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600MB16940915/2022-23621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镜湖新区开发办 | 成文日期: | 2022-12-20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开 | 发文字号: |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镜湖新区开发办以“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进一步加快新城全面崛起”为主基调,上下一心,奋力拼搏,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各项年度目标任务总体进展较好。
1.全面推进项目建设。一是本级投资项目。年度计划实施总投资约511亿元的重点政府(国企)投资项目43个(续建23个、新建8个、前期12个),计划完成投资57.53亿元。至12月底,9个项目(大越路<于越路-凤林西路>、大越安置小区一期、镜湖中心消防站、凤林西路以南区块路网、新梅山小学周边配套路网、曲屯路1号地块配套小学、梅南路<三期>、锦帆路、群贤路改造<大越路-镜水路>)完工;8个新建项目全部开工建设,18个项目完成60%以上形象进度;其他项目有序推进中;完成年度投资约65亿元,完成率113%。建成强头、合心、澄港三个智慧农贸邻里中心并投入使用。二是社会投资项目。总投资超1430亿元的48个(在建40个、新建8个)社会项目,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48亿元,实际完成年度投资352亿元,其中国际金融活力城项目总体形象进度至60%,9个项目竣工,20个项目主体结顶,6个项目出正负零。三是安全生产。在推进项目加快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大项目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全年共开展大小质量安全检查700余次,发出各类整改通知书360余份,停工通知单4份,完成问题整改2400余个;根据新冠疫情形势和上级防控要求,切实从严从实抓好工地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实现重大安全事故和工地疫情零发生,新区整体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形势保持稳定。此外,在抓好本级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切实服从市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指令,积极承担落实凤林西路以南8号地块隔离点建设和十里荷塘隔离点改造工作,第一时间加班加点最短时间内完成901间标准隔离房建设任务,全力助力全市新冠疫情防控大局。
2.全力实施做地拆改。一是高效做地。围绕年度做地1900亩的市定任务,抓早抓实做地工作,全年完成梅山东侧3号、高铁北站D、育贤路以北(一、三、四)、梅山东侧(一、二)、大越路东侧(1号、2号、8号、9号)、洋江西路北侧3号、站前大道西侧(二、三)和东侧(一、二、三)等17宗共计2480亩做地工作,完成率131%。二是有序出地。围绕年度实现经营性土地出让金120亿元以上的市定任务,加强土地宣传推介,有序推进出让工作;全年完成梅山东侧3号、职工之家西侧、JH-10-09-03、高铁北站(D1、D2)、凤林西路以北(6、7-1、7-2、8号)、JH-09-03X-13地块等10宗共计593亩土地出让,出让金共计143.8亿元,完成率120%,提前8个月完成土地出让金收入年度目标任务。镜湖新区开发办2021年度做地出地任务体量规模全市居前、完成率全市第一,获得了绍兴市“2021年度经营性土地出让金和做地工作优秀单位”荣誉。三是推进拆改。协同越城区积极推进镜湖新区区域内剩余6个村(居)88.6万平方米拆改和滞留户“拔钉清障”工作。至12月底,张市村(住宅828户、非住宅16家、面积32.5万平方米)签约拆除率达98.5%,剩余未签约的9户住宅、4家非住宅攻坚扫尾中;山泉、西山头2个村(570户、面积19.6万平方米)已完成调查丈量、确权确户等前期工作,根据越城区计划,结转至2022年年初启动;外谷社居(468户、面积12.6万平方米)已基本完成确权确户,庄头、七里江两村(764户、面积约23.9万平方米)已完成调查丈量,3个村(居)将于2022年视情启动。对待拆的5个村(居)已做好红线划定、地类调查、资金测算、安置房选址等工作,到位拆迁资金68.4亿元。此外,为加快面上拆迁滞留户处置,保障重大工程建设进度,摸排梳理了“拔钉清障”工作任务清单,共涉历年拆改的12个村171户(住宅108户、非住宅63户、面积约16万平方米)滞留户,已拆除87户、已签未拆28户、剩余56户未签约。
3.扎实谋划片区开发。一是湖东发展片区。外官塘河西片区:(1)01单元。总投资200亿元的国际金融活力城完成60%形象进度,市博物馆新馆基本完工;绍兴银行总行大楼已完成概念初步方案,待其向市里汇报,项目地块已做好出让准备;金融活力城金融服务中心已投用;古城金融机构疏解实质性启动,“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绍兴分行、恒信银行总部等8家金融机构搬迁已完成房屋基准价和新大楼基准价评估,完成征收补偿方案征求意见公告。(2)02单元。02单元1号地块开发建设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明确,将整体开发,打造集数字经济企业总部、产业园、科创研发、科技服务、品牌商业于一体的数字科创城,相关规划方案正在优化完善中并同步与意向单位深入洽谈;已基本完成新电力调度大楼迁建选址及政策处置方案,待市级研究决策。(3)配套建设。总投资16亿元的片区内一期配套道路工程和配套路网及环境改造(二期)分别完成30%、40.5%形象进度;湖东小学完成30%形象进度。外官塘河东片区:按照市政府主要领导要求,委托知名中介机构“仲量联行”,以产业类未来社区的目标定位,开展对2.7平方公里范围内城市有机更新的前期专项研究工作,研究报告已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作专题汇报,编制单位正在根据会议精神进行优化调整。二是高铁站前片区。一期:(1)TOD综合体项目。投资超90亿元、总建筑面积超100万平方米的绍兴高铁北站TOD综合体项目A、B、C三个地块建设工程全面推进,完成30%总体形象进度,其中A区块桩基完成60%;B、C1区块桩基础施工完成、支撑及土方工程完成70%,D地块完成土地出让。(2)配套建设。总投资31亿元路网工程完成50%形象进度;站前配套小学按时开工并完成30%形象进度;配套医院招引工作积极洽谈对接中,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医院已来新区实地考察。二期:立足打造“高铁双创未来新城”目标定位,启动高铁站前东片区“智慧基础设施+片区统筹开发+产业平台”为模式的二期约1平方公里的规划深化与项目招商,多次对接大型城市开发运行商,正进一步深化洽谈规划意向方案及产业导入要求。完成高铁站前片区1223亩建设用地的省级审批落地。(3)加强片区管理。“临时议事协调机构+实体化运作专班+常态化管理机构”的片区组织管理体系和运作机制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已成立绍兴北站片区开发建设综合协调管理领导小组并下设指挥部,统筹片区开发建设期间的综合管理、交通秩序、市容环境等工作,指挥部已完成组建并进入实质性运转。三是镜湖中央公园。镜湖中央公园概念方案已固化。植物园相关概念方案已通过市规管会审定,并完成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招标工作;植物园项目建设前期及体制机制相关事宜已经市委、市政府明确,公司及专班组建工作正有序推进中。针对现实用地空间制约,对拆后未能进行开发建设的地块,已结合迎亚运行动拟定环镜湖周边环境综合整治设计方案,重点对环湖东岸、北岸及结合中央公园启动区水廊方案的西岸等地块进行美化建设,规划设计方案固化和初步设计及施工图编制工作已完成。
4.重抓产业项目招引。一是加强招商推介。共接待来访客商超90批次,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全面展示、宣传、推介镜湖新区,与京东集团、金山集团、中电海康、中电科技、新和成、非线数联、星河等多家龙头企业开展深入洽谈,努力在“招大引优”上寻求新突破。梅江风情阅潮书店开业,配套场地改造一并推进中;梅东2号高品质主题酒店项目积极对接中,将打造具有文化属性的精品酒店。在镜湖科技城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深化完善具体实施方案,重点对接了北京中关村(北京实创)、清华长三院等顶尖创新企业和知名科研平台,已与北京中关村翠湖科创平台达成落户协议,合作共建“镜湖联合创新平台”项目,第一批拟导入科创项目积极对接中;全国第一个政府投资项目绿色建材设备采购交易数字化服务平台“筑采云”已落户。继续合力提升拓展上海大学绍兴研究院建设工作,研究院在绍总人数已达122人,核心研究员、副教授及工程师以上人才79人;共建成8个科技创新团队、1家院士研究所;已申报国家海外人才引进计划、省级海人才引进计划、市级“名士之乡”等高层次人才项目16个;已获批设立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3名博士后成功入站;获批发明专利6项;积极推进成果产业化,成功吸引社会投资6500万元,预计产值超5000万元。二是完善政策机制。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镜湖新区招商政策管理体制优化工作通过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的审议并发文明确,进一步厘清了镜湖新区招商管理权限和工作职能,确立了规划管理范围内招引项目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兑现保障机制;制订出台了《镜湖新区招商引资“一事一议”项目实施办法》,启动构建镜湖新区未来产业及科技服务体系规划方案研究,重大项目、科技项目、人才项目等招引工作的政策支撑性保障不断优化完善,为进一步完善科技城体制机制提供智力支撑。
5.不断加强各项保障。一是规划保障。进一步深化完善规划体系,镜湖核心区“十四五”发展规划已形成并抓紧优化完善中,完成镜湖大城市核心区城市设计修编与深化初期成果,配合做好镜湖新区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完成镜湖新区城市美学--视觉艺术研究课题及“城市家具”方案征集专家评审,中选单位正在对该方案进行深化完善。二是资金保障。开发集团获批50亿元公司债,为市本级国企单次获批最大额度;成功发行30亿元公司债券,年利率3.99%,创全国地级市同期限同评级私募债利率最低、浙江省地级市私募债单笔最大发行规模;累计筹措资金320亿元,有力保障了高强度开发建设的顺利开展和推进。主平台公司AAA信用评级争创工作已列入东方金诚2022年提级候选名单,集团公司改组及实体化运作实施方案已获市委常委会审议讨论同意,工商注册及变更工作完成,实体化运营架构已建成,筹建工作全面有序启动。按照财政部隐性债务化解标准和浙江省5年化解全部隐债目标,今年提前归还未到期债务90.73亿元,提前1年多时间完成224.71亿元的政府隐债化解整改任务。新区首批试点17套人才公寓顺利交付上海大学绍兴研究院使用。三是用地保障。完成与龙游县603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和补充耕地指标(数量指标1000亩、水田指标1000亩、产能指标100万公斤)调剂,合计调剂金额16.5亿元;另与龙游县达成补充耕地指标(数量指标1000亩、水田指标1000亩、产能指标70万公斤)调剂意向,调剂金额约6.3亿元,上述指标正在陆续审批到位中。完成11个批次2551亩土地报批和5个批次956亩组件上报。四是服务保障。全年累计受理行政审批业务1200余件,所有受理件均在承诺日前办结;深化拓展“三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70余个,制订了镜湖新区投资项目全过程审批流程图并汇编形成《镜湖新区项目审批服务指南手册》,提高了资料精准性,提升了服务便捷性;通过建立联审联办机制,优化了建设项目涉及临时占用、挖掘城市道路和绿化等的审批工作,临占、开口、绿化等难题有效解决;依托政务服务2.0和投资项目在线审批3.0平台应用,优化项目报批线上审批服务,确保所有事项“一网易办”。五是制度保障。进一步规范项目结决算工作,通过集中联合攻关,完成历史政府(国企)约70个投资项目的结决算工作。基本理清本单位数字化改革重点任务和场景应用、多跨联动的工作方案,数字建设、数字建管、数字资管等重点工作有序推进之中。率先在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心实施“班组化+AB岗”工作制度创新改革试点,通过“整合人员力量、改进监管模式,规范工作流程、优化管理方式、运用数字技术、丰富监管手段”等方面落实相关改革举措,工程质量安全监管质效得到显著提升,并在财务、审计线跟进推行实施。围绕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制定出台了国有资产管理、经济合同管理、本级项目跟踪审计、工程款支付审核、房地产项目竣工验收和备案管理、质量安全监督流程、项目全过程服务监管等共40余个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新区管理制度体系。六是队伍保障。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日常学习教育重抓规范,主题教育活动紧扣中心,党员活动寓教于乐,能力提升有序有效,通过开展班子成员“带头学”,用好载体平台“全员学”,强化宣传号召“对照学”,联系实际工作“贯通学”,围绕中心工作“结合学”,组织专题活动“实践学”等60余次学习实践活动,干部职工队伍的学习自觉性、实效性进一步增强,“团结务实、廉洁高效、拼搏奉献”的良好工作氛围进一步加强,进一步凝聚了开发建设工作接续奋斗的思想共识和行动力量。
注:本文有删减