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600002577284D/2022-20682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市水利局 | 成文日期: | 2022-01-04 |
主题分类: | 水利、水务 | 发文字号: |
近日,浙江省水利厅发文公布2021年浙江省海塘安澜千亿工程优秀组织工作成果名单。其中我市柯桥区和上虞区榜上有名。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生态海堤、提升抵御台风暴潮海洋灾害能力的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海塘安澜千亿工程决策部署,高位推动、部门联动、市县互动,多措并举全面推进海塘安澜工程建设,完成了年度开工计划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柯桥:扬工匠精神 谋海塘安澜——柯桥区精心打造钱塘江南岸海塘堤脚防冲样板
一、加密测量建“数据库”,深入检查开“挂号单”
加密冲刷高程实测,时间上为半月一测,距离上为 200 米一个断面,冲刷严重段升级为50-100 米一个断面。把定期定点的测量高程一一记录在册,建成塘前断面冲刷高程“数据库”,通过实测对比和大数据分析,为科学制定抢险加固方案提供翔实依据,为快速组织实施抢险工程争取宝贵时间。组建巡塘队伍,以 3 个人为一组,抢抓钱塘江潮水退至低潮位时的 2 个多小时的有限时间,轮班作业,下到海塘塘脚,仔细巡查海塘薄弱点,并用红漆标注记号,对这些“挂号”隐患予以重点关注,及时安排开孔检查,便于及时发现一些用肉眼观察难以发现的“病灶”,分析查找原因。
二、因地制宜拟方案,精益求精建模型
根据柯桥区海塘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钱塘江潮涨退时潮差大、潮动力特别强的特点,多次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进行咨询,集思广益,最后提出因地制宜以短丁坝群挑流促淤防冲的方案。邀请专家实地指导,通过专业咨询、现场分析论证,组织多个方案比较,不断修改完善。抓住“塘脚防冲”这个海塘安澜工程建设的关键问题,委托省水利河口研究院专题研究塘前河床不利冲刷高程,为塘脚防冲方案设计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针对设计参数和边界条件的复杂性,由科研单位组织开展数学模型分析,物理模型复核,精益求精,尽最大可能取得契合实际的技术参数。通过专业设计单位组织开展工程可行性研究分析,把设计和科研有机结合,把设计方案和实物模型验证复核,把方案做细做深。
三、学习借鉴“良药方”,专班联动攻前期
多次组团前往萧山、海宁等钱塘江上下游和左右岸兄弟单位实地考察,学习借鉴经验做法,结合潮动力强度、塘前刷深程度等实际情况分析利弊,师其长技为我所用,借它山之石以攻玉。成立以分管副区长为组长、各相关单位和镇街分管领导为成员的柯桥区海塘安澜工程建设工作专班,与省、市专班联动,抓好项目节点控制、动态跟踪、沟通协调等工作。提前开展项目规划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将风浪潮沙、堤
脚防冲等工作并行推进,区发改局、区行政审批局加快项目联合申报,使前期工作周期缩减 15 个工作日;区财政局落实资金保障。在专班工作机制下,倒排时间任务表,对项目进行全过程控制、重点环节督查,为项目按期开工打下坚实基础。
上虞:创新形式 强化保障——上虞区多措并举护航海塘安澜工程建设
一、整资源、创营收、强队伍,做强做实投资主体
上虞区于2019年在全省率先成立县区级水利建设集团,作为各类水利项目的投资主体,通过多种方式迅速实现集团做大做强,切实破解水利建设资金保障难题。将海塘安澜工程附近的国有农用地作为经营性资产注入实施主体安澜公司,经营收益专项用于项目建设。围绕项目代建、资产租赁、土地复垦等业务板块推进集团市场化运作,增加经营性收入,今年累计已完成代建收入7323万元,取得房屋、土地租赁等收入700万元。搭建精干高效、创新务实的企业管理团队,充实集团管理层队伍,实现重大项目建设管理、实体化经营、市场化融资同步推进。目前,随着队伍能力水平的提升,集团业务已拓展到房建、装饰、布展等各个方面。
二、谋项目、拓渠道、抓授信,创新统筹投融资方式
上虞区坚持流贷、项目贷款、公司债三头并进,切实改变仅依靠银行贷款的单一融资模式,有效提升海塘安澜工程融资保障能力。立足“海塘+”理念,在确保海塘安澜工程质量安全的基础上,布局更多独占性、经营性建设内容,如利用生态湿地布局生态养殖和生态旅游。打通发改委企业债、交易所公司债、银行间协会产品三大直接融资渠道,有效破解资金保障难题。目前,成功发行国家发改委审批的绍兴地区首单绿色债--上虞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20亿元企业债,2021年2期共10亿元公司债通过交易所完成发行。省国开行业务处室、省农发行上虞支行成立海塘安澜工程融资专班,目前,海塘安澜工程已与省农发行达成授信协议,成为绍兴市政府与省农发行助力绍兴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重点签约项目。
三、搭框架、建机制、创模式,数字赋能清廉海塘建设
上虞区创新打造上虞区水利工程项目大数据监管平台,进一步发挥好行业监管作用,并以此为抓手建立健全清廉海塘建设机制,夯实政府投资项目廉洁根基。构建以施工现场为中心、标后管理为重点、系统平台为依托的政府投资项目闭环监管平台,做到跟踪监督、精准监督、协同监督。建立“双查双保”领导小组统筹管、行业主管部门线上管、项目建设单位直接管、工程监理单位现场管“四级联动”管理机制,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手段,实现工程建设系统提醒、问题预警、处置反馈、问题销号等全过程实时监管。构建“一码督工程”监管模式,在微信公众号、施工现场等多渠道公开监管码,实现群众扫码查询、在线监督、建设单位限时回复的闭环机制,进一步推动群众“前台”监督与纪检组织“后台”监督的有机结合,有效打通群众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路径。
下一步,我市将坚持“安全+”理念,紧紧围绕“安全提标、生态提质、融合提升、管护提效”,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研究破解涉及用地、资金等制约因素,盘活备塘资源、创新融资模式,加快推进海塘安澜工程前期及建设进度,全力打造“重要窗口”标志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