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组织机构 > 市政府工作部门 > 市国资委 > 国企工作

嘉绍大桥告诉你,“数字化”大桥长什么样

发布日期:2021-08-25 09:08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根据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关于《公路长大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试点建设技术指南》(简称《指南》),要求全国11座试点桥梁管养单位根据《指南》,组织完善单桥系统设计,抓紧推进系统构建实施、交付验收、总结评估等工作。另外,今年3月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关于《浙江省交通数字化改革行动方案》提出交通数字化改革按照“一年出成果、两年大变样、五年新飞跃”三步走工作目标。在绍兴,嘉绍大桥的“数字大桥”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成为全国大桥中为数不多的“数字化典范”。

  “海陆空”数字化管理

  潮汐、强(台)风、温差、荷载……这些因素,对大桥的结构变形和内力变化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海陆空”全方位多点监测大桥健康,成为“数字化”大桥建设“靓点”。

  在170米高的主塔顶端,安装着3台GNSS设备和倾斜仪,依托卫星定位,GNSS监测设备实时监测主塔空间位置的变化情况。同时,桥面装有北斗定位技术的全天候智能监测系统,对主桥钢桥面线型实时监测。健康监测系统在桥体内外装有678个传感器、294台软硬件设备,系统24小时对风力、风向、水位、温湿度等环境数据进行累积并分析,并对大桥偏位、振动、挠度、变形、索力等20余项结构数据进行时实记录、分析,同时实现对车流量、车牌、车重等数据进行实时记录储存。今年受强台风“烟花”影响,系统提示大桥阵风达10级,监管部门根据提示进而采取对桥面通行车辆实行安全管控措施。

  嘉绍大桥为多塔斜拉桥,桥上576根斜拉索,最重一根达20吨,最轻一根为4吨,斜拉索最高处在170米塔顶,为不影响车辆通行,采用爬索机器人对高空斜拉索问题隐患进行检录取证,填补了人员无法监测的信息空缺。为提高构件病害信息输入效率,桥上已设置2103个二维码,为上桥作业信息获取提供了便捷,为病害信息录入提高了工作质量。

  大桥路灯杆上集成了600个雾灯、174路高清摄像机、298个高音广播喇叭、76个爆闪灯、移动网络设备等设备,以“多杆合一”实现资源共享、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今年嘉绍大桥启动路灯改造,更换大桥范围内的节能灯具,预计每年可以节约用电44万度,相当于每年节约煤耗164吨,水耗1638吨,减少粉尘排放110吨,二氧化碳410吨,二氧化硫12吨,实现绿色低碳。

  170路AI智能事件检测系统当起了嘉绍大桥营运安全管理的“眼睛”,电子巡逻事件发现率达90%,实现无死角监管,为大桥的高效安全保畅提供了保障。

  8月,大桥桥区水域安装智慧海事安全保障系统,设置海上电子围栏,对进入大桥桥区2公里范围船舶的安全通航起到预警作用。同时依靠扫测船的多波速测深系统,工作人员可对桥轴线上下游200米范围内进行全覆盖扫测,获取计划测线、船航迹线等水下地形数据,为大桥桩基及通航安全,提供数据分析依据。

  入选公路长大桥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试点单位

  作为世界级大桥,当时健康监测系统与大桥同时建成启用,8年风雨兼程,系统不断迭代更新。今年3月,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公路长大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建设实施方案》通知中,明确将嘉绍大桥列入了全国11座试点桥梁的结构健康监测之一。为走在行业前列,成为示范标杆,公司党委研究决定建立信息数据中心,深入挖掘桥梁大数据的实用价值,使桥梁运营与养护决策基本实现智能化,使大中修工程智能决策率达90%以上,使运营安全管理智能决策率达90%以上,这是当前大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今年8月,数据信息中心建设工作正式启动。今后这里将成为大桥监管的“智慧大脑”,依靠数字化的桥梁养护管理系统,实现桥梁养护管理的信息化,桥梁健康监测、运营安全视频监控、门架收费等系统的数据优化存储、资源共享、智能预警、数据安全防护等功能集成,达到数据可视化、规范化,为大桥的安全高效运行打下更为坚实的智慧监管基础。(嘉绍大桥)


信息来源:市国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