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600002577081Q/2021-205697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发布机构: 市人力社保局 公开日期: 2021-06-24
主办单位: 绍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绍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市政协八届五次会议第200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2021-06-24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杨宏翔委员:

关于您在市八届政协五次会议提出的第200号提案《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培育发展,助推高质量现代制造业体系建设》收悉。局领导对提案办理高度重视,要求我局相关处室根据我局职能,结合相关部门会办意见,进行认真研究,现提出如下主办意见:

近几年,绍兴党委、政府部门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实力大幅增强。在过去的四年里机构数持续快速增长,从2017年底的54家,至2020年底的346家,2021年第一季度,又新增23家,保持连续增长的态势。以越城区为例,已有105家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其中,有12家机构入围2020年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四大榜单。2020年,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实现营收70.5亿元,实现税收1.8亿元。其中,14家机构营收突破一亿元,4家机构税收突破1000万元,9家机构入围2019年浙江省人力资源服务业100强和十强榜单。标志着我市部分优质机构已在省内人力资源细分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二是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2018年以来,陆续建成并投用浙江绍兴(上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浙江绍兴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海智汇园区、浙江绍兴(嵊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形成一园多区的产业布局,以三个产业园区为依托,在2020年6月,成功创建成为浙江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突出资源共享、协同合作、联动发展,鼓励园区立足区域经济特点精准服务重点产业。海智汇园区先后获评2020年度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最具特色园区、浙江省双创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2020年,我市三个产业园共服务企业4.5万家次,举办活动280场,累计服务人次约35万人次。去年疫情期间,我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积极响应政府抗疫援企号召,共有46家机构推出了免费或半价服务,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与此同时,诸暨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筹)也计划于2021年底前正式投入运营。

三是产业环境不断优化。2019年我市将人力资源服务业相关扶持政策纳入市“1+9”政策体系。2020年,共兑现相关政策1137万元。今年3-5月,我们密集考察了人力资源服务业发达地区如深圳、上海、北京、苏州等地的做法,希望汲取他们的先进经验,利用“1+9”政策“一年一修订”的契机,吸收借鉴为我们所用,通过政策更为精准地扶持,推动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自2019年起,我市聚焦人才和产业协同发展,连续三年举办全市人力资源发展大会,累计促成全市1450家企业和164家机构对接洽谈。尤其是刚刚举办的第三届大会,首次发布了绍兴三大“万亩千亿”产业发展蓝图和人才需求预测以及《2020绍兴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白皮书》,签订28个合作协议,成立绍兴名士乡人才发展有限公司、绍兴市人力资源服务协会,全国56家知名人力资源机构和72家职业院校与我市300余家重点产业企业开展洽谈,达成初步合作315项。

四是产教融合促进产业发展。我市现有12所全日制普通高校,其中7所为本科院校,5所为高职院校,在校人数约11.6万人,2020年向社会输送毕业生达12300人。高校数和在校生数仅次于杭州、宁波,均稳居全省第三。2021年,绍兴文理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等在绍高校新增“智能制造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等专业。全市12所高校与中芯集成电路制造(绍兴)有限公司、阿里巴巴网技术有限公司等140多家公司以及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绍兴市城乡与住房建设局等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共建“集成电路产业学院”等研究院(中心)135个。根据《绍兴市深化产教融合五年行动计划(2020-2024年)》,各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五是坚持“集群制造”不动摇。紧扣省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以及提升十大标志性产业链的要求,深入推进“集群制造”培育发展,积极创建国家级精细化工先进制造业集群;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省级“万亩千亿”平台,集中招引规模优质群(链)投资项目,加快培育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同时,加大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着力培育和发展群(链)标杆企业,强化标杆项目投入,形成强有力的群(链)发展支撑。继续深入问题排查和销号管理的要求,紧盯产业链断供短板和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研发,强化“急用先行”项目投入,群(链)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深化产业链共同体建设,切实解决产业链断供风险。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决策部署,具体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1.强化政策扶持力度,推进人力资源线上服务。借鉴先进发达地区经验做法,以“1+9”政策“一年一修订”契机,研究修订人力资源服务业政策。牢牢把握数字化改革窗口期,探索将“人才码”、“人才管家”与人力资源服务紧密结合,实现人力资源服务全方位整体智治。

2.抢抓杭绍甬一体化机遇,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抢抓区域融合机遇,高质量引进长三角头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加强绍兴与长三角主要城市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建立联盟、举办座谈、开展联谊、考察学习等方式,积极走出去、大力请进来,提升绍兴人力资源服务业能级,高质量服务我市三大“万亩千亿”产业平台。

3.常态化构建对接平台,挖掘供需双方潜力。充分挖掘人力资源服务供需双方潜力,常态化构建双方供需合作、对接洽谈渠道平台。全力打造“绍兴人力资源发展大会”金名片,以会招商、以会聚才、以会引智,提升绍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市场化意识,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与绍兴重点产业协同发展。

4.发展壮大浙江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服务重点产业集群。依托浙江省人力资源产业园“一园三区”优势,突出资源共享、协同合作、联动发展,鼓励园区立足区域经济特点精准服务地方产业。推进诸暨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投成使用。整合各园区人力资源企业能量,促进综合性大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特色中小型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互补发展。

5.发挥国有机构引领作用,引导协会参与共建。积极发挥绍兴名士乡人才发展有限公司示范引领作用,服务加快建设新时代“名士之乡”人才高地。借助绍兴市人力资源服务协会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形成共建共享共治新格局。依托协会开展HR技能竞赛、HR高级研修班、人力资源培训对接等系列品牌活动,提升行业服务能力,提高从业人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扩大影响力。

6.支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多种方式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引导高校将企业生产一线实际需求作为技术研究选题的重要来源。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支持企业与高校协同开展“入厂即入校、招生即就业、企校联合培养”的培养模式,推动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相衔接。


联系处室:人才综合处

联 系 人:吕旦霖

联系电话:0575-81503229


绍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年6月10日

信息来源:市人力社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