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绍兴动态 > 今日绍兴

9年来,帮助60多位孤寡独居老人走出困境

“心梦”之火 点亮“孤灯”

发布日期:2021-06-08 10:06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玲芝,你代订的鸡蛋和杀白鸡,我托第一班公交车的司机带来了,你去五星东路的站点拿一下。”早上5点多,上虞区永和镇青峰村76岁的老人张岳忠给上虞区心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徐玲芝打了个电话,说话中气十足。

谁能想像,这位在屋外垦荒种菜、养鸡的老人,一度因眼睛看不清而生活在至暗世界。如今,他不仅恢复了视力,还能自己种菜养鸡,自食其力。而帮助他重树生活信心的就是徐玲芝和她的团队。

点亮希望之灯,让老人们走出阴影,积极乐观地分享美好生活。9年来,上虞区心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帮扶了7万余户家庭,让60多名孤寡独居老人走出了困境。


改变从看得见开始

徐玲芝第一次遇见张岳忠,是7年前的一天。她和志愿者途经永和镇青峰村时,看到一位老人深一脚、浅一脚地摸索前行,脸上全是黑乎乎的煤灰。

“老人家,你怎么了?”

“我眼睛看不见好多年了。”

……

徐玲芝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手电,照了一下他的双眼,“老人家,别担心,你可能患了白内障,我下次请眼科医生给你看看。”

老人只当是陌生人的寒暄,没有在意。徐玲芝跟着他来到住所,一间位于坟墓边的破旧平房,屋顶有很多窟窿,下雨时根本挡不住风雨。村民们告诉徐玲芝,这位叫张岳忠的独居老人虽有低保,但因为眼睛看不见,生活很不方便。

回来后,徐玲芝立即在微信群里发布了为老人翻修房子的“招募令”。群里的志愿者纷纷报名、捐款。数天后,一群人把装修材料搬进了老人屋里。这下,老人终于相信,自己确实遇到了一群好人。徐玲芝又带着他上医院做了白内障手术。当他恢复视力,看到自己居住的小屋焕然一新后,激动极了。

徐玲芝和志愿者们并没有就此打住,他们定期给老人送米送油,还送来蔬菜种子和45只鸡苗,教他种菜养鸡。刚开始,老人担心销路。“赚了是你的,赔了算我们的。”听到徐玲芝的话,老人信心大增,在屋旁开垦了几垄地,种上蔬菜,又在旁边圈养起鸡来。

第一年,老人养的鸡被志愿者们以每只150元的价格买走。老人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我觉得一年养45只不够,第二年让玲芝多买了些鸡苗,不料中途死了几只,肉质也不够好。从此,我每年只养这么多。”

几年下来,张岳忠老人变得喜欢与人交流,只要一到收获季,就忙不迭与大家分享“胜利果实”。春季,他还经常上山掘野山笋。

老人的变化,让徐玲芝和她的团队很有成就感,也更明白了一个道理:帮助别人,有温度还不够,必须让他们有尊严地活着。


帮助回归正常生活

“大伯,线圈我给你带来了。”近日,一大早,上虞区岭南乡龙山村志愿者章苏琴来到离家不远的王国文家。只见60多岁的王国文坐在桌旁,聚精会神地分拆线头,然后一圈圈缠绕,动作娴熟。

“苏琴,谢谢你,又帮我送来。”王国文双手接过线圈,连声道谢。

因为患小儿麻痹症,王国文的腿落下了残疾。成年后,也没有娶妻生子。几年前,他的视力变差,看东西越来越模糊,只能委托邻居帮他带点菜买点米。平常为排遣寂寞,他就守着个收音机听广播,心想这辈子就这样了。

6年前的重阳节,上虞心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到龙山村开展公益活动,了解到了低保户王国文的情况。

志愿者们将老人背下山。经医院检查,确诊老人也是白内障导致视力模糊。“手术后,他们寸步不离陪了我好几天,就像亲人一样。”王国文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感动万分。

考虑到老人虽行走不便但双手灵巧,志愿者们给他介绍了一个来料加工的话。刚开始时,老人白天做不了几个,就拼命熬夜。“慢慢来,不急。”徐玲芝安慰他,每天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一段时间后,熟能生巧,王国文做线圈活越来越顺手,心情也越来越好。“现在一个月下来,能赚上好几百块。”王国文满意地说。

“心梦”对他的帮扶,小到买米买油,大到翻修住房等,不仅无偿,而且考虑得周全。“帮扶,是为了让这些老人们更好生活。”徐玲芝说,她们的爱心团队专门为需要帮助的老人制订个性化服务方案,帮他们回归正常的生活状态。

自2012年8月成立以来,上虞心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共筹集善款1500多万元,帮60多名孤寡独居老人改善了晚年生活。“钱虽然不多,但意义重大。”王国文说,这份简单的幸福在平常人看来可能司空见惯,却是自己渴盼已久的。


集合更多爱的力量

当孤寡独居老人们的生活热情被一一激发,徐玲芝觉得,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心梦”现在已有3600多名志愿者,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常常只需一个“招募令”,立刻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前不久,团队接到一位驻村干部的求助,说辖区一位老人居无定所,但因为她有养子,连低保边缘户都算不上。刚巧,团队一位志愿者帮助老人的养子解决了一桩难事,徐玲芝和志愿者趁热打铁,上门做工作,“你家中有破旧的空屋,我们来修缮。房子修好后能否给老人家居住?”对方一听,马上说“行啊”。

经过前期的筹备,志愿者中的设计员、木工、泥工们纷纷自告奋勇前来帮忙。5月17日,一群人带着采购的材料进场作业。几天后,这间破败小屋完全变了样。老人也顺利地搬进小屋居住。  

“心梦”成立以来,作为“大管家”的徐玲芝,筹集爱心物资、走访困难老人、联系爱心人士……每天都忙忙碌碌。说起当初组建团队的初衷,徐玲芝以“感恩”一词回应。原来,她在杭州创业时,曾因身体原因得到过好心人的帮助。后来,她回上虞开店,同一条街上的不少店主想做些好事,都推举徐玲芝牵头,“她嗓门大,号召力强,热心做好事不求回报。”

“事情,总得有人做,并把它做实做好。”徐玲芝毫不犹豫地接了下来。几年帮扶工作下来,眼见着老人们自己动手种植、养殖的东西越来越多,仅靠志愿者们已难以消化,她又动起直播带货的脑筋,准备在淘宝、抖音等平台上开网店,拓展销售渠道。

“心梦”帮扶困难老人的做法,还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认可。去年,上虞区民政局将她们开展的项目列入“点亮‘孤灯’行动”。前不久,这一项目获评市级“汇聚社工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优秀服务案例。

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让“心梦”的志愿者们满怀信心,大家打算集合更多的爱心力量,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老人,让他们在晚年遇见美好。


信息来源:绍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