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组织机构 > 市政府工作部门 > 市科技局 > 政务动态

市县动态 | 织就绿色智慧坚强电网,上虞供电接续奋发保障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2-10-09 15:57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上虞高质量发展图卷中离不开电力人的强健身影。十年来,上虞供电强投入、重创新、优服务,让上虞电网在变强、变绿、变智慧之路上越走越稳,扎实织就的一张绿色智慧坚强电网,为上虞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

强筋壮骨,加快电网建设

今年6月17日,全国首个35千伏中压直挂式储能电站在上虞正式并网运行,这是上虞供电对电网侧储能的全新探索成果的首次工程应用。

宁可电等发展,不要发展等电。十年间,上虞电网快速生长,日益强健。如今的上虞电网涵盖2座500千伏变电站、5座220千伏变电站、21座110千伏变电站和10座35千伏变电站;共有35千伏公用线路24条,总长162.74千米,10(20)千伏线路471条,总长3625.85千米,迢迢银线跨越山河、让充沛电能深入千万百姓家。全区全社会用电量从2017年的 107万千瓦时,增长至2021年的73.82亿千瓦时,成为上虞经济向稳向好发展的有力佐证。

而随着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环网工程、甘电入浙±800千伏直流特高压工程纳入规划,上虞电网将大步迈入特高压电网时代。

与此同时,我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以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理念为科学指引,深化能源互联网省域领先实践,区内光伏并网装机容量从零增长至36.99万千瓦;国家863课题“高密度分布式能源接入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关键技术”示范工程,为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安全稳定接入大电网扫清了技术障碍。

科技创新,赋能智慧电网

2022年5月17日,在杭州湾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打开“碳管家”数字服务平台,106家企业碳排放动态一目了然,这项今年5月上线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监控企业碳排放情况,还可为企业针对性实施节能改造方案提供数据支撑。按照测算,通过“碳管家”服务,全年共计可减少碳排4.25万吨,实现化工业碳排降幅4.66%。

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这十年,上虞电力持续加强关键领域科技应用与实践,积极探索数字化建设,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电网越来越“聪明”了:“用电监测云助手”能从海量负荷数据中快速筛选,锁定异常用户,第一时间现场核查,从数据提取到工单派发,最快仅需4分钟即可完成,让用户用电更加安全;“浙里绿税”通过智能评价体系采集企业“画像”,形成“一企一档”的能效体检报告,直接反映出企业能耗与业绩、社会贡献之间的关系,有效驱动企业提升能效管理,为政府部门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可靠数据支撑;“能源双碳数智平台”的正式上线标志着以碳确权为基础、碳核定位支撑、碳交易为核心、碳监管为保障的“四位一体”区域性碳交易市场运行机制初步建成……

而在电网检修、安全检测等领域,智能化应用更是层出不穷,红外线检测仪、带电作业车、配电房安全监控机器人……这些应用直接为用户带来检修少了、抢修快了、不停电了等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优化服务,办电高效便捷

如果说一张坚强电网更多的是依靠硬件投入,那么一张更高效优质的电网还必须有高效优质的服务。

今年4月初,浙江莫氏科技有限公司顺利开工。作为上虞首个“拿地即开工”项目,为了对应这一模式要求,供电公司前置业扩流程,主动与政府相关单位沟通协调,并推出临变标准模块预装和租赁服务,一举解决了项目启动的电力保障问题,实现“用电领着项目跑”。

优质服务关键在心怀民生。这十年来,上虞供电公司进行了一场服务转型的“革命”:创新服务举措,“搬家一件事”、“水电气联动过户”让客户足不出户通过浙里办APP可以一网通办、一键联办,实现自助办理水电气过户业务,以数字化改革加快解决群众关系的民生“关键小事”;“阳光业扩”深化试点应用,“互联网+电力营销”体系建设持续推进,让“最多跑一次”向“一次都不跑”迈进;推行电力先行“光明驿站”,以二十四节气为时间点,结合当地产业特点和生产规律,进行景区、民宿电气化改造,大力提升景区、民宿游客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对应“节气”开展助农服务,主动上门为当地农户提供安全用电建议,常态化开展用电咨询、故障抢修、线路运维等电力服务,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人性化、便捷高效的用电服务带来用户实实在在的幸福体验。

信息来源: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