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土地流转整合了1500亩闲散农田,做强做优规模农业,年产粮食1500吨,村集体经济增收60余万元。”昨天,嵊州市三界镇长桥村党总支书记郑亚新高兴地说。
据介绍,嵊州市在去年全面消除91个“经营性收入低于20万元”相对薄弱村的基础上,今年更是主动对标“经营性收入30万元”红线,发动了村级集体经济全域“消薄”引擎,通过狠抓队伍建设、项目抱团、构建机制等一系列强劲有力的措施,走出了一条具有嵊州辨识度的“消薄”之路。
去年村社换届后,嵊州市狠抓队伍的培育,组织开展了“村书记PK赛”“新老头雁结对”等活动,形成了书记带班子、干部带群众的发展集体经济新路子,“消薄”工作有声有色。甘霖镇石道地村拥有自然优势,无奈一直未能把它转化为经济效益。新一届村干部上任后,在“村书记PK赛”中谋划把“绿水青山”打造成“金山银山”,通过号召乡贤回归,在山水间打造星空民宿项目。因为环境优美,星空民宿很快就成了“网红打卡地”。村党总支书记张高峰说,目前投资2000万元的星空民宿二期项目正在规划中,届时项目的实施不仅将给村集体带来可观收入,还将为村民带来不少就业岗位。
“飞地抱团”也是嵊州市消除薄弱村的重要一招。该市创新了一套市级统筹、跨村发展、股份经营、保底分红的发展模式,变“输血”为“造血”,赋能乡村振兴。谷来镇地处山区,村级集体经济普遍薄弱,为尽早“消薄”,该镇采用股权合作的方式,整合全镇丰富的小水电资源,由全镇20个行政村(2019年并成12个)以每股30万元入股小水电综合提升改造工程,同时通过推进运营管理模式改革,提升小水电站运行绩效。投产后,每村每年保底分红5~10万元,截至去年底,已累计分红435万元。谷来镇相关负责人说,在原来入股村的基础上,如今镇里还新指导推动原王院乡、竹溪乡的5个行政村筹资210万元入股显潭三级、四级电站综合提升改造工程,预计今年17个行政村可实现分红140万元。
嵊州市相关负责人表示,“消薄”作为攻坚的一项难点、痛点工作,还需要克服“一阵子”思想,深入推进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从“跟跑”到“领跑”。为此,嵊州市采取结对挂联、动态监测、联评联测等,织密共同富裕“责任网”,全力构建村集体经济“消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