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政务服务“网上办”“就近办”改革,打造“民有所需,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的家门口服务。2021年以来,新昌县政务服务办迭代升级省市试点“村民办事不出村”工程,以政务2.0村级延伸为重点,同步浙里办、微信端、APP等办事功能,更新增补平板电脑、高拍仪、一体机等信息化设备,自主研发政务2.0统计分析系统,扎实推进政务服务村级办、线上办,以“设备保障+培训指导+督查通报”强化工作落地,打造村级“15分钟政务服务圈”2.0升级版,深化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
因地因时制宜,下好“基础棋”
结合行政村撤并、村级换届选举,2021年,更新调整设立“示范型”“标准型”“简朴型”村级便民服务中心273个,明确分类建设标准并开展现场标准化提升;按照党员优先、高学历优先、信息化能力强优先的“三优先”标准,选聘村级办事员549人,其中党员、高中(中专)以上学历占比均达60%以上;从村民视角出发,以政务2.0事项为重点,梳理村级线上服务事项清单130项,其中政务2.0可办事项82项。
县镇二级配套,下好“保障棋”
按照“节约利旧”“应接尽接”原则,提档升级电脑、高拍仪、读卡器、一体机等原有设备,并在示范型、标准型村增配集“取号、数字签名、评价功能”为一体的平板电脑,投入资金80万元;出台《关于深化“村级15分钟政务服务圈”咨询服务体系加强导办帮办代办服务工作方案》,采取“定点代办+电话预约”结合模式,公开咨询预约电话,建立“兜底服务+导办代办帮办”服务机制,组建“4+N”导、帮、代办队伍,强化指导培训。建立县、镇、村三级日常培训指导制度,对村级事项办理进行培训指导,累计开展培训6次。
系统现场结合,下好“督查棋”
自主研发镇村“政务2.0大厅统计分析系统”,设立“镇村合计”“镇村办件明细”“镇村办事员”工作模块,可从全县村级办件总量、各村办件数量及明细、涉及部门、起止时间、办件员、登录账号等多维度统计分析;建立每月工作情况通报机制,依托系统,形成多元数据,累计通报5次。强化现场督查,结合市级检查、县级抽查,开展村级便民中心现场指导督查4次。
截至目前,全县273个行政村(社区)2.0事项线上配置、收件员配置全面完成,线上可办全面实现,全县12个乡镇(街道)共计办件3577件,其中71个村已形成线上办件5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