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不用抢车位了。”最近几天,家住越城区府山街道北海花园小区的王国海每天接回夜自习下课的孩子后,就把车子停到离小区不远的三象名府酒店地下车库,这是越城公安分局府山派出所和府山街道联合社区“好邻舍”平安组织,为小区居民争取到的“夜间共享车位”。
停车难一直是古城老小区的社会治理难题,在府山派出所的接处警记录中,过去日均就有一起北海花园小区的停车纠纷。这个小区虽有170多个停车位,但相对于800多户住户的现状,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
如何破题?“好邻舍”党支部充分发挥起了作用。作为全省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今年来,派出所联合街道创新党建“契约”共建平安新机制,与辖区168家企事业单位签订《平安共建协议》,并培育11支2000余人的“好邻舍”队伍,同时依托队伍建起11个党支部,形成“支部建在邻舍间”的新模式。通过社区“邻舍老党员”及业委会和物业协商沟通,除了共享车位方案外,北海花园小区已经开始试行新的“早到早停,不停不收,业主优惠,外来收费”的停车收费机制,有效缓解了原来的停车难题和矛盾纠纷。
“民警擅长调解纠纷,但基层平安线索和纠纷,主要靠这些共建单位及好邻舍来提供和解决。”越城公安分局副局长、府山派出所所长方达告诉记者,11支队伍活跃在街道各个角落,与派出所联动形成“信息直报、后台研判、平台派单、跟踪反馈”的工作闭环,过去高发的电信诈骗发案数也在这些“好邻舍”成员的“敲门劝解”下直线下降。
一支好邻舍,共建和谐路。在府山辖区,有6个历史街区、500多个明清台门、310个市级以上文保单位,守护古城平安成为头等大事,今年上半年,府山派出所将这些邻舍党员请进所内,一月一次请大家参加平安议事,探索邻舍党建新模式;让党员敲开邻舍家门,让群众敞开心扉;以群众需求、资源、项目等清单化服务机制,解决古城老小区建设发展痛点难点。
得益于“好邻舍”党支部引领多方共治,像电动自行车乱停、私拉电线充电等“老大难”问题逐步解决,居民满意率大大提升。与此同时,派出所又将数字化改革平台运用到社区一线。今年街道实现“越平安”智能防控体系全覆盖,94个小区被划分为63个数字化网格,将警务站建到了群众家门口,真正形成“15分钟办事服务圈”和“5分钟平安救援抵达圈”。今年以来,辖区刑事、治安案件同比下降超30%,矛盾纠纷基本化解在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