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绍兴动态 > 今日绍兴

天泉证道、阳明讲学……

阳明故里展新颜

发布日期:2022-10-31 12:00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修葺一新的阳明故里一景。 首席记者 袁 云 摄


沿着西小路历史街区自南向北,路的尽头,一座王公桥立于西小河之上,桥下河水潺潺,说尽江南气韵。这“王公”便是原来居住在附近的王阳明。在王阳明诞辰550周年之际,阳明故里及纪念馆建设完成,展露新颜,将于10月31日正式对外开放。记者提前进行了探营体验。

阳明故里综合保护项目总投资约80亿元、规划面积40公顷。其中,核心阳明故居及纪念馆项目总投资8.5亿元,总建筑面积12768.93平方米。该项目包括重修王阳明故居,新建王阳明纪念馆、阳明广场,保存伯府大埠头、石坊残基、石门框、饮酒亭等历史遗存,最大程度还原历史的本真性。

走过王公桥,沿着西小河沿漫步,一座大埠头映入眼帘。“这里是我们第一个考古遗迹,伯府大埠头。”阳明故里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屠梓珊告诉记者。500多年前,无数船只在此停歇,船上皆为远道而来听讲“心学”的门生。由此,阳明故里及纪念馆的行程正式启航。

前有碧霞池、后有观象台,阳明伯府第气势恢宏,偌大的天泉证道广场在伯府第正前方,石坊残基、石门框、碧霞池等历史遗迹悉数可见。“伯府第按照‘明会典’制作,由一轴、四进、六重构成。”屠梓珊介绍。穿过门厅、明德堂,便来到了至善堂,这里是阳明故居打造的声音剧场,3个巨大的屏幕矗立于堂前,屏幕上正在播放王阳明在绍兴讲学的影视片段,先生教诲、门生聆听,似穿越百年,拜于先生门下,同听教诲。为了更好地还原王阳明生活场景,阳明故里的第四进传习堂,将会客堂、书房、琴房合于一体,穿堂而过,阳明先生的生活场景似跃然眼前。

值得一提的是,阳明故里以“泛博物馆”理念打造,采用全域化展陈设计,做到“处处是景、时时在观”。故居内,一条玻璃栈道位于轴线上,此处保留了15%的考古遗存,市民和游客透过脚下的栈道可以清晰地看到伯府考古遗址。

阳明纪念馆是一座下沉式两层楼建筑。放眼望去,4.5米高的阳明雕像栩栩如生,雕像后巨型圆柱形建筑尤为显眼,这里是“心源厅”。在屠梓珊的带领下,记者步入了这间充满高科技的展厅,“站上去说句话感受一下。”站上正中的圆台,说上一句话,声音空灵般入耳、回荡,“站在这里仿佛能感受到阳明先生悟道之时全神贯注的场景。”屠梓珊说。

“纪念馆内设有阳明文化数字文献厅、陈列厅、影厅、心源厅和文创体验休闲区等,是市民、游客全方位了解王阳明生平和阳明心学的重要平台。”市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借助光影等多媒体技术,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展示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等阳明心学核心理念。

在塑造“一城三故里”文化旅游新格局过程中,有着“两路”“两河”“两府”的阳明故里综合保护项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除了打造阳明故里及纪念馆项目,还征收周边老旧台门及老旧建筑,打造高品质民宿酒店;整修原有老旧民宅,改造立面,疏解街区密度,铺装道路。这里将建设成一个以阳明故居为核心的综合文化艺术展示与居民生活融合的新空间。


作者:(赵婧赟)
信息来源:绍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