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应急管理 > 应急预案预警

2021年5月安全风险预警

发布日期:2021-07-12 08:52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一)气象发展趋势。5月全市平均气温21~22℃,强对流天气仍多发,易出现雷暴、短时暴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大雨、暴雨天气逐渐多发,降水量120~140毫米,主要有2次冷空气过程,分别发生在5月上旬、中旬。

(二)地质灾害风险趋势。预测5月我市丘陵山区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为一般,具有一定风险(蓝色),局部较高(黄色)。短时强降雨容易造成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

(三)水旱灾害风险趋势。5月份曹娥江流域、浦阳江流域、平原河网发生超警洪水概率均较低,但局地强降雨、小流域山洪有偶发风险,亦存在旱涝并存、旱涝急转的风险。

(四)森林火灾风险趋势。“五一”假期将至,春耕生产用火叠加,踏青旅游活动频繁,人为野外用火隐患不断增加,森林防灭火工作的形势依然严峻。

(五)安全生产风险趋势。一是建筑领域安全风险突出。轨道交通、智慧快速路、亚运会配套工程等项目提速施工,叠加梅雨汛期等复杂因素,安全生产形势风险突出。二是有限空间事故风险较高。气温升高,多场所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容易挥发,引起中毒、窒息、燃爆的风险明显增高。三是消防安全风险依然严峻。5月份气温较高,化工、易燃易爆单位和生产厂房、物流仓库等火灾危险性加大,“上宅下商”、“前店后宅”经营场所违规住人现象仍屡禁不绝。

(六)“五一”假期风险趋势。今年“五一”假期将会出现爆发性、报复性的出行高峰,交通流量将会大幅攀升,高速公路拥堵现象会比较严重,市中心、景区周边、农村道路将出现大面积堵塞情况,公路客运、旅游客运、旅游包车、面包车、三轮车等重点车辆风险增加,景区内客流压力和安全风险均会同步上升,星级饭店、电影院、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风险压力将显著增加。

工作建议

(一)强化意识,做好“五一”长假安全防范

各地各部门时刻牢固树立“群众过节、我们过关”的意识,做好“五一”假期安全风险防范工作,要加强人流、车流的监测与管控,做好热门乡村游线路的道路交通安全防范工作,紧盯“两客一危”重点营运车辆,重点防范旅游景区人流短时聚集拥堵引发安全事故和农村道路交通事故。

(二)部门联动,加强重点行业安全监管

各地各部门全面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行为,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公安、交通部门聚焦高速公路、货运车辆、城市公交事故多发的现状,尤其是“百吨王”整治;消防救援机构要持续推进村级工业功能区(集聚点)、小微企业(园)、老旧厂房、出租厂房、临街店铺、商住合用等场所的治理工作;建设部门要紧盯危大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城中村改造等重点领域风险;应急管理部门要聚焦危化品企业“一企一策”提升、化工园区、小化工和危化品企业安全分类施策“三项整治”以及矿山(含地质勘查)领域因部分职能交叉出现的漏管失管。

(三)善始善终,打好森林防灭火收官战

针对“五一”假期特点,各地要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地段、重要旅游景区的宣传教育,相关成员单位要依据各自职责加大所属行业和领域的森林防灭火宣传教育力度;采取超常规措施严控焚烧秸秆、燃放烟花爆竹、野外烧烤、点放孔明灯等行为;加强对农林结合部以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重点区域监控,坚决预防森林火灾发生。

(四)查漏补缺,全面做好防汛准备工作

各地各部门要牢牢压实“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到人”工作责任制,紧盯各类问题隐患,按照“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要求,持续开展风险隐患“回头看”和排查整改,实行动态销号,做到发现一处、整治一处。同时要积极开展责任人培训,加强物资队伍日常管理,开展实战演练。


信息来源:市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