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道建设是2021年浙江省民生实事之一,它一头连着绿水青山,一头连着民生福祉。近几年,越城人明显感受到身边的绿道一天天增加,绿道的品质一天天提高。2021年,越城区已完成省级绿道2号线越城区段及5号线滨海新区段建设,完成镜湖新区、孙端街道、富盛镇13公里其他绿道建设。迪荡湖公园环湖绿道获评第五届“浙江最美绿道”。
绿道串联文化风貌
“家门口就有这样一条绿道真是太好了。”自从浙东古运河线的陶堰老街绿道建成开放后,家住附近小区的奶爸徐先生只要有时间就会带两岁的儿子出来散步游玩,“这里风景好,活动空间大,绿道和健康主题公园串联起来,最适合‘溜娃’了。”
历史文化和特色景观资源是绿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浙东古运河线(省级2号线越城区段)全长33.4公里,这条绿道将浙东古运河沿线运河园、青甸湖、稽山公园、东大池公园、东湖、皋埠老街、东鉴湖、陶成章故居、邵力子故居、抹茶小镇、宋六陵等节点串联起来,将有代表性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和村镇文化街区等联系起来,展现出浙东古运河特有的人文风貌。
绿道融入城市肌理
2021年12月,一条镶嵌在滨海新区曹娥江畔的省级绿道5号线竣工,其中越城区段西起曹娥江大闸,西至贺孙村,绿道全长约 31.8公里,沿线配套建设了驿站3个、标识标线及绿道导视系统,修复了部分路面。
在海洋与陆地相交的这条绿色廊道,一边是天海茫茫、江水汤汤,一边是景观带花木扶疏,产业观光园临江布局,曹娥江大闸凌空横卧……绿道的建成,将以上要素有机地串联起来,引导外部生态资源向城市内部有机渗透和延伸,让市民深切感受越城生态空间的独特魅力。
市民陈诗楠告诉记者,这个绿道的路面做得很好,也标注距离多少米,让他们知道骑行跑步达到了多少运动量,休闲配套包括绿化都做得很好,让他们可以在这里散步,观赏滨海美景。
绿道成为共富载体
2021年9月,孙端街道贺家池生态绿道建成,“游客可以沿绿道直接到果园采摘葡萄、猕猴桃等鲜果,带旺了采摘游和乡村旅游。”孙端街道小库村党总支书记金永生说,绿道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了“富民资本”。
一条条绿道,成为共富新载体。富盛镇绿道总长度共计17公里,每万人拥有绿道长度约7.4公里,绿道沿途设有驿站、指示标志、公共厕所等设施,满足沿途停靠休憩需求。其中,富盛镇金溪村、董溪村之间的绿道路过风之谷项目,“市区的学校、社会团体常常通过绿道组织学生来我们这里,参加野外体验、认识和爱护野生动物、参与植树造林等户外活动。”风之谷办公室主任王伟红说。绿道将闲置小学、土地、水库等资源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研学教育基地,每年为可为村集体增收13.29万元。
富盛生态绿道除了日常的骑行与散步,每年的南宋文化旅游月都会有活动在绿道上举行,抹茶马拉松已经连续举办4年。
绿道建设,是越城发挥文化优势,建设宜居宜游宜业的现代化休闲城市,引领城市旅游从“观光游”向“休闲游”转变的又一战略途径。目前,《越城区、滨海新区绿道网专项规划(2020-2035)》已编制完成,未来,将建成“一心、五横、两纵、五区、四十四联”绿道体系网,主线共175.1公里,支线共415.4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