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600002577508J/2021-20238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市公安局 | 成文日期: | 2021-04-20 |
主题分类: | 综合类 | 发文字号: |
新昌县公安局深入贯彻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和省、市两级公安机关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总要求,聚焦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堵点问题,创新打造“码上行”系统,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提高服务效能和治理能力。
一、聚焦数字集成,构建“码上行”运行体系。一是“码码互认”。坚持数字驱动,探索构建二维码互认开放平台,建立标准化身份二维码识别与应用接口,以“1+N”的模式,通过各业务部门端口改造,解决当前各类身份二维码可用范围小,使用频率低等问题,推动实现身份二维码“码码互认”。群众到不同部门办事仅需出示一个身份二维码,刷一次脸即可完成相应的身份核验与身份信息的提交。二是数据共享。打通公安、民政、社保、公积金、市监、教育、自然资源等7个部门的10大类数据,集聚数字资源,整合服务流程。目前,群众通过出示健康码或安心码,即可根据不同场景打印临时身份证明、居住证明等证照,从而推动政务服务由“一证通办”向“一码通办”迭代升级。三是功能集成。通过应用“证码”脱敏互转、人脸智能比对技术,解决了传统人工核验有误差,手动登记接触风险大、速度慢等问题,实现识别、检测、登记、打印全流程整合,同步检测申请人体温,大大提高了通行效率。该系统已在客运中心投入运行,群众平均等待时间降低5分钟,因未带证件导致误点数量降低至0。
二、聚焦服务提质,扩大“码上行”应用范围。一是多维度应用。目前“码上行”已接入健康码、安心码、越行证、越警管家电子身份证等4大类身份信息,后续将进一步拓展。应用范围逐步由公安延伸到其他政府部门,应用场景由政务服务向住宿、旅游、网吧、寄递、就业等5大民生领域拓展,为群众提供便利服务,为经济发展贡献“码上”力量。二是便捷化应用。当前智能手机使用越来越广泛,随身携带传统证件越来越少,县公安局充分利用疫情防控下健康码被广泛使用的现实,瞄准群众对智能服务的迫切需求,整合跨部门数据资源,群众只需提供健康码,即可获取所需证照信息,并提供一键打印服务,通过数据跑腿,让各类证件如影随形。截至目前,提供证照信息打印5325份。三是精准化应用。聚焦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出行不便的问题,推动实现“一证通行”,通过刷身份证即可获取健康码与各类证照,确保老年人携带一张身份证即可无忧出行。同时,深度应用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技术,打造公交专用版,实现全县近5万名70周岁以上老年人在新昌刷脸免费乘坐公交车,让他们充分分享数字化改革带来的便利。
三、聚焦“数字城市”,拓展“码上行”数据外延。一是数据再利用。“码上行”产生的数据通过脱敏实时汇聚到大数据中心和县局全感知应用平台。围绕现代警务模式和网上网下机制改革,对“码上行”点位数据进行时空分析,关联分析,形成各点位人流趋势统计,通过可视化展示,及时调整巡防网格警力部署。二是服务准感知。将用户数据与流动人口登记平台进行比对,形成流动人口未登记名单和离新未注销名单,系统运行至今已为派出所推送流动人口服务提醒580余条,推动服务需求精准预测和上门主动服务。三是风险全闭环。依托全息档案、关系网络、全时空轨迹、超级碰撞等云上防控能力,实现疫情主动预防、治安精确防控。目前,已推送预警信息38条,让服务数据助力公安警务应用,推动县域全感知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