公司创意总监王欣从内部到外部的发展模式、专业到大众的角度、运营到建设的角度以及国际竞赛会给绍兴带来的影响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国际竞赛对旅游品牌的塑造意义,并希望大家能广泛关注鉴湖和鉴湖竞赛,发现美好的鉴湖未来。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