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医学隔离点建设现场。记者 陈 松 摄
连日来,我市上下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首要任务,迅速投入人力物力,与病魔比速度,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加快隔离点建设
昨天上午,越城区东浦隔离点建设现场机器轰鸣。施工人员正拿着规划图,比对项目建设进度。“13日晚上8时,我们接到命令,14日凌晨2点在绍兴集合,连夜召开策划会。”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刘涛说。
越城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心副主任诸飞红表示,该隔离点占地面积约400亩,建成以后约有5500间房,主要用于密接和次密接人员的隔离。目前已完成一期场地平整,进行条形基础浇筑,二期场地正在平整,全力确保于18日前完成2500间的建设,21日前整体完工。
据了解,自12月13日起,越城区启动隔离点建设改造工程,计划在东浦、滨海、斗门等地建设、改造5个隔离点。目前,各建设点已开启24小时施工模式。
昨晚,柯桥滨海医学隔离点首批639间改造隔离房正式交付。这批隔离房由精工工业建筑系统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改造,仅用3天时间就将原先的多人间全部改成单人间,内设桌椅、空调、床铺、简易卫浴设施以及基本生活用品。
滨海医学隔离点是柯桥为助力上虞抗疫,于12日紧急启动的建设项目。隔离点分为新建和改造两部分,新建部分面积约295亩,改造部分面积约64.5亩,由宝业、精工、勤业建工等6家区内龙头骨干建筑企业承担建设任务。
隔离点快速建设的背后,离不开许多单位和部门的助力。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柯桥分局不到5小时完成了地块平场前的标高测量工作;越州都市规划设计院连续奋战48小时完成2个隔离区块的设计方案;柯桥排水公司派出党员先锋突击队,2天紧急架设450米排污管道总管;柯桥供电分公司出动200余人立电杆、架电线、装变压器,全力以赴在15日晚完成送电……
保障舌尖上安全
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规定,日前,市市场监管局制定出台《隔离点供餐食品安全管理十条》,适用对象包括自行供餐的隔离点、为隔离点配送供餐的其他餐饮服务单位。加强人员管理,食物原料采购、储存、制作加工、留样,清洗消毒,送餐管理等环节进行了规范。明确不得向隔离人员及防疫工作人员提供冷食类食品、生食类食品及自制饮品。供餐单位须从合法渠道采购食品及原料,建立稳定的原料供应渠道,认真查验、索取并留存供货者的相关证照证明、供货清单及产品合格证明。应建立食材采购台账,如实记录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姓名及供货日期。在加工制作过程中,需严格执行色标管理,不同类别食品分开清洗、切配和存放,防止交叉污染。烹制食品须烧熟煮透,确保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严禁使用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和易引发食物中毒的高风险食品,隔离人员及防疫工作人员食品落实留样管理。
在嵊州,一系列科学精准的行动已经全面铺开。为保障校园食品安全,嵊州市市场监管局运用“校食安2.0”系统,对全市152所学校食堂每天采购的500余批次校园食材进行全流程数字化可视监管,保障全市9万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新昌县教体局也迅速组织督查组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展集中突击检查,筑好校园食品安全“篱笆墙”。
完善医疗服务链
当前,我市医院暂停部分门诊,患者需要就医怎么办?日前,上虞中医医院、越城区人民医院等医院纷纷推出公益线上咨询平台。
“门诊可暂停,但治疗不能停。”上虞中医医院心内科主任王俊告诉记者,从12月11日起,上虞中医医院陆续组建了耳鼻喉科、结直肠肛门外科、妇科等18个专科微信群,平均每个微信群都有五名相关科室的医生,为患者“隔空问诊”。截至目前,每个微信群加入的患者均超过200人,加群患者总人数达3000人。
受疫情影响,我市献血人数锐减,据市中心血站统计显示,12月6日至12日,绍兴全市日均全血献血量为15788.57毫升,而临床日均用血量达36214.29毫升。
疫情之下有大爱,不一样的战场同样有坚守。一个又一个单位(团体)主动站出来,用爱心托起生命的希望。绍兴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绍兴分行等单位员工积极参加“抗疫情、保供血”应急献血活动,昨天仅绍兴银行就有162位员工献血。
组建抗“疫”突击队
疫情发生后,全市各级团组织坚决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迅速组建抗“疫”战时青年突击队523支,队员共计5499人。绍兴市公共交通集团第三有限公司迅速组建了一支由50名驾驶员组成的“应急保障车队”,开通防疫保障专线,确保防疫转运任务顺利完成。
“核酸检测采样点的帐篷今晚要全部搭起来,大家有空就来王家湖公园搭把手!”在诸暨市全员核酸检测前一晚,陶朱街道友谊社区网格员王亦子在鸿远小区党员群里发了一条消息,呼吁邻里党员前来助力。不一会儿小区党支部负责人、党员、新城义警等纷纷赶来,当晚11点,在小区党支部及配套组织的协助下,陶朱街道四个城市社区27个采样点57个采样通道均快速搭建布置完成。
连日来,诸暨城市社区参与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工作的党员、志愿者共380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