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组织机构 > 市政府工作部门 > 市国资委 > 国企工作

“四园”文化 为产业工人建个家!

发布日期:2021-09-13 14:35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如何让产业工人“经济上有保障、发展上有空间、社会上有地位”,是一道各地都在探索的“思考题”。在全国上下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如火如荼之时,绍兴城投集团党委以位于绍兴滨海的市政装配式预制构件生产基地为试验田,以“家园、学园、业园、乐园”“四园”建设,为产业工人切切实实办了件大实事。

据了解,该生产基地目前共有生产线9条,智能自动化率达40%,现有产业工人235人,平均年龄40岁。针对“工厂化”特点及产业工人的生产生活情况,绍兴城投党委以基地党支部为依托,打造家园、学园、业园、乐园“四园”文化,进一步增强产业工人的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走进位于生产基地的生活园,可以看到这里分为住宿、餐饮、卫生和文娱四大区域,有生活超市、自助洗衣房、24H热水浴室、图书馆、健身房等配套设施,宿舍楼一共6层,房间内按大学宿舍形式设置,内有空调、独立卫生间,能同时容纳400多人。


  “通过集约化布局、物业化管理,让产业工人享受‘拎包入住’,进一步提升‘家’归属感。”该负责人说,这是打造生活园的初衷。

如今,基地党支部已把为产业工人建设幸福之“家”作为产业工人“办实事、谋幸福”活动的重要落脚点之一,在生活居住、卫生健康、文化娱乐、家人关怀等方面,为产业工人群体提供多元化服务。此外,还通过强化精准关爱,推进职业健康体检全覆盖,常态化提供探亲房、夫妻间等便利服务,打造产业工人“暑托班”、“集体生日”等品牌活动,为守望儿童提供陪伴服务,切实缓解产业工人孩子“看护难”的问题,将关爱保护工作推向纵深发展。


  2.  学园:共同学习进步,营造学园氛围


  要让产业工人走好技能进阶之路,需要全周期的赋能成长。


  据了解,为建设高素质的建筑工人队伍,党支部引领在产业工人培训园通过动画视频、体验教学、实操考核、轮值班长、工业化大讲堂、业务擂台赛等形式寓教于乐,引导、培育产业工人提升技能、规范生产。


  同时,根据培训内容,为方便车间成员培训后进行自我测评和练习,公司还建立了内部题库,逐步形成了“每日一讲、每周一练、每月一考、每季一评”的“四个一”学考评模式。基地每年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工人培训计划,结合“请进来”传播理念、“走出去”开拓视野、“送出去”学习培训等方式,为产业工人创造更多培训机会。


  据统计,自2019年试投产以来,基地先后组织了14批共514人次参加行业协会、市级建筑产业促进中心及相关行业部门组织的装配式技术相关培训。同时还通过选拔有经验的工人技师和管理人员,将好的工作方法、技巧通过“名师高徒”“名师讲台”等形式传授给身边的同事。目前基地产业工人中已有38人取得高级焊工证,26人获评高级技师,获取证书的产业工人工资上涨10%至20%。


  3. 业园:共享安全成果,助推素质提升


  基地结合智慧工厂为所有车间配置安全视频系统,日常培训、班前会等全面同步。基地工厂内还实行驾照式12分计分管理制,产业工人首先通过岗前培训获得“入厂”资格,有不合规的行为会被扣分,扣满12分就要停工“回园重造”。严苛的“驾照”管理为工人们人身安全上了一把放心锁,开开心心来,安安安全全走,从基地生产至今,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值得一提的是,基地党支部大力深化“产学研”合作,多次与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长安大学、绍兴文理学院等重点高校开展合作研讨,共同制定了“高新技术+生产”的推进模式,并建立了完善的交流推广机制,通过工人与高校研究生结对,每年对结对小组开展创新创效成果评选、QC成果发布、优秀成果汇编等。与高校研究生的频繁互动和交流使工人们底气更足了,劲头更高了,与企业生产实际结合紧密的课题成果不断深入研发,将具有提升企业效益的科技成果不断向生产力转化。


  4. 乐园:共享职工之家,营造乐园环境


  生产基地共享职工之家不仅开辟了球类竞技、光影沙龙、健身中心、职工天地等活动场地,还购置了体育设施、台球桌、乒乓球桌、跑步机、划船机、影音视唱设施及千册各类图书,营造一个欢乐的生活氛围。


  此外,支部发挥自身优势,联合党工团,开展了“防疫复工”演讲比赛、“安康杯”知识竞赛、篮球比赛、健步走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党工团活动,在活动中培养管理人员与产业工人的团队合作意识,并在活动中寓教于乐、陶冶情操,进一步提升产业工人队伍整体文化素养和积极向上的工作品格。


  在建立产业工人思想动态信息网络方面,为及时了解和掌握职工思想脉搏和意见诉求,支部还深入开展帮扶关爱送温暖活动,如开展高温慰问、绿色医护、社保指导、车站接送等行动,深入落实“五必访”机制,产业工人文化、活动场所设施不断完善,群众性文体活动广泛开展,让产业工人共享企业发展成果,职工安全感、幸福感、快乐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据了解,下一步,绍兴城投党委还将持续深化产业工人“四园”文化建设,并以此为样本,着力打造更多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示范点,不断推进传统流动性强的“农民工”向稳定的工厂化“产业工人”转型,助力建筑工业化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供稿:王强伟)


信息来源:市国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