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600002577081Q/2021-204691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发布机构: 市人力社保局 公开日期: 2021-06-07
主办单位: 绍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会办单位: 市总工会

绍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市政协八届五次会议第184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2021-06-07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陈滨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劳务派遣用工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力社保工作的关心支持。劳务派遣用工是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是广大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十分关心、关切的问题。您在工作之余深入基层,对我市劳务派遣现状做了详细调查,精准掌握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做了深层次的分析研究,建设性地提出探索制定劳务派遣工入职基本标准、建立劳务派遣工网络注册机制和约束激励机制的意见建议,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前瞻性。您的提案我局领导非常重视,组织开展了专题调研,并与相关部门进行了对接会商,现答复如下: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修订版)对劳务派遣在“劳动合同法特别规定”中单列一节作出明文规定,其中第六十六条第一款明确指出“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实施”(以下简称“三性岗位”)。此外,《劳务派遣暂行规定》更是专列一章对劳务派遣的用工范围和用工比例作出详细规定,即只能在“三性岗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在辅助性岗位上使用被派遣劳动者,需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确定,并在用工单位内公示;使用数量不得超过用工单位用工总量的10%。综上所述,国家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对劳务派遣用工作出了相关限定,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对规范劳动力资源在市场机制调配下有序流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实现了降低用人单位用工成本的目的。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一些弊病也逐渐显现出来,正如您所列举的劳务派遣工存在流动性大、与企业关系疏远和技能提升渠道缺失等问题。我们在调研中还发现,我市现有大部分劳务派遣工学历偏低(高中以下学历)、年龄偏大(40岁以上占较大比例)、技能偏弱(以从事简单而重复的体力劳动或流水线单一操作为主)等问题,探究根源,主要还是劳务派遣行业及其运营机构缺乏长远发展规划和建设机制,当前阶段仅限于提供初级服务(劳动力输送),未形成融合管理教育、培训服务等内容的增值服务。针对这些问题,我市各级人力社保部门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有力引导和持续推进我市劳务派遣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抓好源头规范。将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列入“最多跑一次”事项,开通线上线下双渠道办理,实现便捷、公开、透明目标。对申请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单位和个人依法开展资质审核,向符合条件的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并发放《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每年在市人社局微信公众号平台提前发布公告,提醒已取得许可或备案的劳务派遣单位按期上报年度经营报告,督促规范经营。对申请行政许可延续的机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从严审核其三年经营情况,对符合条件、经营规范的机构准许延续并换发新证,反之则作出不予延续书面决定。

二是强化执法监管。为规范劳务派遣行业秩序和打击非法派遣行为,我市每年组织实施规范劳务派遣专项行动,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原则,对辖区内劳务派遣机构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涵盖劳务派遣资质、劳动合同订立、社会保险缴纳、“三性岗位”设定、用工比例执行等内容。同时对部分用工单位实施反查,通过双向检查,全面深入掌握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贯彻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真实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宽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实现线上线下全天候受理,做到有案必查,对发现的不规范、不合法劳务派遣行为进行全面整治。

三是努力建会入会。为最大限度地把包括劳务派遣工在内的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切实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组织劳务派遣工加入工会的规定》(总工发〔2009〕21号)的相关精神,我市各级工会把督促和指导劳务派遣单位依法组建基层工会列为日常工作,提高其依法组建工会的意识,积极吸收广大劳务派遣工加入工会;同时,督促用工单位强化主体意识,主动将游离在工会外的劳务派遣工纳入用工单位工会,通过工会的影响力、感染力和向心力,更好地促进劳务派遣工成长发展和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提升归属感。

四是倡导行业自治。为引导我市各级各类劳务派遣服务机构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积极倡导辖区内劳务派遣服务机构共同组建行业协会,制定并执行行规行约和各类标准(信息服务、教育与培训服务、咨询服务的方式和途径),对行业内服务质量、竞争方式、经营作风进行严格规范和监督,维护行业信誉,鼓励公平竞争,纠治违法行为;同时倡导行业协会探索建立统一格式的劳动力资源清单(劳务派遣工入职基本标准、网络注册机制、失信惩戒机制、奖励激励机制等),助力劳务派遣行业迈上成熟发展轨道。

五是深入调研献策。针对日常工作中碰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动态高度重视,通过实地走访、组织座谈、收集问卷等方式深入开展调研工作,努力做到情况明了、根源明晰、需求明确,并依据当前法律法规判定其合法与否,预测其发展趋势,权衡其利弊轻重,积极向上级机关和业务部门建言献策,不断推进相关立法和标准规范的制定实施工作,努力提升劳务派遣市场秩序。相信通过您和我们的共同努力,劳务派遣相关法律法规会更加完善,政策制度会更加合理。

您在面商中同时提到的企业到劳动力输出地自主招工难、与劳务公司合作存在堵点等问题,正是我市各级人力社保部门近年来着力攻坚克难,奋力推进化解的一项重点工作,现已通过深化劳务对接、拓展调剂功能、发挥市场作用等系列精准组合拳,在一定程度上有力缓解了企业用工短缺问题。我们统筹整合劳务协作资源,绘制了全国劳动力招聘地图,为分层次、分区域组织全市重点用工企业、人力资源机构、行业协会到劳务输出地开展劳务协作奠定了扎实基础;持续开展“金蓝领”招才引智活动,不断加强与省外技工院校对接合作,引导我市企业与技工院校开展校企订单培养合作,全面扩充技能劳动力引进渠道;开发升级劳动力余缺调剂平台2.0 版,帮助企业阶段性解决用工问题,定期更新、发布余缺企业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信息,实时匹配企业用工供求情况;摸排全市人力资源机构掌握的劳动力清单,将清单推送给劳动力存在缺口的企业,努力搭建企业和人力资源机构的沟通渠道;组织举办人力资源发展大会、企业与人力资源机构对接洽谈会等,引导企业通过人力资源机构开展人力资源服务,精准解决企业缺工问题;细化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做大做强实施细则,鼓励企业购买第三方机构的人力资源服务,进一步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三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机制、深化举措、明确责任,通过走访、座谈、问卷等方式全面了解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堵点和障碍,按照一企一方案的原则开展精准服务。组织企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开展招聘活动;高效落实社保减负政策,做好阶段性减免、返还、缓缴社会保险费工作,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全面指导企业妥善化解劳动纠纷,帮助企业增强应对用工风险的能力;深入实施“职工培训三年倍增计划”,通过多种方式扩大涉补职工培训渠道和人群,提升产业工人技能。

我们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仅劳务派遣用工将更加规范有序,企业也将开创更高更辉煌的业绩。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衷心希望您能在今后给予更多的关注,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联系处室:劳动关系和农民工工作处

联 系 人:边华佳

联系电话:0575-81503251


绍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年6月2日

信息来源:市人力社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