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组织机构 > 市政府工作部门 > 市体育局 > 政务动态

第六届SportIN体育大会城市宣介,绍兴市体育发展布局与展望

发布日期:2021-04-21 14:18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十四五开局之年,进入新时期、新阶段,体育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同样有着新机遇与新挑战。绍兴作为第19届亚运会的第二大办赛城市,体育发展的环境和要求发生了新的变化。开局之年,来听一听绍兴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海明讲述绍兴体育发展的新亮点。

回眸“十三五”,洞悉绍兴体育发展成就

一、竞技体育彰显实力

“十三五”期间绍兴籍运动员在天津全运会上,获得金牌13枚、银牌9枚和铜牌12枚;谢震业在国际钻石联赛上以19秒88的成绩打破男子200米亚洲记录;潘旦旦、何俊毅在第十八届亚洲运动会分获赛艇、游泳冠军;余浩楠在第52届射击世界锦标赛上,获成年男子60发气枪团团体冠军、男子10米气步枪团体冠军,打破男子10米气步枪团体世界纪录;王岳丰获得第52届射击世界锦标赛男子青年组气步枪60发团体冠军;郑怡钗获射箭飞碟比赛女子多向飞碟冠军;王琼瑶获FIS国际雪联积分赛德国站跳台滑雪冠军,成为冰雪项目浙江省本土运动员第一个世界冠军获得者。

先后聘任前国家女排主教练俞觉敏、前法国羽毛球主教练陈刚分别担任绍兴排球队和羽毛球队的总教练。

二、群众体育凸显活力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由1.84平方米上升至2.74平方米,增长了48.91%;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由9221人上升至14048人,增长了56.25%;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由1.84人上升至2.8人,增长了52.17%;体育社会组织数量由167个增加到197个;全市国民体质合格率达从91.7%提高到93.4%(2019年);经常参加锻炼人口比例达到40.8%(2019年)。

三、体育产业拓展潜力

2019年绍兴体育产业总产出132.86亿元,增加值52.70亿元。自2018年起,设立2000万元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扶持全市体育产业发展。绍兴市引进国家级提升品牌赛事超过140场。绍兴以“水陆国际双马”为龙头,积极打造“水马”系列赛、“越马”系列赛,各区、县(市)利用特色山水文化资源,初步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赛事体系。全市拥有省级运动休闲基地1个,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2个,体育旅游精品线路4条,体育旅游优秀项目21个。2019年,柯桥区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并荣获“世界休闲城市”称号。2020年,绍兴市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首批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在体育彩票方面,“十三五”期间体彩总销售量达59.19亿元,筹集公益金总额超过4.2亿元。


四、体育文化体现魅力

以“坚持到底,做中国脊梁”为主题的“鲁迅文化跑”凸显了“体育+文化”的特色,是体育和文化有机互动的一次有益尝试。体育主题电影《恋爱马拉松》在绍兴开拍;拍摄《文化越马》微电影;《文化越马》、《醉·越马》先后在《跑界》杂志正式出刊;《围棋与绍兴》在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书海出版社出版,是中国围棋协会策划的《围棋与名城》大型系列丛书首册出版。绍兴通过举办马拉松等体育品牌赛事,将绍兴城市文化与体育融合,充分展现了绍兴体育文化发展底蕴,同时扩大了绍兴城市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五、体育改革展现魄力

“十三五”时期,绍兴市积极深化体育改革,努力走在全省前列。《绍兴市户外运动规划(2018-2025)》、《绍兴市打造国际赛事目的地城市行动计划》、《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绍兴市智慧体育发展规划(2019-2025)》、《绍兴市体育旅游发展规划(2020—2025)》、《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绍兴市水上运动规划(2020—2025)》等均为全省首个。值得一提的是绍兴市在体教融合发展上独具优势,2018年机构改革,绍兴市区、县一级教育体育一家,这在浙江省是唯一的。

展望“十四五”,绍兴体育大有可为

展望“十四五”绍兴体育发展的目标是什么?具体体现在,要有两个“全省领先”:一个是数字化的改革,一个是体育现代化的创建;两个在“全省前列”:体育惠民的力度、竞技体育的实力;两个大幅提升:一个是体育产业增加值及占GDP的比重,一个是体育发展的影响力。

十四五时期,绍兴市将任务通过指标细化,推进规划落地。


在规划落地路径上四句话概括为:

一、以体育改革为先导


二、以夯实基础为根本


三、以塑造内容为核心


四、以融合发展为推动

(一)力量融合

推动社会力量全方位参与绍兴体育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允许社会资本投资民营体校,支持俱乐部、体育企业培养竞技体育运动员,对职业化程度高的项目和非奥运会项目,开展市场化运作,由社会力量培养运动员,借助社会力量推动绍兴运动员、教练员职业化发展。

(二)区域融合

坚持“融杭连甬接沪”战略,以杭州2022亚运会为契机,推进杭绍市民卡“一卡通”,统一景区票价和服务标准,实现公共体育服务、体育旅游资源共享。

(三)产业融合

“十四五”时期着重推进产业融合。推进体育医疗融合、体育旅游融合、体育传媒融合、体育互联网融合、体育会展融合。

2021年“十四五”开局之年,绍兴体育发展如何抓?

重点围绕六个方面:

围绕“一个平台”:打造智慧化数字体育平台。

抓好“两大筹备”:筹备2022年杭州亚运会绍兴和第17届省运会。

开展“三大创建”:绍兴市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和建设全国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柯桥区和上虞区创建省级体育现代化县(市、区)。

组织“四大赛事”:皮划艇马拉松世界杯、第五届绍兴马拉松、第六届曹娥江国际摩托艇公开赛、第三届女排世俱杯。

深化“五大改革”:数字化体育改革、体教融合改革、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体育场馆服务大提升改革。

出台“六大政策”:《绍兴市建设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工作方案》、《绍兴市全民健身计划实施意见(2021-2025年)》、《绍兴市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和管理实施意见》、《绍兴市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办体育的实施意见》、《绍兴市体教融合工作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绍兴体育工作的意见》。

开局之年,绍兴市“十四五”目标将通过八大工程抓落实

1.实施全民健身惠民工程。体育要满足人民的需要,需要惠民。浙江省提出要建设1000公里的健身步道,绍兴市的目标任务是500公里。


2.实施竞技体育争光工程。竞技体育是体育发展的根,所以必须要把竞技体育抓好。


3.实施体育赛事赋能工程。绍兴要打造国际赛会目的地城市,需要有一系列的体育赛事为城市赋能。目前来看,绍兴的体育赛事已经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大型体育赛事也是全省最多的,2019年,绍兴举办国际性赛事20余项,国家级赛事60项。2020年疫情期间绍兴还举办了国家级赛事32项,省级赛事89项,全省最多。


4.实施体育产业拓展工程。绍兴市政府印发了多个体育产业发展的文件方案。


5.实施体育文化繁荣工程。体育是一种文化,绍兴市需要大力弘扬体育精神。


6.实施体育改革创优工程。数字化改革、体教融合、社会力量、社会组织、体育长远的改革,绍兴在不断探索过程中已经走出了“绍兴路径”。目前,绍兴市也在努力打造绍兴模式和提供绍兴经验。


7.实施体育人才引育工程。绍兴引进了原女排总教练、羽毛球世界冠军,近期,绍兴市还将继续引进两个国家级田径教练。“十四五”时期要引进10个以上全国一流的体育人才,保障绍兴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


8.实施体育开放合作工程。大力开展体育文化交流活动、加强区域体育交流活动、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的战略合作。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规划实施落地的关键年,绍兴市多方位、深层次将体育工作目标细化为单个工作指标、通过重点工程推进体育工作计划,绍兴体育未来可期。



信息来源:市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