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600002577313Q/2021-213648 | 主题分类: | 人大 |
发布机构: | 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 | 公开日期: | 2021-08-24 |
主办单位: | 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关于市八届人大
六次会议第243号建议的答复意见
卓秋萍代表:
您在市八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西路乱弹”的建议》(第243号)收悉。经专题研究,并商有关部门,现答复如下:
诸暨西路乱弹是我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近年来绍兴市以及诸暨市文旅部门十分重视对诸暨西路乱弹的保护和传承,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近年所做保护传承工作
(一)收集、挖掘、创排相结合,进行开放性研究
1.编纂出版《诸暨西路乱弹》及普及读本。1962年文化馆记录印制了《诸暨西路乱弹简介》;1979年,编写了《诸暨县民歌民间音乐选编》,收录了众多诸暨西路乱弹曲牌;1990年编写了《地方剧种—诸暨西路乱弹》;2005年12月根据民族民间艺术普查结果编撰了诸暨民间艺术大观》一书,较为系统和详细的记录了诸暨西路乱弹的发展,并附有史料照片、曲牌、传统折子戏等。2014年以来,先后出版了诸暨市非遗系列丛书《诸暨西路乱弹》和浙江省非遗代表作丛书《诸暨西路乱弹》;2017年,校本教材——《小学生学“西路乱弹”》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
2.创排诸暨西路乱弹经典剧目及现代小戏。近年来,已复排了《满庭芳》《巡营》《双阳公主追狄青》《斩经堂》《追龙缸》《移山》《闹花台》《哑背疯》等10多个诸暨西路乱弹经典传统剧目。创排了《酒嫂砸缸》《同山嫂》《绿水青山更是宝》《垃圾分类美家园》、《话说五水共治》、《美丽乡村聚宾朋》等10多个用传统曲目创编的现代小戏,用当下文化语境,进行主题创新,内容创新,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同时推动成果转化,传统西路乱弹音乐《乱弹乐韵》荣获浙江好声腔——2014戏曲音乐(演奏)汇演“演奏奖”;小戏《梨园竞辉绽芬芳》荣获“浙江好腔调奖”金牛奖;小戏《酒嫂砸缸》在第二届江浙沪现代小戏邀请赛,荣获创作银奖、表演金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小戏《抖狮结义》在第二届绍兴市群众小戏、小品邀请赛中荣获一等奖等。
(二)机制、经费、人才相统筹,注重创新性传承
1.建立保护机制。根据浙江省文旅厅关于实施国家级非遗项目“八个一”保护措施的通知精神,诸暨市从工作班子、专家指导组、保护方案、传承基地、展示平台、完备档案、普及读物、配套政策等八个方面,制定了“诸暨西路乱弹”保护实施方案。通过建立系统、完整的诸暨西路乱弹数据库和人才库,设立研习所、建立传承基地等方式实现对诸暨西路乱弹的动态保护。
2.增加经费投入。2016年,中央同意并下拨诸暨西路乱弹专项经费60万;2018年,在各级文旅部门的积极申请下,中央同意增加并下拨诸暨西路乱弹专项经费至100万;同年,省财政厅下达濒危戏曲剧种保护传承补助资金20万,主要用于诸暨西路乱弹的保护传承。此外,诸暨市文旅部门积极出台奖励补助政策,对诸暨西路乱弹展演给予专项补助;给予授课培训老师每人200元/节的补助;积极鼓励剧目创新,对优秀的剧本进行补助奖励等。
3.提供人才保障。建立传承人保护制度。2018年5月,蒋桂凤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有诸暨西路乱弹省级传承人1人,绍兴市级1人,诸暨市级1人。落实项目补助经费。每年开展传承人服务月活动,已在浣纱小学、东和乡中心小学建立了诸暨西路乱弹教学性传承基地,传承人卓琳丽、蔡铁萍等常态化进校园开展西路乱弹教学,浣纱小学自编创排西路乱弹《那一片香榧林》,积极推动了“美丽非遗”进校园,诸暨市文广旅游局近两年已给十里坪西路乱弹艺术团、浣纱小学等20余万元专项补助。
4.搭建展示平台。诸暨十里坪村相继创建了西路乱弹艺术团、西路乱弹传承基地、诸暨西路乱弹展示馆等,长期致力于西路乱弹的保护传承,并获得了浙江省“戏曲村”、浙江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浙江省、绍兴市两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同时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活动为载体,推动诸暨西路乱弹展示展演。如2017年,在诸暨电视台开展了西路乱弹精品小戏展演晚会;2019年,在西施故里景区开展了诸暨西路乱弹专题演出等。
5.创新传承模式。以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为目标开展传承活动,一是启动《浙江珍稀剧种与面临濒危剧种代表剧目影像传承艺术片》拍摄,完成《那一片香榧林》《西施姑娘回故里》《西施浣纱情》《抖狮结义》等13部诸暨西路乱弹小戏的微电影拍摄。二是拍摄动画片《双阳公主追狄青》,并在2018年10月在浣纱小学进行了首映式。三是融合西施传说、西路乱弹、草塔抖狮子这三项诸暨“国遗”项目,暗堰这一农业遗产,以及舞龙灯、迎抬阁、赵家拳棒等非遗项目,创排小戏《抖狮结义》,以戏曲化、民俗化、舞蹈化的呈现方式演绎故事,在彰显“国遗”剧种的活态传承之外,也传承弘扬了“枫桥经验”。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诸暨西路乱弹的保护传承成效明显,但也存在传承队伍老化、演出展示缺少、传播交流局限等问题。为进一步推进保护传承工作,下阶段我们要求诸暨市文化旅游和相关部门,进一步从专项资金、人才培养、节目创排、演出展示、文旅融合等方面做好工作,持续做好诸暨西路乱弹的保护传承工作。
1.加强人才培养。计划依托东和乡十里坪村的传承基地及浣纱小学、东和乡中心小学教学性传承基地,定期邀请传承人和其他专家开设传承教学班,让更多的群众文艺骨干和戏曲爱好者参加,以培训更多的年轻后备人才。
2.加强传播交流。结合非遗走亲、送戏下乡等文化演出交流活动,把精品西路乱弹小戏送到群众家门口;同时结合云端展播的形式,让小戏上云端,选取精品西路乱弹小戏在热门直播平台进行“云演播”,让群众近距离感受诸暨西路乱弹的魅力,丰富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3.加强传承研究。加强西路乱弹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研究,创排更多的经典剧目;加强宣传,广泛开展传承演出活动,推动“传统戏剧”振兴工程。
4.吸纳建议意见。积极吸收建议人的建议意见。一是资金投入。继续申报中央和省级非遗项目专项资金,争取更多支持。2021年起,诸暨市每年安排100万元非遗专项资金,其中用于诸暨西路乱弹保护专项资金10万元以上。诸暨市文旅部门继续执行现有奖励补助政策,对诸暨西路乱弹展演、授课培训、剧目创作等进行补助奖励。二是创排节目。“十四五”期间计划创排以诸暨“三贤”为主题的西路乱弹小戏。三是下乡演出。每年计划安排15-20场左右的西路乱弹下乡演出,2021年已落实17场。四是文旅融合。诸暨市文旅部门拟联合诸暨市文旅集团在重要节庆活动期间举办西路乱弹传承活动,既展示西路乱弹的艺术风采,也展示诸暨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助力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
感谢您对我市非遗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非遗处 陈莹
联系电话:89180856
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1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