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600002577137U/2022-233109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其他 |
发布机构: | 市民政局 | 公开日期: | 2022-08-10 |
主办单位: | 绍兴市民政局 |
吴琼明委员:
您好!您在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第436号《关于建立养老护理人才建设体系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截至2021年底,我市户籍人口446.85万,其中老年人口122.09万人,老龄化程度达到27.3%,远高于全国18.9%、全省23.7%的平均水平,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我市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加强养老护理队伍建设。目前,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政策引领,完善顶层设计。2019年,出台《关于深化养老服务综合改革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明确强化护理服务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养老服务人员培训制度,优秀养老护理员在公共租赁住房、租赁补贴等方面可享受优惠政策。2020年,出台《关于印发绍兴市高质量推进养老服务发展重点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强化养老护理员培训,选树优秀人才典型。在全省率先建立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由分管副市长担任召集人,市发改、人社、卫健、医保、区、县(市)人民政府等23个部门和单位作为成员单位,统筹协调全市养老服务工作,研究解决养老服务工作重大问题。2021年《绍兴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正式施行,从入职奖补、职业技能培训、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方面对养老服务队伍建设进行立法保障。
二、政校共建,搭建培养平台。一方面,加强院校培养力度,促进养老护理队伍建设更加专业化、知识化、体系化。在全市职业院校中开设护理专业,持续引进护理专业师资,目前绍兴职业技术学院、绍兴技师学院、诸暨技师学院等职业院校已普遍开设护理专业,大力招收培养护理人才,扩大护理人员招生规模。绍兴市正逐步形成以高等职业院校为龙头,以中职教育、专项培训为依托的多层次护理人员培养结构。全市有5所高校开设护理专业,2021年招生1千余名;全市有3所中职学校开设护理专业,2021年招生1100余人。另一方面,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完善养老护理专业技能人才培训体系。“浙江省护理人才培养分基地”落户绍兴文理学院,通过课题研究、项目委托、定期交流等多种形式,为我市养老护理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联合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共建“绍兴市养老与家政产业学院”,为全市提供公益性养老护理技能实训平台。发挥我市养老护理员高端人才聚集优势,成立全省首个养老护理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应美玲工作室,加强“传帮带”。
三、加大补助,推进技能培训。每年安排经费对养老护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并将养老护理列入全市职业技能培训目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加大培训补贴力度,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培训养老护理技能人才。对符合条件的学员参加“老年照护与管理”专项能力培训并通过鉴定考核的,可以享受600元(专项初级)或800元(专项高级)的培训补贴。同时,扩大补贴覆盖面,对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且年满50周岁未满55周岁,未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从事家庭服务行业(含养老护理)的城乡女性纳入享受政府培训补贴范围,整体提高养老护理员的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2021年通过养老护理人员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家庭照护者培训、养老管护人员培训等途径培训养老护理员近9700人次。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薪酬待遇,目前柯桥区、诸暨市对养老机构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从事养老护理岗位工作的护理人员,按级别分别给予相应的特殊岗位津贴。加强医养结合人才培养,每年组织各区、县(市)卫生健康局及全市医养结合机构负责人等有关人员完成国家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网络培训,今年已完成148人。保障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人员的待遇,养老服务机构内设的医疗机构及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专业培训、继续教育、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推荐评优等方面,与其他医疗机构同等对待。
四、多元参与,加强志愿服务。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工作,壮大养老志愿服务队伍,培育挖掘出一大批优秀为老志愿服务项目,如市供电服务所“电工鲁师傅”志愿服务队,常年坚持为社区困难老人免费送电、维修电路;新昌关爱老人协会发起“若爱同·共筑梦”关爱山区空巢及高龄老人项目,4年来共帮扶了将近400位孤寡老人,组织公益活动1500余次,志愿服务时长超10万小时;诸暨市“厕所革命”项目,致力于解决农村低保空巢老人“如厕难”问题;在全市各级团组织中部署开展“青春暖流——关爱空巢、高龄老人”青年志愿者敬老工作,为空巢、高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等五方面志愿服务。
五、选树典型,提高职业吸引力。每两年组织开展全市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积极选树优秀典型。开展2021年绍兴市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组织优秀护理员参加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浙江赛区选拔赛,市福利院沈欢获个人二等奖,吴伊琳获个人三等奖,其中吴伊琳还获得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铜牌,马丽丽和沈欢参加2021年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国赛赛前集训。加大高技能人才奖励,突出先进示范效应,优秀养老护理人员,享受市人才奖励政策。通过报纸、电视及新媒体平台大力宣传养老护理人才先进典型,切实增加从业人员荣誉感和社会认同感。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吴琼明委员的建议意见,持续完善我市养老护理人才建设体系,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养老服务队伍职业技能培训。以新时代“浙江工匠”培育工程为抓手,加大养老服务队伍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实施“金服”培训计划,有效增加培训供给,加强养老护理人员技能培训方式改革,优化升级职业培训券全流程应用工作,简化培训补贴申领流程,切实提高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持续提高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量,并增加高级、技师护理员的比例。推进家庭照护者技能培训,巩固家庭养老基础地位。今年计划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689人,培训养老护理员4500人次,培训家庭照护者4000人次,370人获得救护员证。
二、加快养老服务行业专业人才培养。积极引导有条件的技工院校开展养老护理服务相关专业招生,提高技工院校培养专业人才的能力。精心组织职业技能竞赛,积极鼓励在职业技能大赛中设置养老护理服务竞赛项目,打造技能人才展示舞台,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带动培养更多优秀养老护理服务人才。今年计划培养600名以上中职护理专业和800名大专以上学历护理专业毕业生,加大护理人才储备,优化护理员队伍结构。
三、加强养老服务人员待遇保障。落实《关于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对符合条件的入职本市养老服务机构从事养老护理、专业技术工作的毕业生,给予不同额度的入职奖补,鼓励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行业。对连续在本市养老服务机构中从事一线养老护理岗位工作1年以上,按照高级技师(一级)、技师(二级)、高级(三级)、中级(四级)、初级(五级)不同职业技能等级,从第二年起每月分别给予不低于500元、400元、300元、250元、200元的特殊岗位津贴。
四、鼓励志愿服务推动互助养老。倡导低龄、健康老年人为高龄、失能老年人提供服务,引导更多不同年龄层次人群加入志愿者行列,深入开展“银龄互助”活动,探索推进“时间银行”等创新项目。2022年各区、县(市)至少建有1支养老志愿服务队,组织团员青年开展为老助老志愿服务不少于200场,满足老年人健康保健、人文艺术、休闲生活、知识技能、自我实现、人际关系和社会政治等多种需求。
非常感谢吴委员对我市养老服务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绍兴养老服务工作。
联系人: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 蒋莺
联系电话:85732830 传真:88003088
绍兴市民政局
2022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