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绍兴动态 > 今日绍兴

轻纺城:乘风破浪海天阔

发布日期:2021-05-05 09:43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 记者 周梦琪

5月3日,当身边不少朋友还在享受假期时,龚学海一早就来到自己位于柯桥区中国轻纺城东市场交易区的门市,打扫、整理样品。刚过而立之年的他,从父亲手中接过了纺织生意,“今年线上单子不断,但我还是要过来开门店,纺织人没有假期。”龚学海边笑边准备起今年秋冬服装的面料,并一一拍照留档,等待买家“淘宝”。

柯桥的纺织品市场上世纪80年代初具雏形,如今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经营品种最多的纺织品集散中心。自小看着父亲在商海里摸爬滚打,龚学海见证了整个纺织品市场的发展,然而,当如今贸易订单已经由线下逐渐转至线上时,像龚学海这样的青年经营户依旧保持着每日到市场“打卡”的习惯,原因只有一个:“目前生产都是智能化,但门市是展示窗口,集中的市场经营依旧会带来稳定的客流量。”龚学海说,万变不离其宗,归根结底,市场让柯桥整个纺织品交易有了聚力,这也是30多年来一代代绍兴纺织人打下的基础。

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四分之一的纺织面料在中国轻纺城交易,中国轻纺城也与全国近半纺织企业有产销关系;2020年,市场群实现成交额2163.25亿元,是全球规模最大、经营品种最多、成交金额最高的纺织品专业市场。

1985年7月,原绍兴县工商局在柯桥西侧建造了一个棚屋式的“柯桥轻纺产品市场”,第一代轻纺市场应运而生;到上世纪90年代初,市场所在的柯桥、华舍等地已发展成为轻纺产品生产基地,为形成轻纺专业市场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1992年市场成交额达16.6亿元,绍兴轻纺市场正式更名为“浙江绍兴中国轻纺城”,成为全国首批被冠之以“中国”的专业市场。

从16.6亿元到2163.25亿元,经过30多年发展,轻纺城交易额完成了近130倍的飞速增长。“市场与产业相互促进发展,市场与城市同步繁荣发展,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融合发展,实体交易与网上交易互补发展。”中国轻纺城相关负责人点出这段堪称传奇的市场蝶变密钥。

作为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中国轻纺城市场今年3个月出口货物近1900单,出口成交额突破10亿元。今年1-3月,中国轻纺城面料市场实现成交额493.75亿元,同比增长74.71%,网上轻纺城实现成交额108.76亿元,同比增长48.06%。

经过多年的发展,以“托在一块布上”而闻名的绍兴柯桥依托“产业+市场”的优势,打造了包含上游的聚酯、化纤原料,中游的织造染整,下游的服装、家纺和轻纺市场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和市场产销体系,更让人惊喜的是,这座“布上之城”仍在持续发力:一方面,依托网上轻纺城平台,不少经营户在直播间做起“主播”触电;另一方面,目前柯桥区还设立了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专项激励资金和规模达10亿元的绿色印染产业集聚发展基金,用于扶持印染企业发展,一大批印染企业纷纷推行“机器换人”,走智能化发展之路。

智慧市场、纺城“云图”……如今中国轻纺城已建成纺织产业大数据中心,通过“轻纺城经济运行云图”,实时监测市场走势,为经营户免费提供避险预警服务,还开发“有布”App,集智能导航、智能搜布、智慧交易、商铺转让转租等多功能于一体,实现买卖信息智能推送、实时对接,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传统纺织产业的深度融合。

“接下来,我们将围绕数字化改革,深入推进数字市场建设,加快数字物流港和‘数智轻纺城’等项目建设进度。”中国轻纺城建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数字化赋能发展,在领跑竞跑中跑出中国轻纺城“加速度”。

信息来源:绍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